굴어당

굴어당의 한시.논어.맹자

http:··blog.daum.net·k2gim·

Re:沙县.龙溪县.泉州

굴어당 2011. 10. 3. 09:18

沙县

baikeViewInfo={id:"657756",editable:"true",title:"沙县",expIndex:"0"};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沙县   
沙县

沙县气候温和,土壤肥沃,资源丰富,交通发达。东出南平至福州,西过三明至厦门,北上浙赣至京,自古即为闽西北重要商品集散地。县人民政府驻凤岗街道,全县辖2个街道、6个镇、4个乡:凤岗街道、虬江街道、青州镇、夏茂镇、高砂镇、高桥镇、富口镇、大洛镇、南霞乡、南阳乡、郑湖乡、湖源乡。

中文名称: 沙县
外文名称: Sha County
行政区类别:
政府驻地: 凤岗街道
电话区号: 0598
邮政区码: 365500
地理位置: 沙县位于福建省中部偏北
面积: 1815.09平方千米
人口: 24.55万人
方言: 沙县话
著名景点: 淘金山、七仙洞、松柏岩、十里平流 、七峰叠翠等自然景观
机场: 福建沙县机场

目录

沙县概况
  1. 人文历史
  2. 沙县民间地名俗语
  3. 交通条件
  4. 山川景观
  5. 社会事业
  6. 经济发展
  7. 沙县一中
沙县历史
沙县经济
沙县名胜古迹
  1. 概况
  2. 淘金山
  3. 十里平流
  4. 城隍庙
  5. 二十八曲
  6. 陈山寨
  7. 洞天岩
  8. 七仙洞
  9. 瀛洲夕照
  10. 兴国寺
  11. 吕峰山风景区
中国沙县名小吃
沙县荣誉奖牌
沙县行政区划
附·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行政区划
展开

bk.view.catalog().start("0");

编辑本段沙县概况

  地理位置
  隶属福建省三明市,位于福建省中部偏北,北纬26°06′-26°41′,东经 117°32′-118°06′,闽江支流沙溪
  

沙县主城区全景

下游,位于南平和三明市之间,距省会福州市约200公里,距三明市和南平市分别为20公里、60公里。全县总面积1815.09平方千米,辖6镇4乡2街道和1个省级开发区,总人口24.55万人,通行闽中方言沙县话。气候条件 这里气候温和,土壤肥沃,资源丰富,交通发达。东出南平至福州,西过三明至厦门,北上浙赣至京,自古即为闽西北重要商品集散地。县人民政府驻凤岗街道,全县辖2个街道、6个镇、4个乡:凤岗街道、虬江街道青州镇夏茂镇高砂镇、高桥镇、富口镇大洛镇南霞乡南阳乡郑湖乡湖源乡
  地形地貌
  沙县位于武夷山脉与戴云山脉之间,沙溪横贯全境,地势由两侧向中间倾斜,东南部与西北部属中山,中部属低山丘陵。境内的山脉纵横,丘陵起伏,山间小盆地错落期间。沙县中山面积约占全县山地总面积20%,平均海拨900米左右;低山占30%,海拨高500-800米;高丘陵占40%,海拨高250-500米;低丘陵占10%,海拨50-250米。地形复杂,山峦起伏,为沙县农业、林业生产提供有利条件。
  地质状况
  沙县岩性主要是: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代表岩种45种,其中花岗岩,流纹岩、凝灰岩等酸性岩占57.3%;闪长岩、安山岩等中性占3.4%;砂砾岩、粉砂岩、页岩等沉积岩占20.6%;片岩、变粒岩等变质岩占18.7%。地质构造主要为断裂构造,但无大规模的区域性断裂通过,区域构造是稳定的。
  水资源状况
  沙县境区内现有水利工程3307处,灌溉面积196800亩,旱涝保收面积190350亩,其中蓄水工程134座,蓄水量5678.24万m3;灌溉面积62968亩,旱涝保收面积60492亩,引水工程2777处,灌溉面积125713亩,旱涝保收面积122683亩,提水工程86处, 灌溉面积8119亩,旱涝保收面积7444亩,防洪治河工程262处,长度91.289km, 防洪面积26838亩,喷灌、管灌工程60处, 灌溉面积23083亩,水电站工程154座,装机容184182kw。。水资源供需已基本平衡。

人文历史

  闽中明珠──沙县,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县份。从东晋义熙年间(公元405年)设县,有着1600年的发展历程,自古是商贾云集之地,素有“金沙县”之称。沙溪流经县内。年降水量1662毫米,年均气温19.2℃。是国家南方重点林业县,萝卜岩楠木种源自然保护区是全国唯一以楠木为对象的保护区。沙县小吃名闻遐迩。名胜古迹有开县始祖灵卫侯祠堂、唐代兴国寺、宋代理学家罗从彦祠堂、明起义首领邓茂七山寨、清代城隍庙和全国最大的依山凿刻石卧佛定光佛。沙县气候温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9.6℃。土壤肥沃,资源丰富,全县有耕地面积19.58万亩;林地面积22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5.9%;竹林面积42万亩,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国家南方重点林区县、福建省竹子重点产区。河流水力资源蕴藏量25.72万千瓦,已开发装机容量16.68万千瓦,年发电量达5.25亿千瓦时;矿藏资源以非金属矿为主,已发现具有一定储量和开采价值的矿藏有石灰岩、钾长石、黏土、高岭土、石英石等。
沙县地图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沙县民间地名俗语

  沙县于晋义熙元年(公元405年)建县,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造就了沙县与其他地方又相异区域名俗语。现笔者信手拈来些有关沙县地名俗语,并对每一条语作了精又简的诠释,使读者朋友能够细腻体会语句含义。
  金沙县、银建瓯、铜延平(南平)、铁邵武:旧时沙县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水陆交通方便,吸引众多商贾云集于此。比喻沙县盖过其他地方,当时被称为“千家之市”和“金沙县”。
  一沙(沙县)、二尤(尤溪)、三清流:指沙县女人比其他县的女人更为亮丽。
  延平枕(南平枕头)、贡川席(永安贡川草席)、沙县洋娟(女儿)不用挑:沙县女孩长得个个漂亮美丽。
  夏茂(沙县一乡镇地名)三宝(母猪、花柰、烟叶),胜过粮草:旧时沙县夏茂农人靠“三宝”养家湖口
  琅口(沙县一乡镇地名)进城九个弯,烫碗面食(馄饨)舍不得吞:乡下人进一次城不容易,买碗馄饨都舍不得吃。
  有钱没钱琅口过年:指琅口人好客。旧时的沙县县城在琅口对岸,那时琅口码头喧闹,水陆通衢,桅杆林立,市井繁华,商贾云集。到了年关,年总是要过的。在许多的“红灯区”里,胜利的商贾来到这里,受到欢迎;失意的商贾,来到这里,同样也有下榻的地方,也有旧情人的欢迎。
  琅口街道长又长,红酒鸡蛋炖冰糖:指琅口人盛情好客。
  没米下鼎(锅),不上西霞(沙县一乡镇地名)岭:旧时穷人再穷,也不愿到西霞谋生。传说古时此地为“南蛮十八寨”之一,行人一过际口,但见两峰凛然对峙,凄迷野草间,五百多级石阶直贯山巅。土匪经常出没此地,外乡行人不敢经过此地。
  十头街(沙县一街道地名)卖人肉:指天气很冷,人都冻僵了。
  城前(沙县西门地段)搬城底(沙县步行街至东门地段),绿豆焖糯米:一些东西搬来搬去。乱煮一通。莫名其妙的意思。[1]

交通条件

  沙县是闽中重要的交通枢纽,京福高速公路(即福银高速公路)、鹰厦铁路205国道、304省道、沙溪河航运、在建的向莆快速铁路和规划建设中的杭广高速铁路横贯全境,兴建中的沙县机场距城区仅3公里,公路、铁路、水路畅达,交通十分便捷。近年来,随着向莆快速铁路、三泉高速公路、厦沙高速、长深高速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的相继动工建设,特别是规划中的杭广高速铁路、鹰厦铁路与向莆快速铁路都在沙县设立联轨站,并与沙县机场及高速公路互通口集中建设,实现铁路、机场、高速公路“三位一体”建设方案的基本确定,成为全国百个福建省四个重点交通运输枢纽城市之一。邮电通讯发达,已建成6万多门程控电话和无线通讯等一批电信设施,可直拨全国各大中小城市和世界182个国家和地区。水电设施齐全,城区日供水能力达5.5万吨,供水普及率达100%,相继建成了城区3座变电所,完成了供电网改造,率先在全省实现全县城乡居民用电同网同价。

山川景观

  沙县山川秀丽,人文景观丰富,自然景观迥异,名胜古迹众多。有淘金山长达38米的华夏第一岩雕卧
  

罗岩山风景区

佛、省级名胜风景区七仙洞、省级楠木林自然保护区罗卜岩以及“十里平流”、“七峰叠翠”、“洞天瀑布”、“二十八曲”等自然景观,此外,还有东南沿海现存最大的城隍庙等古迹。

社会事业

  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教育教学条件不断改善,文体事业进一步繁荣,沙县肩膀戏饮誉澳门,并先后到四川、湖北等地演出,获得了全国第五届民间艺术会演金奖。先后获得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体育先进县等系列荣誉称号。

经济发展

  沙县是福建省经济发展条件和发展质量较好的县份,1999、2002年两次被评为全省经济发展“十佳县”,在\'2007福建省县级经济评价中,被福建省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评定为最具发展潜力的县份之一。在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中,沙县重点产业不断发展,初步形成林业、金属深加工、生化等工业主导产业。竹业、畜禽业、茶果业和沙县小吃业成为农业农村特色经济,获得“中国竹席之乡”、“中国小吃之乡”、“中国小吃文化名城”等荣誉称号。

沙县一中

  沙县一中创办于1923年,1949年6月沙县解放,10月沙县人民政府接收学校,1952年学校从陈了斋(现城一小学)迁到现址。 1956年秋,学校扩办高中部,成为一所完全中学。1980年被定为省重点中学,1996年通过普通中学二级达标学校验收,1998年秋,沙县城区初高中分设,沙县一中办成高级中学。2006年4月被省教育厅确认为普通中学一级达标学校。校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人才辈出,是学生腾飞的摇篮,教师成长的沃野。学校拥有一支团结、实干、高素质的具有开拓精神的教师队伍,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教师,有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体育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师们凭着开放的教育思想,领先的科研,以良好的素质,进取的态度,奉献的精神和踏实的作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学校以“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为育人理念,从整体改革实验到差异教育的研究从二级循环活动的尝试到创新教育的思考以及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索,捕捉着现代教育最敏感的话题,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学校一贯坚持“品牌、质量、服务”的意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以一流的教育质量树立了自身的品牌形象,赢得了社会的赞誉,是老百姓心目中最好的学校之一。
  学校校园面积66846.7平方米,其中29448.3平方米为红线规划用地,建筑面积24614.53平方米,绿化面积7459平方米。现有43个教学班,学生2377人,教职工178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44人,中级教师78人,师资年龄结构合理,学科配制齐全。近年来学校开展“树品牌,创一流”和“强师德,铸师魂,树形象”活动,不断优化教育管理, 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树立“一切为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教育 理念,让每个学生都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让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2001年高考本科上线207人, 首次突破两百大关。2003年高考本科上线397人,其中重点院校上线122人,首次突破百人大关。五年来近百名 学生在全国和省级各类竞赛中获奖,校男女篮球队在省市各种比赛中近二十次获得前三名。现在,在县委、县 政府领导下,全校师生发扬艰苦奋斗和不甘人后的精神,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向着早日实现省一级达标校, 把沙县一中办成省内名校的目标阔步前进。

编辑本段沙县历史

  
  

沙县步行街夜景

沙县的历史,见于文字记载已有1600多年。公元前379年,东晋延平县南乡沙源地(即今沙县城东古县村)始设沙戊,公元405-618年,沙戊升格为沙村县,公元581-618年,隋改沙村县为沙县,不久废置。公元621年,唐武德四年改名沙县,永徽六年(公元655年)之前时设时废。历属建州、汀州、剑州、南剑州、南剑路、延平路、延平府、建安道。公元884年, 沙县治所由沙源地迁往沙溪水北凤林岗(现沙县人民政府驻地凤岗街道)之后,传说沙溪城关河段旧有一无角龙,王逸注《离骚》云:“有角曰龙,无角曰虬。”故此河段又称虬江、虬溪,沙县城关亦称虬城。又,沙县县治在沙溪之北,古人为地方命名有一原则:“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故沙县别称沙阳。
  沙县的历史地位显要,其优势和特点有:一是闽学文化的摇篮,据考古研究发现早在20万年前就已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从地下出土的文物证明一万年前先民们就已经在此活动频繁。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和青铜器时代的文化遗址达75处,还有大量的陶片、石斧、石锛、石镞等生产工具的发现,证实生活在沙溪两岸密林深处的先民从事着推动社会进步的生产劳动。二是先贤文化之地,历史名人众多。唐代出了一个影响广东及东南亚一带的著名高僧惭愧法师(俗名潘了拳)。“雏凤清于老凤声”的唐末诗人韩渥曾挈族入闽蛰居沙县。宋代文教昌盛,出现“五步一塾、十步一痒”的盛况,全县进士达129人,占历代进士总数的86%,其中有闽学四贤之一罗从彦,有首倡在泉州设立专营与外国进行商贸活动机构的陈篝,有以直谏和诗文名闻朝野的京官陈瓘邓肃。还有谪贬沙县的国史编修,后复出为相的李纲。明代三朝元老、户部尚书陈山,清廉为政,更为后人称颂。明宫廷画家边文进的花鸟画被称为“禁中三绝”,“宋元后 一人”。 三是政治军事重镇,自公元前379年始设军事机构沙戌起,就一直是闽省的政治军事重镇。沙县初设时,辖地南尽黄田岭(今龙岩市界),西及站岭(今江西省石城县界),跨有如今的沙县、三明、永安、明溪、清流、宁化等县(市)的地域,南唐期间,沙县辖地曾远至闽西南的武平县地。明代,铲平王邓茂七占据此地领导了一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农民起义,成为东南诸省人民反抗封建统治的光辉旗帜。清初,罗南生拥戴明皇室后裔在夏茂建号反清复明,成为清兵重围之地。民国时期,沙县为南北军阀必争之地,地方军阀卢兴邦盘踞沙县长达10余年之久,1934年彭德怀和杨尚昆率中国工农红三军团在沙县建立苏维埃政府。二度进入沙县,并攻克县城,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沙县革命委员会 。 解放后,沙县仍然是福建省的政治军事重镇,国防科工委的重要基地。1949年6月16日解放,历属南平专区、三明专区(地区)、三明市。
  1995年,沙县辖凤岗镇、青州镇、夏茂镇、高砂镇、高桥镇、虬江乡、琅口乡、西霞乡、南阳乡、郑湖乡、大洛乡、湖源乡、梨树乡、富口乡、南霞乡,13个居委会、158个村委会。2000年,撤销大洛乡,设立大洛镇;撤销西霞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凤岗镇;琅口镇古县村划归凤岗镇管辖,区划调整后,沙县辖8个镇、6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28548人,其中各乡镇人口:凤岗镇67320人、青州镇21630人、夏茂镇23746人、琅口镇9787人、 高砂镇15251人、 高桥镇13142人、富口镇14184人、 大洛镇9398人、 虬江乡12293人、南霞乡8635人、际口乡4775人、 南阳乡8065人、 郑湖乡 9154人、湖源乡5320人、梨树乡5848人。现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2002年9月,福建省人民政府(闽政文[2002]264号)批复同意沙县撤销梨树乡,并入夏茂镇、高桥镇:梨树、中堡、月邦、坡后4个村并入夏茂镇,新桥、池窠、泉水峡3个村并入高桥镇。2002年底,沙县辖8镇5乡。
  2003年8月25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复(闽政文[2003]258号)同意沙县凤岗镇虬江乡和琅口镇撤并整合为凤岗和虬江两个街道办事处:(1)撤销凤岗镇、虬江乡和琅口镇,设立凤岗街道办事处、虬江街道办事处。(2)凤岗街道办事处辖原凤岗镇的城西、府西、春晖、东门、城北、莲花、石桥7个居委会和大洲、西门、西山、北门、东山、庙门、西霞、村头、根坑、漈(石亥)、祭口、古县12个村委会,以及原虬江乡的西效、三姑、际岩、垄东、井后、水美、龙坑、灵元8个村委会。凤岗街道办事处驻城西南路(原凤岗镇政府驻地)。(3)虬江街道办事处辖原凤岗镇的城南居委会、水南村委会和原虬江乡的金泉、墩头、洋坊、长红、官南5个村委会,以及原琅口镇的茅坪、麦元、曹元、镇头、茶丰峡、田坑、田口、肖墩、山峰、安坪、后底、琅口、柱源13个村委会。虬江街道办事处驻洋坊村(三明市人民政府2003年9月22日批复 明政文[2003]118号)。2003年,沙县辖2个街道、6个镇、4个乡:凤岗街道、虬江街道、青州镇、夏茂镇、高砂镇、高桥镇、富口镇、大洛镇、南霞乡、南阳乡、郑湖乡、湖源乡。

编辑本段沙县经济

  沙县是国家南方重点林区县、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和省良种水果发展基地县、省农副产品基地县,福建省竹子重点产区。木材、笋干、晒烟、香菇、花奈、菜芋、板鸭等名特优产品久负盛名,远销海内外。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后,沙县认真贯彻落实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行全方位的改革开放战略。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呈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同时,沙县坚持以园区建设促进工业集聚发展,在进一步推进金沙园、金古园开发建设的同时,采取政策倾斜、培育典型、逐个突破、梯次推进的办法,在8个乡镇建起了经济园区,全县初步形成“两园八小区”工业发展平台。 2008年,沙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1—11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产值101.75亿元,比增38.01%。此外,沙县还进一步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引导企业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强项目对接,促进成果转化,为做强产业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实施品牌战略,着力培育优势品牌,对获得国家和省级名牌或商标的企业给予10--100万元的重奖,增强企业发展信心,提升全县企业和区域的综合竞争力。在2007年福建县级经济评价中,县城经济综合实力居全省县级第17位,被评定为全省最具发展潜力的县份。农业实施科教结合,近年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初步形成粮食、鸭业、竹业、食用菌、水果等五大产业化体系;工业已初步建成比较完整的县级工业框架,形成食品、化工、建材、轻纺四大支柱产业。全县已建成农副产品批发市场3个,其中金沙市场是闽西北最大的农贸市场,联结城乡,辐射全国。第三产业也有长足的发展,信息、运输、劳务、金融保险等服务业正在兴起。沙县小吃蓬勃发展,遍布全国各地,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外出经营沙县小吃店已达1.8万多家,从业人员5万多人,占农村劳动力的58%,小吃产业年营业额超过35亿元,年纯收入6亿元以上。外向型经济不断壮大,先后同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及香港、台湾等地区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兴办“三资”企业98家,实际利用外资4869万美元,投资范围涉及三次产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广播电视、体育和城建等社会公益事业迅速发展、先后被评为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县、全国文明县城、全国文化先进县、省级卫生县城、省义务教育先进县,城乡建设日新月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编辑本段沙县名胜古迹

概况

  沙县山川秀丽,名胜古迹众多。有省级名胜风景七仙洞,省级楠木林自然保护区罗卜岩以及二十八曲、淘金山、十里平流、七峰叠翠、洞天瀑布等自然景观,有兴国寺、古城墙、孝子
  

华厦第一卧佛---沙县淘金山

坊民居以及东南沿海现存最大的城隍庙等古迹,还有被誉为“肩膀上的艺术奇葩”的沙县肩膀戏。

淘金山

  位于沙县城西3公里处,海拔501米,总面积6平方公里。景点始于宋代,盛于元、明两代,宋朝宰相李纲、大理学家罗从彦、农民起义军首领邓茂七等都在这里留下足迹,共有摩崖石刻30多处。景区林木茂盛,拥有全国唯一的连片生长的野生千年铁树群、宋桂花树和梅花六角丹等珍稀树种。景区内长38米、宽10米、高11米的锭光卧佛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石雕卧佛,卧佛后面的山群有一尊约4公里长的山体绿色大卧佛,山与佛浑然一体,如“佛中佛、佛心佛”。古刹锭光禅院和佛光洞是唐朝名僧惭愧祖师潘了拳悟道之地。

十里平流

  沙县历史上较著名的名胜古迹有宋名相孪纲命名的“沙阳八景”,
  

十里平流---沙县沙溪河

即"七峰叠翠"、“十里平流”、"瀛洲夕照"、"瑶池夜月"、"豸角秋烟"、“洞天瀑市”、“吕峰晴雪”、“凤岗春树”。现仅存二景,十里干流在沙溪河大洲至琅口一带河段,沙溪河上游大都滩多流急,婉蜒曲折,至此则河面开阔,水流平缓,泛舟江中,只见两岸或青山叠翠,或楼宇临江,沉影如黛,摇曳多姿。宋李纲诗云:“平溪绿净见游鱼,十里无声若画图”。

城隍庙

  地处城关东门文庙路,建于清乾隆年间,是福建省同类建筑中唯一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 1996年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十八曲

  即性天峰,在城东二里仙洲东侧,海拔400余米,上山石砌小道700余米,拐28个弯,故称“二十八曲”,峰顶旧有古性天庵,后圯废。1984年群众自发集资10余万元重修,并在山顶及沿途兴建亭台楼阁,植树种花,形成新的风景游览区 登峰顶远眺,远山如黛,沙溪如练,城廓市井,历历在目。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张廷发将军1988年为该风景区题词:“峰峻溪清”。

陈山寨

  在大洛乡锣钹山上,为明朝邓茂七起义军大本营,海拔约1500米,山上有跑马道、练兵场,右侧有一巨石状如平台,相传是当年的指挥台,站在练兵场,依稀可见沙县、三明、大田的村落,故又称“三望坪”。

洞天岩

  离城25里许,石壁嶙峋,草木葱翠,沿新开公路盘旋而上,可抵达青山环抱之中的洞天岩水库,山光水彩,相映成趣,丰水期则有瀑布飞泻,喧腾直下百余米,有加飞珠溅玉,空谷生雷。顺山泉而下,有古佛云岩、临清池、永和洞,井有古代摩崖石刻十余处,其中一处没于水中,镂有9米见方的大字被清泉漫顶,水花翻卷,隐隐约约显出“枕流”二字,别有一番情趣,摩崖石刻于1984年8月初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七仙洞

  地处富口乡郭墩村,1985年8月,南京大学自然资源考察组协同环境保护办公室对七仙洞进行考查,初步发现:七仙洞有大小洞7个,分上洞、中洞、下洞(即暗洞),上、中洞相连,有洞口7个。洞内有大厅2个,可容纳上百名游客,大厂之间有曲状廊道联接,洞中钟乳、石笋造型各异,有的宛加天龙飞腾,有的形如牛角逼人,有的似仙人梯田层叠,有的似随波漂流的海蜇,洞深处有一蝙蝠厅,中有蝙蝠无数,1984年9月,县人民政府公布的县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唐邓光布将军墓、陈山尚书墓、陈山尚书夫人墓、李太监父母墓、陈了斋祠堂、进谷桥、明代古城墙等。

瀛洲夕照

  东门外仙洲,又称瀛洲,地处东溪与沙溪会合处,每当夕阳西下,绿岛披上金辉,江水红如玛瑙,虬城静卧于朦胧薄幕之中,云雪变幻于逶迤远山之上,可谓金碧辉煌,气象万千。

兴国寺

  建于唐中和二年(882年),历代均有修葺,宋名臣李纲谪贬沙县时住此,自称
  

吕峰山

“寓轩”,故又称“寓轩旧址”。现存一殿占地面积近500平方米,1984年原貌进行整修,木构梁架,雕铁装金,飞橡翘脊,富丽堂皇。西侧有2株千年古樟,相传为李纲读书处,1996年11月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吕峰山风景区

  (开发中):吕峰山位于沙县大洛乡宝山村锣钹顶,距县城40公里,海拔1293米,交通便利,军用公路直达山顶。著名的沙阳八景之一“吕峰晴雪”指的就是吕峰山冬季的雪景,山上拥有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有成片野生的杜鹃花、梅花、竹林,适合开发山地四季花园;高海拔气候使这里夏季特别凉爽,为避暑的绝好去处;人文遗迹有明朝邓茂七农民起义军根据地陈山寨遗址、“吕峰晴雪”碑亭等。目前,沙县猛龙蔬菜基地已在这里安营扎寨,并初具规模,该基地的开发将带动高山绿色农业观光旅游与生态避暑旅游的蓬勃发展,是一处极具开发潜力的旅游区。

编辑本段中国沙县名小吃

  
  

沙县小吃城全景

为了加强海峡两岸餐饮业的交流与合作,宣传中华名小吃品牌,弘扬中华美食文化,推动我国餐饮业的进步和发展,每年的12月8日定为中国(沙县)小吃文化节。2005年小吃节期间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走进沙县,由中国烹饪协会、福建省沙县人民政府主办,福建海峡电视台、福建省烹饪协会协办的首届中国(沙县)小吃文化节暨海峡两岸小吃文化展示邀请赛于2006年12月6日至9日在福建省沙县城区隆重举行。
  本届小吃文化节在汲取历届中国·沙县小吃文化节经验基础上,根据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要求,结合沙县实际,本着“小吃搭台、文化推动、经贸唱戏”的活动宗旨,以“展示中华饮食文化,推进两岸合作交流”为主题,通过节会系列活动,充分展示海峡两岸饮食文化成果,借助两岸新闻媒体,宣传中华名小吃品牌,加强两岸文化和技术交流,融洽两岸同胞情谊,促进两岸经贸合作。沙县小吃以其风味独特、做工精细、品种繁多和经济实惠而著称,共有162个品种,常年上市的有47多种,如扁肉、芋饺、米冻、豆腐丸、香芋饼、青草冻等等。
  馄饨又称扁肉,既可作点心,又可作菜肴,是沙县最普遍又最受欢迎的小吃。因馅料、汤料、吃法、调味等差异,有煮馄饨、炸馄饨、炝馄饨、三鲜馄饨、虾肉馄饨、馄饨面等24个品种,还具有皮薄馅多、馅肉脆嫩,有咬劲、清爽可口、形状小巧可爱等特点。1997年中国烹饪协会在北京"全国中华名小吃认定会"上,沙县庙门扁肉店制作的馄饨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
  
  

沙县小吃城夜景

到过沙县的人都知道沙县的豆腐好吃,福州西湖大酒店曾派厨师前来沙县宾馆学习豆腐菜的制作。沙县豆腐可以做成经济实惠、美味可口、老少咸宜的"豆腐宴",全套豆腐宴有"洪武豆腐"等18道菜,而且外观上颇具欣赏性,孔雀、燕子、熊猫、金鱼荟萃桌上,青松、翠竹、寒梅、花卉纷立盘中,充分体现了中烹饪技术的审美情趣,使人在享用美食的同时,得到艺术的感受。在1993年"全国第三届烹饪比赛苏州赛区比赛"中,沙县宾馆林霞制作的包心豆腐丸获银牌奖。
  芋艿(yù nǎi )简称“芋”,俗称“芋头”。做菜宜烩、蒸、煮、炖、烤、炒等,可荤可素、可咸可甜,入口润滑并有清香,以芋头为主要原料的小吃有芋饺和芋泥饼。沙县芋饺外形比较独特,呈三角形,据说可以增加受热面积,使之成熟快而均匀。在2000年9月5日,由中国烹饪协会在宁夏银川举办的"中华名小吃第二届认定会"上,由沙县小吃业发展服务中心制作的"沙县芋包"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
  "牛系列"是沙县夏茂镇的传统菜肴和小吃,有十几个品种,最有名的是炖牛腩、牛脚筋,最经济实惠的的是烫牛百叶、牛肚边,最早出名的是牛肉干,以及牛头碎肉、熟内脏,街边小吃有米浆灌牛肠、米浆灌牛肺和米浆牛血。同时,夏茂还有别有一番情趣的"游春牛"民俗,花鼓灯开道,一男一女风在春牛后,殿后的的是一对长方形的灯箱。
  
  

沙县甜烧麦

沙县是产粮区,以大米作原料的小吃多,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先将大米煮成饭,再制成品的为糍粑类,它是沙县最古老的小吃,围绕它们产生了一系列的风俗习惯,如立冬家家舂糍,新房搬迁请酒,开席必吃糍,正月初二、祭祀土地公、清明扫墓必供;第二类是将米磨成浆,再通过油炸、蒸、煮等工序做成食品,这类小吃主要有油炸浆糍、米冻、泥鳅粉干、锅边糊等,其色、香、味俱全,令人见之食欲大开。
  主要特色小吃有:
  烧麦、馄饨 、芋饺 、泥鳅粉干、 鱼丸 、真心豆腐丸、 米冻皮、米冻糕、 富口豆干、水晶蒸饺、拌面。

编辑本段沙县荣誉奖牌

  沙县小吃被评为“三明十大名片”
  2001年6月9日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委会授予沙县“中国竹席之乡”称号;
  2003年12月8日中国饭店协会授予“中国小吃之乡” 荣誉称号;
  2003年6月沙县被省政府授予“全省计划生育工作一类先进县” 荣誉称号;
  2004年12月沙县荣获“全国第二批科普示范城区和科普示范县”荣誉称号;
  2005年10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表彰大会,沙县获得“全国文化先进县” 荣誉称号;
  2005年城三小学被评为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基地;
  2006年2月沙县被授予“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 称号;
  2006年12月8日沙县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国小吃文化名城”荣誉称号;
  2006年12月沙县被省政府授予“省级园林县城”荣誉称号;
  2007年12月沙县虬江街道红南果业合作社获农业部“绿色柑桔”标志认证;
  2007年12月8日沙县被国家授予“国家优秀旅游县” 荣誉称号;
  2007年12月9日沙县被中央授予“中国特色魅力百强县” 荣誉称号;
  2007年10月沙县小吃制作工艺被列入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9月1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中国名牌产品暨中国世界名牌产品表彰大会”沙县宏盛塑料有限公司生产的“宏光”牌酚醛模塑料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2007年4月20日在全国政协礼堂召开的中国烹饪协会成立20周年表彰大会,沙县小吃同业公会荣获“全国餐饮业先进社团”荣誉称号;
  2008年6月沙县被中央授予首批“全国文明县城” 荣誉称号;
  2008年2月18日沙县被确认为中央苏区县;
  2008年3月国家税务总局和全国妇联授予沙县国税局“全国税务系统文明单位、全国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
  2008年5月20日沙县凤岗、青州荣获市2007年度农村经济发展“十佳乡镇”;
  2月24日沙县被授予“全省实施妇女儿童纲要示范县” 称号;
  2009年沙县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县城”称号;
  2009年沙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被教育部、中国科协确定为青少年科普教育共建共享试点单位;
  2010年2月11日沙县入选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示范县200强”;
  2010年3月15日沙县城三小学荣获2009年度全国“优秀科学教育实验基地”称号;
  沙县城郊工商所被国家工商总局评为“全国工商系统先进工商所” 荣誉称号;
  中央文明委公示了第二批全国文明城市(区)、村镇、单位候选名单,沙县入选全国文明村镇候选名单;
  沙县城三小学被评为奥林匹克教育特色学校;
  沙县冬泳队参加第十五届全国冬泳锦标赛,获得二金二铜的好成绩;
  沙县凤岗街道荣获2007年度三明市争创农村经济发展“十佳乡镇”第一名;
  沙县青州派出所被公安部命名为2007年一级派出所;
  沙县淘金山的千年铁树群入选福建省第一批“树王”。

编辑本段沙县行政区划

  凤岗街道 代码350427001
  办事处驻城西南路,辖7个居委会、20个村委会:001城西居委会、002府西居委会、004春晖居委会、005东门居委会、006城北居委会、007莲花居委会、008石桥居委会、201大洲村、202西门村、203西山村、204北门村、205东山村、207庙门村、208古县村、209西霞村、210根坑村、211村头村、212际口村、213际硋村、214西郊村、215垅东村、216三姑村、217龙坑村、218际岩村、219水美村、220井后村、221灵元村。
  虬江街道 代码350427002
  办事处驻洋坊村,辖1个居委会、19个村委会:001城南居委会、202金泉村、203墩头村、204洋坊村、205长红村、210官南村、214水南村、215柱源村、216琅口村、217茅坪村、218镇头村、219山峰村、220安坪村、221后底村、222茶丰峡村、223麦元村、224曹元村、225田口村、226肖墩村、227田坑村。
  青州镇 代码350427101
  辖12个村委会:201澄江村、202胜地村、203涌溪村、204管前村、205坂山村、206异州村、207洽湖村、208溪坪村、209后洋村、210前山村、211朱源村、212青州村。
  夏茂镇 代码350427102
  辖1个居委会、27个村委会:001夏茂镇居委会、201东街村、202中街村、203西街村、204俞邦村、205松林村、206倪居山村、207乐厝村、208李窠村、209洋元村、210大布村、211水头村、212儒元村、213上碓村、214岩坑村、215罗坑村、216车溪村、217岩观村、218后垅村、219洋邦村、220长阜村、221溪口村、222新建村、223瓦溪村、224梨树村、225月帮村、226坡后村、227中堡村。
  高砂镇 代码350427104
  辖14个村委会:201椒畔村、202岭兜村、203端溪村、204阳溪村、205上坪村、206樟墩村、207龙慈村、208龙江村、209渔珠村、210冲厚村、211小洋村、212柳源村、213员墩溪村、214高砂村。
  高桥镇 代码350427105
  辖14个村委会:201高桥村、202安田村、203官庄村、204新坡村、205黄溪坑村、206上里村、207正地村、208杉口村、209官林窠村、210上坑村、2ll桂岩村、2l2泉水峡村、2l3新桥村、2l4池窠村。
  富口镇 代码350427106
  辖15个村委会:201富口村、202岩地村、203白溪口村、204延溪村、205姜后村、206柳坑村、207洋花坑村、208白溪村、209荷山村、210堆积坑村、211郭墩村、212盖竹村、213山氽村、214池村村、215罗溪村。
  大洛镇 代码350427107
  辖14个村委会:201大洛村、202官昌村、203昌荣村、204高坑洋村、205张田村、206华口村、207罗坑源村、208中洋村、209后溪村、210陈山村、211前村村、212宝山村、213文坑村、214山际村。
  南霞乡 代码350427201
  辖11个村委会:201龙泉村、202泮岭村、203下洋村、204蒋坡村、205东周村、206龙松村、207南坑仔村、208松树坑村、209霞村村、210茶坪村、211溪源村。
  南阳乡
  辖9个村委会:201南阳村、202竹山村、203华村村、204坡科村、205西坑村、206大基口村、207大基村、208木科村、209凤坡洋村
  郑湖乡 代码350427204
  辖11个村委会:201箭坑村、202长村村、203上洋村、204徐墩村、205郑墩村、206高地村、207庆洋村、208岭头村、209郑湖村、210杜坑村、211大炉村
  湖源乡 代码350427205
  辖5个村委会:01圳头村、202锦街村、203锦湖村、204城前村、205西洋村。

编辑本段附·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行政区划

  
地级市 市辖区县级市
福州市 鼓楼区 | 台江区 | 仓山区 | 马尾区 | 晋安区 | 福清市 | 长乐市 | 闽侯县 |闽清县 | 永泰县 | 连江县 |罗源县 | 平潭县
厦门市 思明区 | 海沧区 | 湖里区 | 集美区 | 同安区 | 翔安区
莆田市 城厢区 | 涵江区 | 荔城区 | 秀屿区 | 仙游县
三明市 梅列区 | 三元区 | 永安市 | 明溪县 | 将乐县 | 大田县 | 宁化县 | 建宁县 | 沙县 | 尤溪县 | 清流县 | 泰宁县
泉州市 鲤城区 | 丰泽区 | 洛江区 | 泉港区 | 石狮市 | 晋江市 | 南安市 | 惠安县 | 永春县 | 安溪县 | 德化县 | 金门县
漳州市 芗城区 | 龙文区 | 龙海市 | 平和县 | 南靖县 | 诏安县 |漳浦县 |华安县 | 东山县 | 长泰县 | 云霄县
南平市 延平区 | 建瓯市 | 邵武市 | 武夷山市 |建阳市 | 松溪县 | 光泽县 |顺昌县 | 浦城县 | 政和县
龙岩市 新罗区 |漳平市 |长汀县 | 武平县 | 上杭县 | 永定县 |连城县
宁德市 蕉城区 | 福安市 | 福鼎市 | 寿宁县 | 霞浦县 | 柘荣县 | 屏南县 | 古田县 |周宁县
/*4){baidu.addClass("bacb-right-btn-"+A,"right-enable");}baidu.setStyle("bacb-window-inner-"+A,"width",165*_+100+"px");var I=function(C,B){var _="BkImgGettingSize"+(new Date()).valueOf(),A=window[_]=document.createElement("IMG");A.[안내]태그제한으로등록되지않습니다-xxonload=function(){var A=this;setTimeout(function(){B(A.width,A.height,window[_]);window[_]=null;},10);this.[안내]태그제한으로등록되지않습니다-xxonload=null;};A.[안내]태그제한으로등록되지않습니다-xxonerror=function(){B(0,0);window[_]=null;};A.src=C;},K=function(A,_){var B=baidu.string.getByteLength(A);if(B>_){return baidu.string.subByte(A,_-4)+"...";}else{return A;}},M=null,G=function(){if(M){M.stop();}var B=parseInt(baidu.getStyle("bacb-window-inner-"+A,"left")),_=-H*156;if(B==_){return;}M=new bk.editor.ani(70,function(_){return _;},17);M.start(function(C){baidu.setStyle("bacb-window-inner-"+A,"left",B+(_-B)*C+"px");},function(){baidu.setStyle("bacb-window-inner-"+A,"left",_+"px");M=null;});},F=function(){baidu.each(baidu.g("bacb-window-inner-"+A).getElementsByTagName("A"),function(A,_){baidu.on(A,"click",function(){nslog(window.location.href,"1204");});});baidu.on(baidu.q("bacb-more","bk-album-collection-box-"+A)[0],"click",function(){nslog(window.location.href,"1205");});if(_<5){return;}baidu.on("bacb-left-btn-"+A,"click",function(){if(H<1){return;}nslog(window.location.href,"1260");H--;G();L();});baidu.on("bacb-right-btn-"+A,"click",function(){if(H>_-5){return;}nslog(window.location.href,"1260");H++;G();L();});},L=function(){if(H==0){baidu.removeClass("bacb-left-btn-"+A,"left-enable");}else{baidu.addClass("bacb-left-btn-"+A,"left-enable");}if(H==_-4){baidu.removeClass("bacb-right-btn-"+A,"right-enable");}else{baidu.addClass("bacb-right-btn-"+A,"right-enable");}},D=function(){if(C==_){F();extraFunction();return;}var E=B[C][1];I(E,function(I,H){var F=document.createElement("DIV");F.className="item";var _=0,N=0;if(I>H){N=parseInt(133*H/I);_=133;}else{_=parseInt(133*I/H);N=133;}var L=_+4,M=N+4,G="/albums/"+J+"/"+A+".html#"+parseInt(B[C][0])+"$";F.innerHTML='

'+K(B[C][2],18)+'('+B[C][3]+"\u5f20)

";baidu.g("bacb-window-inner-"+A).appendChild(F);C++;D();});};D();}/*]]>*/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词条图片(10张)

albumCollect({"0 ":{"desc":"\u8bcd\u6761\u56fe\u7247","count":10,"cover":"c8ab0bce7dca2c7ab600c8fa","pic":[{"imgId":"c8ab0bce7dca2c7ab600c8fa","imgDesc":"\u6c99\u53bf"},{"imgId":"0e655ca79bd25a8ad0435825","imgDesc":"\u6c99\u53bf\u4e3b\u57ce\u533a\u5168\u666f"},{"imgId":"2f9cbdcc17ce745301e928f8","imgDesc":"\u7f57\u5ca9\u5c71\u98ce\u666f\u533a"},{"imgId":"4651a712ea8351d1c3fd78bb","imgDesc":"\u6c99\u53bf\u6b65\u884c\u8857\u591c\u666f"},{"imgId":"dc854fda0efd0cf9b6fd48fd","imgDesc":"\u534e\u53a6\u7b2c\u4e00\u5367\u4f5b---\u6c99\u53bf\u6dd8\u91d1\u5c71"},{"imgId":"42577322a00f15864623e8cd","imgDesc":"\u5341\u91cc\u5e73\u6d41---\u6c99\u53bf\u6c99\u6eaa\u6cb3"},{"imgId":"109eb7ec0811f03862d09f07","imgDesc":"\u5415\u5cf0\u5c71"},{"imgId":"a8362712d175224ef819b8ab","imgDesc":"\u6c99\u53bf\u5c0f\u5403\u57ce\u5168\u666f"},{"imgId":"78701455e76d79dbb745aeb1","imgDesc":"\u6c99\u53bf\u5c0f\u5403\u57ce\u591c\u666f"},{"imgId":"476217f76300ad00720eecd2","imgDesc":"\u6c99\u53bf\u751c\u70e7\u9ea6"}]}},"657756","657756");function extraFunction(){} lemmars.relationInsert(657756,([]||[]));
参考资料
扩展阅读:
开放分类:
娱乐中国旅游福建沙县
,,,,,,,,,,,,,,,,,,,,,,,,,,,,,,,,,,,,,,,,,,,,,,,,,,,,,,,,,

尤溪县

baikeViewInfo={id:"190699",editable:"true",title:"尤溪县",expIndex:"0"};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尤溪县   
尤溪县

尤溪县是福建省三明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三明市中部,地处闽中、戴云山脉以北,毗邻闽清、永泰、沙县、大田、南平、德化,素有“闽中明珠”之称。全境地势东西高、中部低。全县区位优势明显,资源丰富、交通便利。近年来,通过确立"建设型兴工业县、打造朱子文化城”的发展定位,实施项目带动追赶战略,全县上下形成了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工业开发建设成效显著,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前所未有的良好势头。

中文名称: 尤溪县
外文名称: youxi xian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 中国福建省三明市
下辖地区: 城关镇,梅仙镇,西滨镇等
政府驻地: 城关镇
电话区号: 0598
邮政区码: 365100
地理位置: 福建省中部
面积: 3425.3平方千米
人口: 42万人(2006年)
方言: 闽南、闽中和闽东的混合型方言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著名景点: 云霞仙境桂峰村、南溪书院、九阜山峡谷等
车牌代码: 闽G

目录

基本介绍
尤溪概况
历史沿革
地理位置
乡镇简介
  1. 城关镇
  2. 梅仙镇
  3. 西滨镇
  4. 洋中镇
  5. 新阳镇
  6. 管前镇
  7. 西城镇
  8. 尤溪口镇
  9. 坂面镇
  10. 联合乡
  11. 汤川乡
  12. 溪尾乡
  13. 中仙乡
  14. 台溪乡
  15. 八字桥乡
地貌区划与类型
  1. 一、区划
  2. 二、类型
气温气候
  1. 气温特征
  2. 其他气候现象
尤溪资源优势简介
展开

bk.view.catalog().start("0");

编辑本段基本介绍

  
尤溪县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邮编:365100 代码:350426 区号:0598
  拼音:Yóu Xī Xiàn 英译:Youxi County 尤溪话:you ki guai
  尤溪县[1]位于福建省中部,北纬25°50′-26°26′,东经117°48′-118°39′。总面积3425.3平方千米,为福建省面积第二大县。人口42.3万人(2006年)。通行尤溪话(尤溪话,这是一种兼有闽南、闽中和闽东方言特点的混合型方言。通行于尤溪县大部分乡镇。属于戴云山区的闽方言土语群,具有闽方言的共同特点,属于闽方言,但归入哪一区都勉强,是一群方言区边界的混合型土语。)
  县政府驻城关镇。全县辖9个镇、6个乡:城关镇、梅仙镇、西滨镇、洋中镇新阳镇管前镇、西城镇、尤溪口镇、坂面镇、联合乡、汤川乡、溪尾乡中仙乡、台溪乡、八字桥乡

编辑本段尤溪概况

  尤溪县位于福建省中部,北纬25°50′~ 26°26′,东经117°48′~ 118°39′。总面积3425.3平方千米。2003年末,户籍人口42.0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22万人。尤溪是福建的一个山区大县。 
   全境面积3463平方公里,居全省各县(市、区)第二位(仅次建瓯市);其中山地418.5万亩、耕地34万亩(水田33.2万亩)、水域和其他面积66.9万亩,自然概貌约为“八山一水一分田”。
  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全县辖个9镇、6个乡:城关镇、梅仙镇、西滨镇、洋中镇、新阳镇、管前镇、西城镇尤溪口镇、坂面镇、联合乡、汤川乡、溪尾乡、中仙乡、台溪乡、八字桥乡,总人口42万。是三明市幅员最大、人口最多的县。
  尤溪素有“闽中明珠”之称,曾荣获“中国金柑之乡”“中国绿竹之乡”称号。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尤溪历史比较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始建县于唐开元29年(公元741年),是南宋著名理学家、
  
  

尤溪县夜景

教育家朱熹的诞生地;素有崇文尚学的传统,不少学有所成的尤溪乡亲分布在全国各地以至海外,劳动者素质比较高。著名艺术大师刘海粟曾题词:“尤溪风月无今古,学海扬帆有后人”。
  朱子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开发,初步形成了朱熹塑像、文公广场、半亩方塘、南溪书院、沈郎樟公园等人文景观。

编辑本段地理位置

  尤溪县位于福建省中部,素有“闽中明珠”之称。处于东经117°48′30″~118°40′,北纬25°50′36″~26°26′30″之间。东邻闽清和永泰县,南接德化县,西连大田和沙县,北毗南平市。县域东西宽约88公里,南北长约72公里。全境面积3463平方公里,居全省县级第二位。县人民政府驻地城关镇,距省会福州市国道198公里,高速公路173公里,水路232公里;距三明市省道117公里,高速公路128公里。

编辑本段乡镇简介

城关镇

  代码350426100
  辖7个居委会、9个村委会:~001_东街居委会、~002_西街居委会、~003_水南居委会、~004_西门居委会、~005_北门居委会、~006_城东居委会、~007_沈塔居委会、~201_城关村、~202_埔头村、~203_石路村、~204_下村村、~205_新洋村、~206_腾洋村、~207_星明村、~208_园溪村、~209_水东村

梅仙镇

  代码350426101
  辖1个居委会、23个村委会:~001_九都居委会、~201_梅仙村、~202_梅营村、~203_坪寨村、~204_谢坑村、~205_科第村、~206_半山村、~207_汶潭村、~208_通演村、~209_南洋村、~210_经通村、~211_源湖村、~212_玉石村、~213_小蕉村、~214_蕉坑村、~215_双峰村、~216_东头村、~217_东坪村、~218_乾美村、~219_丁地村、~220_下保村、~221_龙云村、~222_云林村、~223_丈际村。

西滨镇

  代码350426102
  辖1个居委会、21个村委会:~001_鲈江居委会、~201_西洋村、~202_三连村、~203_下墩村、~204_过溪村、~205_双洋村、~206_西芹村、~207_际后村、~208_厚丰村、~209_彩城村、~210_科竹村、~211_后坪村、~212_乐洋村、~213_演溪村、~214_坂兜村、~215_刘坂村、~216_七里村、~217_雍口村、~218_华兰村、~219_七斗村、~220_彭坑村、~221_彩洋村。

洋中镇

  代码350426103
  辖17个村委会:~201_后楼村、~202_康林村、~203_龙洋村、~204_联洋村、~205_洋边村、~206_水圳村、~207_洋中村、~208_梅峰村、~209_际口村、~210_际深村、~211_桂峰村、~212_天堂村、~213_上塘村、~214_坪坑村、~215_浮洋村、~216_官洋村、~217_王宅村

新阳镇

  代码350426104
  辖1个居委会、23个村委会:~001_新兴居委会、~201_高士村、~202_中洋村、~203_夏阳村、~204_坎里村、~205_下桥村、~206_文山村、~207_池田村、~208_上井村、~209_林尾村、~210_登山村、~211_宝山村、~212_龙益村、~213_建新村、~214_溪坂村、~215_上地村、~216_龙上村、~217_南芹村、~218_葛竹村、~219_双鲤村、~220_中心村、~221_大坋村、~222_大建村、~223_瓷厂村。

管前镇

  代码350426105
  辖20个村委会:~201_管前村、~202_东上村、~203_南华村、~204_真地村、~205_东坑村、~206_皇山村、~207_村尾村、~208_林源村、~209_鸭墓村、~210_西溪口村、~211_建设村、~212_马坪村、~213_后垄村、~214_洪村村、~215_洪坑村、~216_柳塘村、~217_绿柳村、~218_九曲村、~219_双山村、~220_浯溪村。

西城镇

  代码350426106
  辖1个居委会、21个村委会:~001_城西居委会、~201_团结村、~202_光林村、~203_解建村、~204_联建村、~205_上源村、~206_七尺村、~207_和平村、~208_郑庄村、~209_新联村、~210_玉池村、~211_后洋村、~212_东村村、~213_湆头村、~214_山连村、~215_麻洋村、~216_北宅村、~217_新坑村、~218_秀村村、~219_文峰村、~220_凤元村、~221_三山村

尤溪口镇

  代码350426107
  辖1个居委会:~001_尤墩居委会。

坂面镇

  代码350426205
  辖21个村委会:~201_坂面村、~202_下川村、~203_蒋坑村、~204_吾园村、~205_大墘村、~206_古迹村、~207_仁厚村、~208_青坑村、~209_山面村、~210_正山村、~211_京口村、~212_芹洋村、~213_际头村、~214_大坪村、~215_华园村、~216_肖坂村、~217_后坑村、~218_街面村、~219_厚禄坪村、~220_山岩村、~221_永坑村。

联合乡

  代码350426200
  辖12个村委会:~201_联东村、~202_联合村、~203_联南村、~204_联西村、~205_东边村、~206_连云村、~207_云山村、~208_下云村、~209_岭头村、~210_吉木村、~211_惠州村、~212_湖洋村

汤川乡

  代码350426201
  辖17个村委会:~201_山岭村、~202_溪坪村、~203_山兜村、~204_岳溪村、~205_香林村、~206_胡厝村、~207_白际村、~208_阳星村、~209_溪滨村、~210_珠建村、~211_珠峰村、~212_黄林村、~213_汤三村、~214_下井村、~215_光明村、~216_丘山村、~217_赤墓村。

溪尾乡

  代码350426202
  辖12个村委会:~201_湖山村、~202_本洋村、~203_莘田村、~204_秀峤村、~205_长华村、~206_溪尾村、~207_九峰村、~208_高山村、~209_埔宁村、~210_大宁村、~211_纲纪村、~212_枣坑村。

中仙乡

  代码350426203
  辖19个村委会:~201_中仙村、~202_上仙村、~203_玉溪村、~204_华仙村、~205_苏峰村、~206_岭下村、~207_双溪口村、~208_吉华村、~209_安宁村、~210_吉安村、~211_华阳村、~212_文井村、~213_长门村、~214_竹峰村、~215_剑溪村、~216_善邻村、~217_东华村、~218_西华村、~219_华口村。

台溪乡

  代码350426204
  辖24个村委会:~201_台溪村、~202_洋头村、~203_洋尾村、~204_莒洋村、~205_书京村、~206_盖竹村、~207_坑美村、~208_丁岩村、~209_后隔村、~210_东山村、~211_安阳村、~212_山头村、~213_福廷坑村、~214_桃坪村、~215_上宅村、~216_园兜村、~217_西吉村、~218_清溪村、~219_象山村、~220_玉涧村、~221_沶坑村、~222_凤山村、~223_大头桥村、~224_七官场村。

八字桥乡

  代码350426206
  辖10个村委会:~201_村头村、~202_洪田村、~203_洪牌村、~204_龙湖村、~205_罗岩村、~206_黄垄村、~207_坑头村、~208_下畲村、~209_后曲村、~210_鲁坑村。

编辑本段地貌区划与类型

  尤溪县地处戴云山脉北段西部,地貌以中低山地为主。境内东西山岭耸峙,丘陵起伏,千米山峰林立,山间盆地错综;中部尤溪河谷斜贯南北。各地海拔差异较大,最高峰大模山海拔1472米,最低处尤溪口码头闽江江面海拔仅31米。1993年,水口电站建成后,库区水位升至70米,尤溪口码头72米。全境地势东西高、中部低。

一、区划

  
  

尤溪县行政区划

尤溪县地貌大致可分为三部分:
  东部:洋中镇、汤川乡、中仙乡一带,为戴云山脉北段的一部分,以中山为主,山高谷深,海拔都在800米以上,切割深度达300至500米,坡度大于30度,为中山区
  西部:新阳镇、八字桥乡、管前镇一带以及西城镇、梅仙镇、联合乡的西北部,为玳瑁山脉的北部,以中、低山为主,山势不及东部险峻,海拔多在500至800米,切割深度100至300米,坡度25至30度,为中、低山区。
  中部:尤溪两岸地带,多为丘陵,沿河分布有一系列面积不大的串珠状河谷平原,地面起伏和缓,海拔均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低于300米,为丘陵谷地区。

二、类型

  尤溪县地貌有四大类型:
  1、山地:主要分布在尤溪谷地的东面和西面,海拔500米以上,面积共246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
  

尤溪县卫星地图

[2]
71%。其中:中山(海拔800米以上),主要分布在东部,西部和北部也有一部分,西部116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4%;低山(海拔500至800米),主要分布在西部、东部和南部也有一部分,面积129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7%,是全县面积最大的地貌类型。
  2、丘陵:主要分布在尤溪谷地两侧和山间分盆地同心周围,海拔500米以下,面积共76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22%。其中:高丘,分布在尤溪谷地两侧地带,面积658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9%,常与附近山地相连,有的则是山地余脉的延伸部分,相对高度小于300米,坡度25至30度;低丘,分布在河谷平原和山间盆地的周围,面积10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顶部浑圆,常有丘谷相间,相对高度多在150米以下,坡度在15至20度之间。
  3、山间盆地:散布于丘陵和山地间,大小不一,形状各异,起伏不大,较大的有后楼、洋中、汤川、中仙、西华、街面、新阳、凤元、联合、溪尾、台溪等盆地。面积共19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5.5%。
  4、河谷平原:分布在尤溪干、支流两岸,呈条带状或椭圆形展布,地面相对高度在3至5米之间,坡度小于5度。较大的有坂面、清溪、西城、城关、梅仙、西滨等平原。面积共51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5%。
  主要山脉山峰
  尤溪县的山脉多为南北走向。较高的有:
  一、刘坪岐—大模山—上湖顶:位于县境东部,纵贯洋中、汤川、中仙三个乡镇的东半部,南北延伸约45公里,海拔多在800米以上,山势陡峻。主要山峰有:
  大模山:海拔1472米,位于汤川乡珠峰与溪滨村交界处。
  白岩山:海拔?1442.9米,位于汤川乡岳溪与溪滨村交界处。
  顶宫仙:海拔1272米,位于洋中镇浮洋村。
  西山头:海拔1244.7米,位于汤川乡珠建村。
  上湖顶:海拔1127.6米,位于中仙乡吉华村。
  二、仙亭—北山岩—太华山:位于县境东部,纵贯溪尾乡东部、汤川乡西半部和中仙乡中部,南北延伸约35公里,海拔多在800米以上。主要山峰有:
  北山岩:海拔1312.2米,位于汤川乡光明村。
  太华山:海拔1102.7米,位于中仙乡华仙村。
  三、剑门庵顶—歇坪:位于县境中东部,纵贯溪尾乡西部和台溪乡东部,南北延伸约15公里,海拔多在800米左右。主要山峰有:
  剑门庵顶:海拔1303.6米,位于台溪乡山头村。
  歇坪:海拔1258.8米,位于溪尾乡秀峤村与台溪乡东山村交界处。
  大岬顶:海拔1234.4米,位于台溪乡丁岩与东山村交界处。
  高峰顶:海拔1145.6米,位于台溪乡洋尾与后隔村交界处。
  狮头山:海拔1142米,位于台溪乡桃坪村。
  四、罗汉山:纵贯坂面乡的南部,南北延伸约10公里,海拔多在800米左右。主要山峰有:
  罗汉山:海拔1287.5米,位于坂面乡正山与青坑村交界处。
  十八灶:海拔1180.7米,位于坂面乡山岩与肖坂村交界处。
  五、铁钉岩—银凤亭—九阜山:位于县境西部,纵贯八字桥乡、管前和西城镇的南部及新阳镇与坂面乡的北部,东西延伸约35公里,海拔多在800米左右。主要山峰有:
  银凤亭:海拔1271.1米,位于新阳镇龙上村与管前乡南华村交界处。
  玳瑁山:海拔1263.4米,位于八字桥乡坑头村与沙县交界处。
  狮龙盂:海拔1235米,位于新阳镇瓷厂与南华村交界处。
  九阜山:海拔1215.2米,位于新阳镇葛竹村、坂面乡京口村和西城镇七尺村的交界处。
  铁钉岩:海拔1192.8米,位于八字桥乡罗岩村与大田县、沙县交界处。
  赤壁亭:海拔1179.7米,位于新阳镇龙上村。
  六、金峰山—双髻山:位于县境西北部,纵贯梅仙镇西半部、联合乡西北部、西城镇东北和东部,南北延伸约20公里,海拔多在800米左右。主要山峰有:
  金峰山:海拔1387.2米,位于梅镇乡丈漈村与南平市交界处。
  倒排岩:海拔1269.8米,位于梅仙镇冲坪村、龙云村、云林村三村交界处。
  老熊坑嘴:海拔1258.5米,位于梅仙镇丈漈村。
  北坑顶:海拔1219.6米,位于梅仙镇丈漈村。
  莲花山:海拔1207.9米,位于梅仙镇丈漈村与西城镇三山村交界处。
  双髻山:海拔1153米,位于梅仙镇蕉坑村与西城镇联建村交界处。
  七、罗凤岩—角山:位于县境西北部,纵贯西城镇北半部,南北延伸约10公里,海拔多在800米左右。主要山峰有:
  角山:海拔1152.4米,位于西城镇东村与三山村交界处。
  罗凤岩:海拔1143.7米,位于西城镇三山村与沙县交界处。
  八、金鸡山:纵贯联合乡的北部,南北延伸约5公里,海拔多在800米左右。主要山峰有:
  金鸡山:海拔1281米,位于联合乡云山、连云村与南平市交界处。
  牛角顶:海拔1157.3米,位于联合乡云山村。
  九、乌石顶:横贯管前镇北部和西城镇西北部,东西延伸约8公里,海拔多在800米左右。主要山峰有:
  乌石顶:海拔1249米,位于管前镇浯溪村与沙县交界处。
  武陵山:海拔1108.6米,位于管前镇浯溪村与西城镇新坑村交界处。
  十、棋盘顶:跨新阳镇东南部和坂面乡西部,是近似圆形的孤山,直径约7公里,海拔多在800米以上,主峰海拔1298.3米。
  十一、蓬莱山:位于坂面乡中部,是近似圆形的孤山,直径约5公里,海拔多在800米左右,主峰海拔1288.7米[3]

编辑本段气温气候

气温特征

  尤溪县地处北纬26度以南,东面距海约100公里,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暖热,冬季温凉,春夏多雨,降水丰富。
  2~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1月为冬季。因各地海拔悬殊,各季节起始与持续时间差别较大。尤溪县各地累年年平均气温19.2℃。最低年18.6℃,最高年20.2℃(1998年,创该县年平均气温最高记录)。气温年变化呈单峰型,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8.0~12.0℃,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6.6~28.9℃。极端最高气温40.3℃(1992年7月29日),极端最低气温-7.8℃(1999年12月23日,创该县气温最低记录)。日最高气温≥35℃、38℃的最高温天气平均每年分别是45天和6天。气温的日变化,一般是夜晨(5~7时)气温最低,午后(14~16时)气温最高。因县内地形复杂,各地气温分布差异较大,中高海拔地区随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5~0.6℃。

其他气候现象

  一、日照:尤溪县全年日照可照时数:平年为4422.8小时,闺年为4434.1小时。由于地形、云雾及天气透明度等因素的影响,全年实有日照时数只有1781.7小时,占全年可照时数的40%。日照时数的年际变化较大,最多的达2116.7小时(1963年),最小的仅1431.0小时(1975年)。1986~2000年,平均日照时数仅1574.3小时,年日照百分率35%,年日照百分率不足50%,最多年1853.8小时(1986年),最少年1311.1小时(1997年)。年内变化呈单峰型,日照数以7~8月最多,平均每天6.8小时,最多的平均每天9.5小时;2~3月最少,平均每天2.8小时。
  二、湿度:尤溪县年平均绝对湿度为19.1毫巴。绝对湿度的年内变化较大,7月的平均绝对湿度可达28.8毫巴,1月仅9.5毫巴。历年极端最大绝对湿度38.3毫巴(1967年7月19日),极端最小绝对湿度仅1.1毫巴(1963年1月25~26日)。累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3%。相对湿度的年内变化不大,除7至8月份为79~81%外,其余月份都在83~85%之间。历年极端最小相对湿度仅7%(1963年1月25~26日)。年平均相对湿度84%,年际变化较小,最高85%,最低80%。月平均湿度76~90%。一日中相对湿度最高大都在90%以上(一般在夜晨),极端最小相对湿度仅11%(出现2次)。(1986年1月、1988年4月)
  三、蒸发量:尤溪县平均年蒸发量1346.4毫米,年际变化介于1253.1~1455.3毫米;年内变化呈单峰型,以7月最大,1月最小。
  四、风:尤溪县全年静风占71%,东北偏东风占7%,西北风占3%。风速一般行小。全年平均风速0.1~0.8米/秒,汤川等高海拔地区平均风速稍大些。月平均风速0.2~1.3米/秒。最大风速17.7米/秒(1993年8月27日)。

编辑本段尤溪资源优势简介

  自然资源
  矿产:目前已发现有28个矿种,其中石灰石、大理石、辉绿岩、石英石、铁、铅、锌、金、银、稀土、煤、瓷土、粘土、钾长石等可供开采利用。尤其是铅锌矿储量丰富、品位高,已探明储量达260万吨,居华东
  

辉绿岩

地区之首。
  水力:全国首批初级农村电气化县、全省农村初级水利化县,年降水总量多年平均55.5亿立方米,境内4条水系均属闽江支流,河床落差大,水流急,水力资源丰富,境内可开发水力装机容量达70多万千瓦。
  森林:全国南方集体林区改革重点县、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试点县,有林地面积380 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4.2%,活立木畜积量达1600万立方米,毛竹立竹量6000万株,年产商品材25万立方米、商品竹500万根。

编辑本段基础设施

交通运输

  截止2009年12月31日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2194.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2.08公里、国道2.8公里、省道161.03公里、县道378.06公里、乡村道路1590.05公里,县乡村已形成公路网络,县城通往各乡镇公路已全部铺设水泥或柏油路面。尤溪城区距福州市区149公里、三明市区123公里、南平市区78公里、尤溪口火车站47公里;福银高速公路贯穿尤溪县,并在尤溪县境内设立“尤溪”和“洋中”2个互通口。尤溪口和西滨的500吨级码头已建成使用,船舶上行可直航南平市,下行可直达福州马尾港。厦沙高速将于2011年3月份左右动工,完工后尤溪城区将实现小车10分钟内通高速,20分钟到机场(沙县飞机场建设中),40分钟到三明,2个小时到厦门。兴尤高速也将于2011年动工,全线通车后,从尤溪到莆田只要2个半小时,比目前节省3个多小时。在铁路方面,“十一五”规划建设的向莆铁路已于2008年开工建设,将在尤溪的西城设一个客运站和中仙设一个货运站。304省到往西直达沙县,进入三明市区、206省直连闽南地区--经济特区厦门市、316国道途径我县境内。

能源电力

  水电装机容量达60万千瓦, 居全省县级前列,是全国首批农村电气化县。11万伏输变电线路与省电网联网运行,福建省5个大型水电站之一、装机30万千瓦的“街面水电站”已投入运营。

邮电通讯

  城乡已实现电话通讯程控化,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8.5万门,全球通数字移动通讯信号覆盖公路主干线和95%的乡村,移动电话总量已达26.33万户。互联网宽带业务也相当普及。

科技文教

  尤溪县科教文卫体事业蓬勃发展,被授予全国文化先进地区、全国体育先进县;连续七届保持全省创建文明县城先进县荣誉称号。截止2009年12月31日全县共有幼儿园56所,在园人数7832人;完小81所,教学点22个,小学在校生22841人;初中14所,在校生17696人;完中8所,高中在校生10261人;职业中专1所,在校生2252人;特校1所,在校48人。

服务环境

  尤溪县涉外服务机构全部推行公开办事制度和限时服务,设立了专为投资者服务机构——尤溪县政务中心,实行“一头受理、一站式服务、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的服务方式,做到程序规范、环节合理、手续简便、透明公开,为投资者提供统一、精简、廉洁、高效的服务。

编辑本段经济发展

  尤溪农业科技研究应用成果比较突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农业推广研究员刘文炳承担的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技术研究,曾创我国籼稻制种单产之冠,获得第二十届日内瓦国际发明金奖、国家星火三等奖和省科技星火二等奖;他选育的超级稻单产创世界第一,他主持的光身杂交稻研究和超高产制种配套技术研究居世界领先水平。
  高级农艺师王菊生为主承担的垄畦再生稻丰产栽培技术及模式应用研究,曾连续多年刷新省内大面积高产纪录和刷新世界单产纪录,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农业开发应用项目。
  林业高级工程师阮传成承担的木荷生物工程防火研究应用,曾居全国领先水平。
  发展业绩
  尤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蓬勃发展。曾经创造出了体现发展特色的业绩,即:尤溪是全国南方四十八个重点林业县之一,全国集体林区改革试验区重点县之一,第一批全省十七个商品粮基地县之一,第四批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之一,全国十一个食用菌生产超亿元县之一,第一批经国家验收达标的初级农村电气化县之一,水电装机容量居全省县级第一(达28.5万千瓦,全国第二)。
  曾先后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林业工作、水利水电工作、农村工作、粮食生产先进单位,造林绿化达标单位,教育“两基”达标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全省卫生县城;连续七届保持了省级文明先进县城称号;还被评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地区、全省文化工作先进县,以及全国、全省体育先进县。
  近年来,通过确立"建设型兴工业县、打造朱子文化城”的发展定位,实施项目带动追赶战略,全县上下形成了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工业开发建设成效显著,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前所未有的良好势头。
  2008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61.65亿元,增长15.4%,其中:第一产业增长4.5%,第二产业增长21.9%,第三产业增长22.2%;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7.62亿元,增长5.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3.76亿元,增长39.3%;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6亿元,增长25.1%;实际利用外资2138万美元,增长21.9%;完成出口总值3031万美元,增长15.4%;引进内联项目29个,总投资11.7亿元;财政总收入48057万元,地方财政收入2.26亿元,增长34.2%;农民人均纯收入5209元,增长12.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32元,增长18.9%;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14亿元,增长16.3%;城镇登记失业率4.28%;人口自然增长率6.12‰。
  埔头工业园
  2004年1月,埔头工业园区被授予“福建省级工业园建设先进单位”,同年5月被省政府确定为拟保留的开发区之一。
  园区控制性规划面积800公顷,分为大埔、红土地、和仙山等3个片区,分期依次开发。2004年大力开发埔头片区,开展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工作,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园中园”和“股份园”建设的新举措,并取得初步成效。“园中园”地处大埔片区,规划工业用地面积47公顷,概算总投资达3000万元,现已完成投资600万元,已有3个项目签约入园,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000万元。
  “股份园”(即红土地工业园)地处西城镇解建村红土山。属埔头工业园的二期工程。“股份园”,总体规划面积300公顷,概算总投资18000万元(滚动开发),现已完成投资1500万元。已有6个项目签约入园,固定资产总投资1.3亿元。2004年共入园落地项目19个,企业固定资产总投资17170万元,入园项目达产后,年产值可创75100万元,年税利5005万元,从业人员2600多人。
  至2004年底,累计入园工业项目53个,企业固定资产投资5.8亿元,年产值可达15.5亿元,年税利可达1.2亿元,从业人员可达8000多人,为本县工业经济发展构筑良好平台。

编辑本段风景名胜

云霞仙境桂峰村

   位于“闽中明珠”尤溪县东北向,距京福高速公路互通口仅12公里的洋中镇桂峰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桂峰在古时称为桂岭,又叫岭头、蔡岭,海拔550多米,为半高山谷地。走进这个被誉为“山中理窟”“云霞仙境”的历史文化名村,群山环抱,云雾缭绕,山清水秀,气候宜人,令人流连忘返。
  历史悠久的桂峰村,在南宋中后期,金兵南侵,小朝廷偏安东南,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随之南移。作为北宋名臣蔡襄之九世孙蔡长,承祖训避世筑居,耕读传家,桂峰成了理想的首选宝地。之后,尤溪至福州的一条官道从桂峰经过,成为尤溪内地达官贵人、商贾小贩往返福州的必经之路和食宿的唯一中转站,由此桂峰迅速地繁荣起来,素有“小福州”之美称。“四寻客栈五步楼,比屋弦声乐悠悠;梦寐以求寄居地,旅客旋步三回头。”就是当时桂峰村的真实写照。
  漫步于加载典籍的桂峰八大景,宛如涉足在一片梦中仙境,一幅幅秀美壮丽的山光水色随即映入眼帘。“石笋擎天”处,山高有三石,相连参天,森立影离离;“金鸡耀日”位于村右,山有石盘,盘内一石状似翰音,翅足具备,日出时羽仪尤璨;“玉泉喷蜜”的泉水自石罅隙中涌出,清纯沁齿,味甘如蜜;“丹桂飘香”处,环岭皆桂,四时花开,香气袭人;“酒座清风”地坦而旷,石立周正,旁有小石,环列类座,行人至此,每披襟称快。 除此之外,还有优美多姿的巨龟枕流、龙潜深井、龙门虎啸、八俊潭等自然天成的景观。“珠帘飞瀑”环境幽静,秀外慧中,飞流直下,声震如雷。身临此情此境,美不胜收,如痴如醉。在大峡谷两旁,遍布着莽林蓊郁的原始次森林,分布着许多珍稀的奇花异草和动植物,成为专家、学者考察自然生态的绝妙之地。
  丰富的人文底蕴,淳朴的乡间民风,堂皇的民居建筑,优美的自然景观,难怪许多国内外专家学者到桂峰村考察时惊呼:“古建筑规模如此之大,文物古迹原貌保存如此之完整,在福建乃至全国尚属少见。”

南溪书院

   在尤溪县城南的公山之麓,原为邑人郑义斋馆舍。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朱熹之父朱松任尤溪县尉,去官后寓居于此。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朱熹在此诞生。朱熹逝世后,县令李修于嘉熙元年(1237年)捐资在此修建文公祠、韦斋祠、半亩方塘和尊道堂等建筑,祀朱家父子。宝元年(1253年),宋理宗赐额“南溪书院”。元至正元年(1341年),分建二祠,明清后屡有修缮扩建。书院古朴庄严,现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有韦斋祠、观书第、毓秀坊、毓秀亭等建筑。正堂当中立朱熹石膏塑像,两旁是朱子手书板联四幅:“读书起家之本 和顺齐家之本 勤俭治家之本 循理保家之本”。四壁高悬其上溯八代列祖列宗画像。书院内的方塘,为朱熹幼年读书处。朱熹《观书有感》诗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其中的“半亩方塘”即指此处。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知县方溥主持,把半亩方塘扩大浚深,并建亭于塘上,通以石桥,取名“活水亭”,今皆修复。 书院左侧有古樟2株,枝干参天,高30多米,树围分别为10.8米和7.8米,相传为朱熹幼时所植,人称“沈郎樟”(沈郎为朱熹乳名)。1987年,将此地辟为公园,面积1600多平方米。

九阜山峡谷

   走进位于福建三明的九阜山,就像走进一幅绵长绮丽的山水画卷。“山清、水秀、石奇、林茂”,处处胜景,步步流连,富有诗情画意,令人赏心悦目。
  漫步于逶迤的山间小径,看山泉溪涧萦绕林间,听林间鸟鸣声声,享受密林遮天蔽日的阴凉,几乎让人忘了疲累。溪谷到处是怪石,取名有仙人捣药、神鲤待跃、金龟拱背……还有像鸟、像猿、像恐龙蛋,形态各异,模样可爱。
  九阜山峡谷为福建省最长的一条峡谷,峡谷地段总长达15公里,海拔500~800米,分小潭峡和大潭。大、小潭溪落差大,水流急;潺潺清流穿峡走谷,其声如鼓如琴,在深邃的峡谷中奏出天籁之音。
  在小潭峡谷及附近地段,汇集有20余处瀑布,形成串珠式瀑布群。更为称奇的是,这里植被保存相当完好,壳斗科、樟科、金缕梅科、木兰科、木犀科等野生植物有171科1113种,植物应有尽有;珍稀植物30多种分布其间,有的甚至连绵成片,蔚为壮观。更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蟒蛇、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等走曽飞禽,出没其中。

蓬莱仙境---蓬莱之巅

  蓬莱山:
  又名九仙山。相传有九仙往来其间,故名蓬莱山,位于尤 溪坂面镇,距县城21公里,海拔1288米,与罗汉山隔尤溪对峙,为县西南军防的门户。
  蓬莱山山势雄壮,怪石嵯峨,山高水秀,古木参天,峰峦 峭拔,人迹罕到,上有金鲫池、石棋盘、黑白二石子、炼 丹灶、白鹤洞等胜迹。同时,洞窟幽深,岩壑雄峙,峡谷险 绝,山泉潺潺,苍松翠柏,山光水色,景致独特。相传山巅有 仙人往来,并可闻鼓乐声。据《尤溪县志》载昔人诗云:“微风轻动雾云开,日照峰巅香烛台,不为神灵躬朝观,只缘赏景上蓬莱。”又云:“云腾罗汉浮十岛,雾涌蓬莱 隐万松。”蓬莱山夏日凉爽宜人,平均气温18℃,是理想 避暑胜地。
  相传山巅有仙人往来,并可闻鼓乐声。
  据《尤溪县志》载昔人诗云:“微风轻动雾云开,日照峰巅香烛台,不为神灵躬朝观,只缘赏景上蓬莱。”又云:“云腾罗汉浮十岛,雾涌蓬莱隐万松。”
  蓬莱山夏日凉爽宜人,平均气温18℃,是理想避暑胜地。
  

变幻莫测

  

云卷云舒

  

蓬莱之巅

编辑本段社会人文

  尤溪县独特节日活动
  立春节:立春交节时分,不论白天黑夜,家家户户都鸣炮放烟花,称“接春”,迎接“春神”到来。
  过九节:农历正月廿九日。各家,早餐煮九米粥,称“穷九”,晚餐有丰盛的鸡鸭鱼肉等酒菜,叫“做富”,预示先穷后富。九米粥,是用灿米、粳米、糯米、花生、豆类、红枣、杏仁、糖等九种混合煮成。农村人家还有分送九米粥给出嫁女儿或左右邻里,或任熟人来家品尝九米粥的习俗。
  采青节:农历二月十九日,这天,农村人家有食“艾粿”习俗。是用采集的艾草嫩叶煮熟捣成泥,拌入粳米舂成艾粿。颜色青绿,风味鲜美,清香扑鼻。食艾粿,以祛邪气。
  立夏节:立夏这天,农家有食用“夏粿”习俗。是以米粿为皮,竹笋为馅,包成半月形,称“夏粿”。城里人称其“粿夹”。有的还用红糟煮小竹笋、猪肉等为食。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是祭拜祖先的日子,俗称“七月半”,也有叫“鬼节”。有的乡村因习俗不同,这个节日定在十一、十二或十四日,但都是举行祭拜祖先活动。
  扫墓节:在农历八月初一至十五日,农村各族都必选其中一天,集合族人祭扫祖墓。扫墓结束,就地摆开酒席,食用祭祖的米粿、猪肉、鸭肉和酒菜。有的把祭品带回家办酒席。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也称团圆节。出嫁女要给娘家父母兄弟送中秋礼饼,以示团圆。这天,各户家人团聚,晚上吃月饼赏明月,欢度团圆之夜。
  立冬节:这天,农户人家舂糯米,食糍粑,或舂粳米,食白粿,以庆粮食收成。有的还吃草根汤,滋补身体,湿热御寒。
  冬至节:这天早餐,各家有煮小团丸为食的习俗。是用糯米粉和成小团丸,称“小糍子”。以示子孙满堂。

编辑本段土特产品

  尤溪县气候温暖湿润,一年虽四季分明,但冬季有霜期短,且土壤肥沃,森林覆盖率高,水资源丰富,有着大农业生产的良好环境。大农业生产十分兴旺发达。因此,农业特产的生产也有着相当的规模。
  尤溪县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4%,是全国有名的木材生产大县。由于木材品种繁多,阔叶林面积大,给各种菌类植物特别是食用菌的孕育生长创造了优越的环境,也给人工栽培食用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全县野生和人工栽培的食用菌品种多达30余种。随着生产条件和市场环境的不断改善,食用菌的产量也随之逐年增长。
  竹类产品
  一、毛竹产品
  毛竹
  毛竹(也称“猫竹),是县内的主导竹种。尤溪县1998年被省林业厅列为全省第一个毛竹丰产林培育技术标准化示范县。
  全县现有毛竹种植面积45.7万亩,其中亩立竹量140株以上的毛竹林达37万亩。年生产商品毛竹200万根
  

毛竹

以上,销往全国各地。县内开发毛竹系列产品达11个品种。
  毛竹笋
  春笋 春笋产期在立春之后到谷雨前,盛产期在惊蛰至清明期间。其外观为褐色、花斑纹、粗毛密布。一般在出土15~20厘米时挖取。春笋含水份高,鲜嫩可口,营养丰富,助消化,深受人们喜欢。1998年销往省内外包括上海等大中城市达3000多吨。并制成清水笋罐头外销。县内有7家加工清水笋罐头厂家,加工清水笋罐头3300吨以上,销往全国各大、中城市及出口到日本及东南亚各国。
  冬笋 冬笋的产期在每年的11月底至翌年的1月底,盛产期为大雪后至小寒。笋箨外观色泽为淡黄色,个比春笋小,个重一般在1公斤左右,也有少数达2~3公斤以上。部分笋体呈腰鼓状。也有个较小两头尖的称“老鼠形”的,此形状冬笋笋质量佳。
  1997~1999年,全县年产冬笋3000~5000吨。销往省内外各地包括上海等大、中城市。保鲜后的冬笋还销往香港等地区,以及出口到日本等国。
  乌笋干 
  乌笋干为鲜毛竹春笋加工而成,鲜笋经烤干脱水加工成褐黑色干制品。该产品保质期长、耐贮运。县内经选料加工成的“雀尖”、“雀尾”乌笋干是质量上乘的高档次食品。
  尤溪县的西城、管前、八字桥、坂面、台溪、溪尾、中仙、梅仙等乡(镇)为主要产区。1985~1999年,年产量达100~150吨。销往全国各大、中城市及香港和新加坡等东南亚各国。是深受欢迎的热销产品。
  白笋干 
  白笋干也是鲜毛竹春笋的加工制品,是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a的高食物纤维食品,不但营养丰富且助消化。在上海被誉为“玉兰片”的美味佳肴就是白笋干烹调而成的。
  尤溪县的白笋干加工技术要求甚高,质量等级分捡十分严格,有:绣湖、绣尖、绣片、黄标、凤尾、下路等6个种类。尤溪县白笋干产地主要在西城、八字桥、坂面、新阳等乡(镇)的部分村,新阳镇的双鲤村即是著名的白笋干加工地。一般年份的年产量达50~60吨,盛产年份可达100吨左右。产品主要销往福州、上海及香港等国内大、中城市。出口销往泰国、日本、新加坡、柬埔寨等国。
  二、绿竹
  尤溪县绿竹以“马蹄绿”竹种为主,主要植于尤溪、清印溪两条水系的两岸,面积达6万多亩。1997~1999年,年产绿竹笋6000~10000吨,年销绿竹1万吨以上。尤溪县是闽北最大的绿竹产地县,也是绿竹笋产量最高的县。绿竹的种植利用是尤溪县一项重要的竹业经济。2004年尤溪县荣获全国第一个“中国绿竹之乡”称号。
  绿竹是笋、竹兼用,以笋用量最大的多效益丛生竹。由于其生产期短,根系发达,只要土壤适应,繁衍极快。全县的自然环境和土质适应于此竹的成长发育。在全县各大水系的沿岸普遍种植了此竹,对水土保持、气候的调节、环境的美化起了重要的作用。
  县内的“马蹄绿”绿竹也十分耐旱,适应性强。因此县内的一些黄土质荒山也有一定数量的种植。特别是植于黄土质上的绿竹,其笋更是清甜可口,削去皮即无硬纤维渣。因此其更受欢迎,价值也更高。
  绿竹虽有着食用、药用及供造纸、制作各种器具的多种效用,但绿竹鲜笋的保持期短,因而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由于县内交通较闭塞,制约了绿竹的发展。绿竹及绿笋一般只在县内自销,极少向县外销售。60年代至70年代,因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动乱,绿竹的发展也与其他经济事业一样,受到同样的制约。
  1980年以后,改革开放的政策,促进了各项工农业经济的发展,绿竹也从原来的房前屋后小面积种植和野外绿竹的大部分自生自灭状态,发展到有规划的大面积种植。种植面积从原来的不足5000亩发展到6万多亩。
  1990年以后,全县每年有大量的鲜笋销往东南沿海各省的大、中城市。并制成笋丝、清水笋片罐头、笋干等干制品销往省内外及出口日本等国家。
  绿竹呈针状的嫩叶(未张开的叶,俗称“绿竹芯”)及成材绿竹中层的白膜,是尤溪县一种传统的清热解毒功效显著的药材,被人们广泛使用。特别是“绿竹芯”,人们夏季常用来泡茶饮用,是降体温、解暑气、价廉作用大的清凉饮品。
  三、中小径竹
  紫竹
  紫竹也称黑竹,竿小而色纯紫,杆上呈现黑色斑点,竿圆筒形,高3~5米,直径2~4厘米,竹竿长成后渐变紫黑色,竹直叶茂而富有层次。紫竹大的可制几案、柜、架及工艺品等,颜色美观。小竿可制箫、笛、烟杆、手杖、胡琴杆等。此竹还可制盆景或植庭院内供观赏。由于竹材坚韧还可作钓竿。系珍稀竹种。该竹主要生长在联合、中仙等乡(镇)。
  方竹
  方竹也称“四方竹”,外观方形内为圆形。竿呈钝圆的四棱形,光滑有节,高5~8米,直径1~4厘米。方竹竹笋产期在每年9~10月,为各种竹笋的淡季,加之笋质鲜嫩,是反季节的好食品。方竹主要产地在八字桥、联合、梅仙、洋中等乡(镇)。系境内较珍稀竹种。
  箭竹
  箭竹竹竿高可达3米许,直径大的12毫米,小的6~7毫米。呈深绿色。花成小穗状,每穗2~5朵小花。花色呈淡绿,初夏时开。据记载此竹可作箭杆,因此得名。也可制作小花伞的伞柄;做庭院、花圃竹篱等,典雅美观,增添观赏情趣。系境内较珍稀竹种。
  苦竹
  苦竹也称“伞柄竹”,是笋竹两用竹种。全县种植面积5.2万亩左右。竹竿呈圆形,其节筒疏长、笔直;叶长而细,呈卵形,常绿不凋。每年四五月开花,每小穗含小花8~12朵,花绿色或淡紫色。竹头较肥大,形状各异,经栽培变种,可作盆景观赏。苦竹笋叶甜中带苦、脆嫩,常吃不腻,深受人们喜爱。被加工成的苦竹清水笋罐头,销往省内外,供不应求。
  凤尾竹
  凤尾竹竿细且长,丛生,高2~3米,竹径仅6~8毫米,叶呈顺序排列。每丛竹葱飘逸,若微风轻拂,楚楚动人,如神话中凤凰展尾,因得此名。因此竹均是聚集成丛,美态万千,故被誉为“竹中少女”。有民歌赞此竹:“凤尾竹如丝飘逸,月色下轻柔美姿楚楚迷人,径使人流连忘返。”可见此竹是观赏的佳品,一般栽植于庭院,供人观赏。系珍稀竹种。
  湘妃竹
  湘妃竹形秀挺拔,高3~4米,竹竿直径2~3厘米。竿和枝叶均有美丽斑纹,色泽典雅。可制作小桌椅等家具,天然形成古色古香之韵味。因此此竹可作为小型家具及工艺品的原材料。该竹成片成林较少,为较珍贵竹种。
  石竹
  石竹是中径竹种,竹径5~7厘米,高6~8米。为笋、竹两用竹种。由于其竹材厚、质坚韧,所以以材用为主,笋用有保护性管理。竹材可加工成各种耐用性器具,如农具柄、扁担、桌椅家具等。石竹笋清甜无苦味,脆嫩,出笋期5~7月。该竹原来成片成林较少。80年代末以来经逐年培植,全县成片林达1万亩左右。
  罗汉竹
  罗汉竹,又称人面竹,竹径3~4厘米,高4~5米。主要产地在洋中镇上塘村。该竹基部竹节呈念珠状,是稀有的珍贵竹种。植成盆景变种,有极高观赏价值。近年来少量加工高档拐杖,销往省内外。
  少穗肿节竹
  少穗肿节竹,为小径笋、竹两用竹。竹径一般6~8毫米,高2~3米。产于汤川、溪尾、台溪、管前等乡(镇)。竹材一般用于造纸。可供育秧架暖棚使用。近年来有成批销往我国北方作为冬季种菜弓架暖棚使用。该竹竹笋脆嫩甜美,是受人们喜爱的食品。所制笋干被誉为珍珠笋干,价值较高。该产品销往省内外及台湾、东南亚各国,深受欢迎。
  黄甜竹
  黄甜竹为稀有竹种,种植面积仅3000亩左右。以笋用为主。笋味鲜美、清甜,笋质幼嫩。一般以清炖、炒食为主,还可鲜食。每公斤鲜笋价格达12~20元。
  茶杆竹(亦称篙竹)
  茶杆竹是尤溪县用途较广泛的以竹用为主的竹。直径2.5~5厘米,高达8~10米。成熟的竹竹质坚韧,弯曲到60~70度不会断裂。可作农具柄、撑船竹篙,可加工各种耐用器具。该竹主要分布在城关、梅仙、联合、西城等乡(镇),种植面积7000~8000亩,质地好的该竹,按大小每根价植可达10~20元。其笋脆嫩、有微苦,因其成竹价值较高,故较少食用其笋。
  刺黑竹(亦称观音竹)
  刺黑竹,竹径3~5厘米,高8米左右。该竹分枝以下各节的气孔上长发达根刺,故名刺黑竹。分布于全县各地,不成林。竹质坚硬,以竹用为主,可制各种器具。笋也可食用,笋味清甜。每年10月出笋。
  小观音竹
  小观音竹,高仅60~80厘米,竹径大的1~1.2厘米,小的仅5~7毫米,皮润节密。一般供盆景制作用。成竹也可制作小工艺品及烟杆。联合乡是此竹繁衍最多之地。
  食用菌
  红菇
  红菇是稀有的较珍贵的野生食用大型真菌。目前尚无法进行人工栽培。红菇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富含人体所需的几种微量元素,及多种维生素,可治疗贫血,舒通血管等,还有很高的抗癌作用。
  尤溪县是福建省产红菇的主要县份之一。年产红菇12吨左右,销往全国各地。由于质量好,产量不高,所以每年均供不应求。
  香菇
  

香菇

香菇是尤溪县历史悠久的传统产品,有800多年的栽培历史。
  1999年全县种植香菇3000多万袋,鲜品产量达2万吨左右,产值达6600多万元。产品不但销往省内外,并销往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各国,及台湾、香港等地区。
  草菇
  尤溪县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引进栽培草菇。发展至90年代,各乡(镇)均有栽培草菇。主要产区在管前、西城、新阳、城关等乡(镇)。已形成室内、室外堆栽、床栽及工厂化整年栽培技术。已开发出草菇保鲜鲜品、干品、速冻产品、罐头等系产品。年产鲜品草菇800吨以上。1999年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和香港等地区及出口到日本等国家。
  灵芝
  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引进人工原木栽培技术,随着栽培工艺的不断完善,目前的灵芝产量占全省产量的四分之一左右,是福建省的灵芝主产县之一。
  尤溪县灵芝的主要产区以坂面乡下川村为主及辐射周边各村,梅仙镇的玉石村、小蕉村为主及辐射周边各村。1999年全县年产灵芝25吨左右,产值200万元以上。
  尤溪县已开发出灵芝精粉、灵芝口服液、灵芝饮料、灵芝片剂等系列深加工产品。产品销往省内外,并出口到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各国。
  活水牌灵芝,沈城大酒店北侧有卖,也有灵芝精粉等。
  姬松茸
  尤溪县1994年在汤川乡引种成功,1997年全县种植面积发展到200多万平方尺,1998年达到300多万平方尺。由于姬松茸栽培主要以稻草为原料,尤溪县又是福建省的水稻主要产区之一。所以姬松茸是尤溪县重点推广栽培的食用菌品种之一,现干品年产量可达70吨以上。产品主要销往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各国。
  茯苓
  尤溪县的茯苓历史上均是野生的,虽质量好,但产量极低。1964年,尤溪县开始人工引种栽培获得成功,逐步得到发展。1990年以后,全县每年茯苓产量达50吨左右,是福建省的茯芩主要产区之一。主要产区在新阳、洋中、溪尾、中仙等乡(镇)。
  双孢蘑菇
  尤溪县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引种栽培双孢蘑菇,发展很快。近年来又开发了反季节的该菇品种。1998年全县种植面积达600多万平方尺,年产量达6000多吨。该菇原出产于每年的11月初,现提早到8月底9月初就可出产。
  尤溪县生产的双孢蘑菇,80%以上制成罐头食品销往省内外及日本、东南亚各国及香港等地区。
  果类产品
  银杏
  尤溪县是福建省现存古银杏树最多的县份,人工开发种植银杏的历史也较久。据调查,现存的古银树有353株,主要集中分布在中仙乡的善邻、吉安、剑溪及联合乡的连云、下云、云山、东边等村。古银杏树一般零星分布,中仙乡善邻村龙门场、山坑有集中连片的古银杏林,共有155株,是福建省最大的古银杏群。据传,这两片古银杏树群始植于南宋年间,最长树龄达800多年。县内现存的古银树最高年份的产量株产干果(白果)达100~200公斤。
  1980年以后,尤溪县大力发展银杏树的栽培,至1999年,全县新种植的银杏达3000多亩,年产白果近百吨。产品畅销省内外及港澳、东南亚一带。
  尤溪金柑
  尤溪县的八字桥乡、管前镇由于其特殊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成为盛产优质金柑的主要产地,而以八字桥乡的洪田村、洪牌村、管前镇的洪村三个相连一片的“三洪”村及其相邻的绿柳村、九曲村等出产的金柑品质最优。这几个村是福建省的金柑主产区之一。
  尤溪县金柑最早植于八字桥洪牌村。据清康熙五十年(1711)《尤溪县志》载:“金桔,实长曰金枣,圆曰金桔。又有山金桔,俗名金豆。”可见金桔在尤溪至少有270多年的栽培历史。尤溪县金柑面积达3.68万亩,产量达2.1万吨。14个重点村建立了千亩、百亩标准化栽培示范区。尤溪县现已成为全国金柑四大产地之一。
  尤溪金柑形美色鲜,皮薄核少,汁多味浓,甜酸可口,酸甜适口,连皮带肉均可食用,它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盐,生食理气补中。散寒之功和消食化痰之效。金柑树的叶、梗、果均可作药用,尤其对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有良好的疗效。营养价值在柑桔水果类中名列前茅。
  功效:金柑对防止血管破裂,减少毛细血管脆性和通透性,减缓血管硬化有良好的作用,并对血压能产生双向调节。高血压、血管硬化及冠心病患者食之非常有益。金柑的香气令人愉悦,具有行气解郁、生津消食、化痰利咽、醒酒的作用,为脘腹胀满,咳嗽痰多、烦渴、咽喉肿痛者的食疗佳品。常食金柑还可增强机体的抗寒能力,防治感冒。
  尤溪现有金柑面积101512亩,占水果面积的61%,1999年产量为35900吨,占水果产量的46%。1984年以来,尤溪县在省市科委与农业部门的支持下,实施了金柑高产优质栽培及贮藏加工技术的系统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亩产达1700公斤。金柑果品研制目前也取得了初步成果,1990年与福建农业大学联合研制了糖金柑,县罐头厂开发试制了金柑汁。在此基础上,制订了金柑果品地方标准《尤溪金柑》,由福建省技术监督局发布实施。
  1997年尤溪金柑荣获福建省名优特又产品,优质水果柑橘类金奖。2001年尤溪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金柑之乡”;2002年尤溪金柑荣获“福建名牌产品”,2005 年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尤溪金柑地理标志已获国家检验检疫总局审批通过。
  1997年,尤溪注册了金柑鲜果“秀峰”牌商标,制定统一的销售等级标准,打响品牌。尤溪金柑畅销上海、杭州、广州、福州、昆明等大中城市。2004年,还通过广交会走出向了东南亚国家。尤溪县罐头厂和金柑制品厂,已将其制成罐头、果酱出售。几十年来厦门、漳州缸头厂生产的出口水果缸头,配上管前金柑打浆的桔香水吃起来桔香回味绵长,独具风味而闻名全国各地。厦门、福州等地厂家,以尤溪金柑为原料,加工成的金柑罐头和蜜饯,远销东南亚、欧美等国。
  纽荷尔脐橙
  尤溪县的城关、梅仙(丁地)、西滨、联合、洋中、尤溪口等乡(镇)属于低海拔的河谷盆地,丘陵地带,土壤肥沃,热量资源丰富,平均气温在19℃左右,适合于抗脐黄的纽荷尔脐橙的种植。尤溪县于1990年从中国柑桔研究所引进纽荷尔脐橙,种植于上属各乡(镇)。所产的果实,果皮橙红光滑,果肉鲜红汁多浓甜,清脆化渣,香味浓,可食率高,可溶性固形物13%,每百克含维生素c50毫克。
  尤溪“九都柚”
  “九都柚”又名“九都抛”,为尤溪县梅仙镇梅营村的独特产品,历史上梅营的行政区划属九都故得名。梅营村处于尤溪河中游河畔,其地质为古代泥沙沉积形成的小河谷平原。
  尤溪芦柑(厚禄坪芦柑)
  尤溪芦柑是尤溪县的特色产品,主要生产基地分布在尤溪河上游的坂面、台溪两个乡。1990年以后,种植面积不断扩大,1997年产量达7500多吨。而以坂面乡厚禄坪村的芦柑质量最为优良而闻名省内外,因而有“厚禄坪芦柑”独特的称呼。
  1998年,全县已投产的芦柑面积1万多亩(厚禄坪村达5500亩),年产芦柑1.1万吨(厚禄坪芦柑达6000多吨)。产品远销广东、澳门、北京、上海、天津、哈尔滨等地。近几年来已有大量厚禄坪芦柑销往俄罗斯等国家。
  1979~1999年,厚禄坪芦柑先后三次获福建省名牌产品奖。其中1996年,在福建省第二届优质水果鉴评会上获金奖。
  尤溪果蔗
  尤溪果蔗历史上主要种植在梅仙镇的梅营、坪寨及西城镇的解建、联建等村。历史上全县年产量150~200吨。1958年后由于过份强调粮食的种植面积,对经济作物严重忽视,果蔗的种植面积急剧下降,全县年产量不到20吨。
  1978年以后,经济作物的发展重新得到重视。几个主要的植蔗村又恢复了传统的植蔗局面,并进一步得到发展。1998年全县该品种蔗的产量达到300多吨,除在县内销售外,还销往邻近各县。
  尤溪苏柑
  尤溪县栽培苏柑的历史有百年以上。民国16年(1927年)版《尤溪县志》物产篇中记载:“有仙柑、雪柑、苏柑,微酸酢,九都(现梅仙镇部分村)产者最佳。”苏柑的主要产地在梅仙镇的汶潭、梅仙、半山、坪寨,城关镇的水东、埔头,台溪乡的清溪、山兜、象山等村以及西滨镇、坂面乡的部分村。由于受土质等方面条件限制,苏柑的产量不很高,全县年产苏柑不超过5万公斤。
  据资料记载,福建省西地区部分县(市)有产苏柑,但仅是房前屋后零星种植,唯尤溪县部分乡(镇)有成片苏柑种植。
  中仙无核柿
  无核柿,因其果实无核而得名;又因形似枣,又名枣柿;因含糖份高,又名糖柿。无核柿主要产地在中仙乡的华仙、上仙两个村,也有部分村零星种植。据《中仙乡志》记载,该柿在华仙村的栽培历史已有250年以上。
  由于无核柿有无核、高糖以及自然生长性能良好和高产的优良特点。因此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一般嫁接后的柿三年即可结果,10年生单株平均产量达49公斤,最高株产量达125公斤。华仙村仅存的60余株百年以上的母树,产量最高年份株产达200多公斤。1990年以后,其经济价值得到重视,进行推广栽培。90年代中期,中仙乡发展无核柿近50亩,可采摘面积达20亩左右,年产量2万公斤以上。
  茶叶
  汤川普济
  汤川普济茶产于尤溪县汤川乡赤墓村的普济岩,也称普济岩茶,又称苦竹茶。该地海拔800米以上,清泉常年不竭,土质为黄红壤,适宜该茶生长。每年产茶季节雾多、湿润,这一地带遍长苦竹。
  这些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孕育出的茶叶味纯香浓厚,清甜又有微苦。此茶有清热解毒之功效,有生津止渴、祛痰止喘、收敛、止泻、消炎及治腹胀和消食等功能,还有治疗浮肿的药效。此茶连冲3~4次味质犹厚。故此茶叶是品味极高的清凉保健茶,是尤溪县的名茶。
  由于受地域环境的限制,普济茶的产量不高,90年代年产仅1.5吨左右,故较名贵。
  台溪东岩有机茶
  位于台溪乡高海拔地区,是全市第一家有机茶企业,也是全国最大的有机茶产地。

编辑本段尤溪姓氏

  尤溪现有129个姓氏:以陈、萧、张、林、黄、王、吴、郑、罗、李、刘、余、杨、詹、纪、朱、叶、郭、曾、周20个姓氏人口较多,分布较广。其他姓氏有胡、冯、彭、程、游、傅、江、柯、黎、严、徐、连、邓、施、赖、邱、庄、乐、汤、高、茅、谢、梁、阮、康、蔡、佘、苏、姜、邹、卢、池、包、丁、欧阳、卓、宋、董、蒋、曹、廖、薛、毛、潘、于、魏、赵、韦、凌、涂、夏、杜、鄢、甘、颜、范、姚、方、温、相、吕、章、石、马、田、辜、钱、许、孙、伍、袁、何、辛、符、戴、俞、洪、华、翁、万、孟、尤、倪、危、沈、宗、童、舒、韩、东、邢、邵、牛、孔、岳、唐、芮、都、易、白、管、陆、熊、惠、娄、亿、雷、蓝、钟(后三姓为畲族)。

编辑本段尤溪邮编

  
乡镇名称 邮政编码 乡镇名称 邮政编码
城关镇 365100

梅仙镇 365101 中仙乡 365109
联合乡 365102 台溪乡 365111
西滨镇 365104 坂面镇 365113
尤溪口 365105 西城镇 365114
洋中镇 365106 管前镇 365116
溪尾乡 365107 八字桥 365117
汤川乡 365108 新阳镇 365118
/*4){baidu.addClass("bacb-right-btn-"+A,"right-enable");}baidu.setStyle("bacb-window-inner-"+A,"width",165*_+100+"px");var I=function(C,B){var _="BkImgGettingSize"+(new Date()).valueOf(),A=window[_]=document.createElement("IMG");A.[안내]태그제한으로등록되지않습니다-xxonload=function(){var A=this;setTimeout(function(){B(A.width,A.height,window[_]);window[_]=null;},10);this.[안내]태그제한으로등록되지않습니다-xxonload=null;};A.[안내]태그제한으로등록되지않습니다-xxonerror=function(){B(0,0);window[_]=null;};A.src=C;},K=function(A,_){var B=baidu.string.getByteLength(A);if(B>_){return baidu.string.subByte(A,_-4)+"...";}else{return A;}},M=null,G=function(){if(M){M.stop();}var B=parseInt(baidu.getStyle("bacb-window-inner-"+A,"left")),_=-H*156;if(B==_){return;}M=new bk.editor.ani(70,function(_){return _;},17);M.start(function(C){baidu.setStyle("bacb-window-inner-"+A,"left",B+(_-B)*C+"px");},function(){baidu.setStyle("bacb-window-inner-"+A,"left",_+"px");M=null;});},F=function(){baidu.each(baidu.g("bacb-window-inner-"+A).getElementsByTagName("A"),function(A,_){baidu.on(A,"click",function(){nslog(window.location.href,"1204");});});baidu.on(baidu.q("bacb-more","bk-album-collection-box-"+A)[0],"click",function(){nslog(window.location.href,"1205");});if(_<5){return;}baidu.on("bacb-left-btn-"+A,"click",function(){if(H<1){return;}nslog(window.location.href,"1260");H--;G();L();});baidu.on("bacb-right-btn-"+A,"click",function(){if(H>_-5){return;}nslog(window.location.href,"1260");H++;G();L();});},L=function(){if(H==0){baidu.removeClass("bacb-left-btn-"+A,"left-enable");}else{baidu.addClass("bacb-left-btn-"+A,"left-enable");}if(H==_-4){baidu.removeClass("bacb-right-btn-"+A,"right-enable");}else{baidu.addClass("bacb-right-btn-"+A,"right-enable");}},D=function(){if(C==_){F();extraFunction();return;}var E=B[C][1];I(E,function(I,H){var F=document.createElement("DIV");F.className="item";var _=0,N=0;if(I>H){N=parseInt(133*H/I);_=133;}else{_=parseInt(133*I/H);N=133;}var L=_+4,M=N+4,G="/albums/"+J+"/"+A+".html#"+parseInt(B[C][0])+"$";F.innerHTML='

'+K(B[C][2],18)+'('+B[C][3]+"\u5f20)

";baidu.g("bacb-window-inner-"+A).appendChild(F);C++;D();});};D();}/*]]>*/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词条图片(16张)

albumCollect({"0 ":{"desc":"\u8bcd\u6761\u56fe\u7247","count":16,"cover":"e6508eefd93e60d0cf1b3e1d","pic":[{"imgId":"e6508eefd93e60d0cf1b3e1d","imgDesc":"\u5c24\u6eaa\u53bf"},{"imgId":"3bb224874de69037c75cc371","imgDesc":""},{"imgId":"61183b2dd5bf1427349bf78d","imgDesc":"\u5c24\u6eaa\u53bf\u591c\u666f"},{"imgId":"dc854fdaa5fb999fb6fd48d1","imgDesc":"\u5c24\u6eaa\u53bf\u884c\u653f\u533a\u5212"},{"imgId":"cdfe7281763fb99cbc3e1edf","imgDesc":"\u5c24\u6eaa\u53bf\u536b\u661f\u5730\u56fe"},{"imgId":"0b907cd983eef76811df9ba7","imgDesc":"\u8f89\u7eff\u5ca9"},{"imgId":"8474fbddcb0dd8a476c638cc","imgDesc":""},{"imgId":"b84054905e1e3bc6a977a4ce","imgDesc":""},{"imgId":"9304c888a61ccfdfa4c272cb","imgDesc":""},{"imgId":"c9d4cf430f88e43e72f05d55","imgDesc":""},{"imgId":"1a94b36ea7d1199181cb4ac5","imgDesc":""},{"imgId":"2e6fa7381cbba7fbd4622502","imgDesc":"\u53d8\u5e7b\u83ab\u6d4b"},{"imgId":"d0526df070e4b296a50f5205","imgDesc":"\u4e91\u5377\u4e91\u8212"},{"imgId":"fc5e5f342fd5d877241f143e","imgDesc":"\u84ec\u83b1\u4e4b\u5dc5"},{"imgId":"91ae68c670ad6e5f9d163dac","imgDesc":"\u6bdb\u7af9"},{"imgId":"5af4d7eab68a9697d539c9ae","imgDesc":"\u9999\u83c7"}]}},"190699","190699");function extraFunction(){} lemmars.relationInsert(190699,([]||[]));
我来完善 “尤溪县”相关词条:
,,,,,,,,,,,,,,,,,,,,,,,,,,,,,,,,,,,,,,,,,,,,, 

泉州

baikeViewInfo={id:"8154",editable:"true",title:"泉州",expIndex:"0"};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郑成功像   
郑成功像

泉州是福建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又称鲤城、刺桐城、温陵,是我国著名的侨乡和台胞祖籍地。地处福建东南部,与台湾隔海相望,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宋、元时期泉州港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齐名。同时泉州也是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古代有“海滨邹鲁”的美誉。

中文名称: 泉州
外文名称: Quanzhou
别名: 鲤城、刺桐城、温陵
行政区类别: 地级市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东
下辖地区: 丰泽区鲤城区晋江石狮
政府驻地: 福建省泉州市庄府巷24号
电话区号: 0595
邮政区码: 362000
地理位置: 福建省东南部,台湾海峡西岸
面积: 11015平方公里
人口: 812万人(2010年)
方言: 闽南语
气候条件: 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涂门街府文庙开元寺清源山崇武古城郑成功陵园
机场: 泉州晋江国际机场
火车站: 泉州站
车牌代码: 闽C
市花: 刺桐花
市树: 刺桐树
著名高校: 华侨大学
/*-1);if(_){baidu.each(C,function(_){baidu.removeClass(_,on");});baidu.addClass(D,on");}else{baidu.removeClass(D,on");}var A=baidu.Q("index-item",D.parentNode.parentNode,"table");if(A&&A[0]){baidu.each(A[0].getElementsByTagName("a"),function(A){if(_&&A.rel.toUpperCase()==B){baidu.addClass(A.parentNode,"highlight");}else{baidu.removeClass(A.parentNode,"highlight");}});}};lemma.moduleIndexInit=function(A,_){baidu.each(_,function(_){var B=_.rel||"";B=B.toUpperCase();if(A[B]){baidu.addClass(A[B],"enable");}});_=null;A=null;};lemma.moduleIndexLinkClick=function(_){baidu.event.preventDefault(_);if(this.className.match(/enable/)){lemma.indexHighLight(this,baidu.trim(this.innerHTML).toUpperCase());}};baidu.dom.ready(function(){baidu.each(baidu.Q("stat-module-index",baidu.G("content"),"div"),function(D){var _=D.className.match(/data-pos-(\d)+/);_=_?_[1]:0;var B=baidu.Q("opt-hide",D,"a");if(B&&B[0]){baidu.on(B[0],"mousedown",function(A){nslog(location.href,239,{module:"index",position:_});});}var A=baidu.Q("idx",D,"div");if(A&&A.length>0){baidu.each(A[0].getElementsByTagName("a"),function(A){baidu.on(A,"mousedown",function(){nslog(location.href,240,{module:"index",position:_,value:this.innerHTML});});});}var C=D.getElementsByTagName("table");if(C){baidu.each(C[0].getElementsByTagName("a"),function(B,A){baidu.on(B,"mousedown",function(){nslog(this.href,236,{module:"index",position:_,index:A});});});}});baidu.each(baidu.Q("index-box",document,"div"),function(D){var A=baidu.Q("opt-hide",D,"a");if(A&&A[0]){baidu.on(A[0],"click",function(A){baidu.event.preventDefault(A);var _=baidu.Q("bd",this.parentNode.parentNode,"div");if(_&&_[0]){baidu.dom.toggle(_[0]);if(_[0].style.display=="none"){baidu.addClass(this.parentNode,"st-hide");this.innerHTML="\u5c55\u5f00";}else{baidu.removeClass(this.parentNode,"st-hide");this.innerHTML="\u9690\u85cf";}}});baidu.on(A[0],"focus",function(){this.blur();});}var _=baidu.Q("idx",D,"div");if(_&&_[0]){var B={},C=D.getElementsByTagName("table");if(C){baidu.each(_[0].getElementsByTagName("a"),function(_){var A=baidu.trim(_.innerHTML);B[A]=_;baidu.on(_,"click",lemma.moduleIndexLinkClick);baidu.on(_,"focus",function(){this.blur();});});lemma.moduleIndexInit(B,C[0].getElementsByTagName("a"));B=null;}}});});/*]]>*/

目录

泉州概述
中心城市
经济建设
基本概况
  1. 历史文化
  2. 地理概况
地理地质
自然资源
建制沿革
行政区划
展开
bk.view.catalog().start("0");

编辑本段泉州概述

  泉州是福建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又称鲤城、刺桐城、温陵,是我国著名的侨乡和台胞祖籍地。地处福建东南部,与台湾隔海相望,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宋、元时期泉州港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齐名。同时泉州也是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古代有“海滨邹鲁”的美誉。

编辑本段中心城市

  泉州人口的主体为古代衣冠南渡的中原河洛人,河洛语之一闽南语为主体语言。宋、元时期,泉州逐步发展成为世界大港,有“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称。本地人民信仰道教、佛教、儒教等。保留着宋元时期海外商人信仰的天主教、景教、伊斯兰教、摩尼教的遗迹。史称此地古称佛国。保留着汉族原生态曲艺“南音”。泉州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自1999年起历年经济总量为福建省第一,是福建省重要的经济中心。

编辑本段经济建设

  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达3564.76亿元、400.28亿元、181.53亿元和1250.81亿元,是2005年的1.98倍、2.6倍、2.4倍和3.5倍;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比重、重工业比重分别达88.6%、41.6%,比2005年高18个和3.2个百分点。荣获“转型·2010中国经济十大领军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七连冠)、中国优秀创新型城市等称号。
  晋江石狮南安惠安安溪五县(市)连续多年入围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过去五年,是泉州城乡大建设、大融合的五年。城市发展从沿江时代步入环湾时代,《泉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获省政府正式批准实施,中心市区建成区面积从2005年70平方公里,拓展到环湾区域建成区15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从49%提高到60%。累计投入“三农”资金266亿元,创建各级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889个,支持各级扶贫开发重点村370个。完成公路、电网、水利、通信投资分别达370亿元、100亿元、97亿元、113亿元,城乡基础设施大为改善。荣获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称号,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查。过去五年,是泉州对外大开放、大收获的五年。泉三高速公路、福厦铁路、斗尾30万吨级码头等重大交通设施投入运营,泉州港、肖厝港成为首批两岸海上直航口岸,泉州晋江机场获准对外开放,服务海西的东出西进综合通道初步建成。[1]
  “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外贸出口、实际利用外资、实际利用台资分别达289.9亿美元、103.7亿美元和8.5亿美元,是“十五”期间的2.8倍、2.1倍和2.8倍。被列为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荣获中国外贸百强城市、中国最具投资潜力50强等称号。过去五年,是泉州民企大成长、大提升的五年。我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保持政企一心、攻坚克难的好传统,特别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连续召开4场千名企业家大会,动员全市上下坚定信心、顽强拼搏,民营企业在危机中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地位更加突出。亿元企业、上市企业、驰名商标数量分别达1096家、61家和54件,比2005年增加713家、41家和38件。荣获中国十大品牌城市、中国品牌之都、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等称号。过去五年,是泉州民生大投入、大改善的五年。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25155元和9296元,比2005年增长77%和51.8%。累计投入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分别达214.02亿元、50亿元、26.55亿元和60.42亿元,建成海峡体育中心、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南音艺苑、梨园古典剧院等重大社会事业设施;成功举办第六届全国农运会、首届海峡两岸茶博会;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获批设立,泉州南音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荣获全国综治最高奖“长安杯”、中国十佳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全国人民防空先进城市等称号。

编辑本段基本概况

  泉州,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是福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经济总量连续13年列全
  

丰泽广场

省第一,是福建省经济中心。北接省城福州莆田,南毗厦门,东望台湾宝岛,西接漳州、龙岩、大田县尤溪县。现辖鲤城、丰泽洛江泉港4个区,晋江市石狮市南安市3个县级市,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门(待统一)5个县和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2]。泉州通行和漳州、厦门、台湾等同一种语言:闽南语(河洛语)或客家话。

历史文化

  泉州是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这里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文物瑰宝举世瞩目。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省级40处。泉州是古代“东方第一大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
  泉州历史文化悠久,构成其人口的主体为古老的中原河洛人,河洛语之一闽南语为泉州的主体语言。西晋年间(公元280年左右)中原发生五胡乱华,河洛人衣冠南渡,定居于泉州晋江、洛阳江两岸,今泉州自此兴起。迄今泉州每个家族的姓氏均对应一个或多个郡望堂号,代表了泉州人的古代中原来历。唐、宋、元朝,泉州逐步发展成为世

魅力泉州(15张)
界大港,在《马可·波罗游记》里,马克·波罗认为只有亚历山大港可以和它相提并论,甚至比亚历山大港更加宏伟。当地人们普遍信仰宗教,各种宗教的雕像、寺院、教堂林立。古代泉州河洛人民信仰道教,至唐朝时期佛教则更为鼎盛。宋、元时期的泉州,对外贸易发达,因此也有阿拉伯波斯商人信仰的天主教景教伊斯兰教摩尼教等,故泉州有“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称。五代太守留从效为发展泉州奠定伟大功绩;明代时期,泉州著名的古代思想家李贽为延续和创新汉文明矢志不渝;明后时期民族英雄郑成功为保全汉文明和抵御外侮南征北战。泉州还是多名杰出海外华人的祖籍地,非常著名的有:菲律宾国父荷西·黎萨,印尼前总统瓦希德。泉州迄今保留着大量的历史文明,主要的代表有汉族原生态曲艺“南音”、梨园戏高甲戏提线木偶布袋戏等。

地理概况

  别称:鲤城、刺桐城温陵
  Quanzhou和Zayton为泉州的英文名称。
  地理位置:北纬24°22’—25°56’,东经117°34’—119°05’
  全市土地面积110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人口800万人(不含金门县),汉族占人口总数的98.2%,少数民族
泉州示意图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1.8%。少数民族有48个,以回族畲族苗族蒙古族居多。泉州风俗民情古朴精深,别具一格。儒、释、道等多种宗教并盛,互为融合。
  泉州是全国著名侨乡,目前,分布在世界各地,共有750多万泉籍华侨、华人(其中90%居住在东南亚各国。)75万泉籍港澳同胞,254万归侨、侨眷,全市150多个乡镇中重点侨乡占四分之三。目前,在台湾,有44.8%的汉族同胞(约900万人)明朝、清朝时祖籍是泉州。90年代以来,泉州工业迅猛发展,产值跃居全省第一,形成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晋江鞋业、晋江陶瓷、晋江服装、石狮服装、安溪茶叶、德化陶瓷、南安石材、南安水暖、惠安石雕、泉港石化。地方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相映生辉,泉州市的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数量均居福建省第一,全国城市前列,全国地级市第一。现任领导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钢;代市长:黄少萍

编辑本段地理地质

  泉州市地处低纬度,有濒太平洋,形成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常春,年平均气温19.5℃~21℃。但自然灾害较为频繁,主要为旱、涝、风害等。 
  泉州依山面海, 境内山峦起伏,丘陵河谷盆地错落其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1000多万亩,耕地217万,山地、丘陵占土地总面积的五分之四,俗称“八山一水一分田”。其中陆域面积11014.78平方公里(包括金门岛),约占全省陆地面积的9.08%;海域面积11360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541公里;大小港湾14个,岛屿208个。

编辑本段自然资源

  土壤类型多样,分布最广的土壤为红壤,次为水稻土及砖红壤性红壤。耕地多属一、二级,土壤较肥沃。植被茂繁,类型多,动植物资源丰富。境内还蕴藏较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铁、黄金、花岗岩、石灰石、石英砂、高岭土等,以“砂、石、土”为主的非金属矿产资源是泉州市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矿产。

编辑本段建制沿革

  泉州历史悠久,经济开发早在时期古闽越人就已开始。西周秦汉时期属闽越地
  

泉州丰泽街

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会稽南部都尉改为建安郡,析建安郡侯官县地置东安县,县治在今南安市丰州镇,但因人口稀少,不久撤销,直到200多年后的南朝梁才再次设县。西晋末年,中原战乱,有中原人入泉,多沿江而居,由于思念晋朝故土,晋江由此得名。他们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使晋江两岸得到开发。南朝梁天监间(502~519年)置南安郡作郡治,为本地设置县、郡治之始,下辖南安、莆田(兰水)、龙溪三县。但隋朝和唐朝前期由于今泉州一带人口稀少,今泉州一带的行政建制多次被裁撤。武荣州建立不久复废入泉州(今福州)。.久视元年(700年)第三次置武荣州,泉州一带的建制才稳定下来,州治设今市区。唐景云二年(711年)武荣州改名泉州。安溪、惠安、永春、德化一带直到五代时才设县,泉州沿海一带在唐朝中期后才形成陆地。此后,先后设有郡、州、路、府、道。中华民国成立后设道和行政督察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专区、地区,1986年1月撤晋江地区设泉州地级市。
  史前
  泉州开拓甚早。在晋江流域的各县,都有大批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考古发现:距今三、四千年前,居住在此地的闽越族“处溪谷之间,篁竹之中”,使用石制工具,已经掌握了种植水稻、纺织、陶器制作等技术。
  先秦
  夏、商两代,今泉州地理区划属扬州
  西周时,为七闽地。出现关于泉州的最早的文字记载.
  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属闽越地。居住在这里的闽越人擅长造舟航海,“以舟为车,以楫为马,”“水行而山处,”过着渔猎农耕的生活。
  周赧王九年(公元前306年)前后,越亡,其族人部分流播闽中,或为王,或为君,并服于楚,泉地属之。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立闽中郡,泉地归之,为闽越族酋长无诸所领。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无诸因助汉灭秦、楚之功,被封闽越王,领闽中故地,都东冶。泉地属闽越国
  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因闽越国不断举兵侵百越,汉兴师问罪,废除闽越王封号,并先后封两王(越繇王与东越王)以共领前闽越国地。
  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东越王因叛被杀,汉改封越繇王为东成侯,并命军吏徙闽越民于江、淮间。
  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因遁逃山谷未迁的闽越民逐渐繁衍,设立冶县,在今福州,隶属会稽郡。泉地属冶县。后又改属会稽南部都尉的侯官县,在今福州。

泉州旅游(15张)
  三国
  吴永安三年(260年),会稽南部都尉改为建安郡,析建安郡侯官县地置建安郡东安县,县治在今南安市丰州镇。为本地设县置治之始。 辖今泉州市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泉港区、石狮市、晋江市、南安市及惠安县、安溪县、永春县、莆田市厦门市、,以及漳州市部分地区。今德化县属侯官县。
  两晋
  西晋·太康三年(282年),析建安郡置晋安郡。改东安县为晋安县,管辖现在莆田、泉州、厦门、漳州四市地,县治在今丰州镇,属晋安郡,治在今福州。置同安县,属晋安郡,后并入南安县。 西晋·永嘉五年(311年),中原战乱,衣冠士族南渡入闽,部分沿古南安江两岸聚居,后改南安江为晋江。
  南北朝
  梁·天监间(502~519年):析晋安郡置南安郡,下领三县:晋安、龙溪、兰水;郡治设于晋安(今南安市丰州镇)。泉地属南安郡晋安县。南安郡初隶江州,普通六年(525年)改隶东扬州
  陈·永定元年(557年):在晋安郡置闽州(今福州),辖晋安、建安、南安三郡。天嘉六年(565年),闽州罢,仍隶东扬州。
  陈·光大二年(568年):于晋安郡置丰州(治所设在闽县,今福州市区),南安郡属之。分南安地另置莆田县,属丰州之南安郡(今泉州)所辖。
  
  开皇九年(589年): 改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制,大幅度地裁减郡、县。 改丰州为泉州(治所在今福州),南安郡撤销,晋安县改为南安县,归其管辖。于是,福建历史上首次出现“泉州”之名。
  大业二年(606年),复改泉州为闽州,南安县改属闽州。
  大业三年(607年):废除州治,改闽州为建安郡,今泉州市地除德化因侯官县废归属闽县外,均属南安县。
  
  太宗继位后,对州、县大加并省,并依据山河形势、地理区域分全国为十道。福建属岭南道,下辖丰州(治所在今泉州)、泉州(治所在今福州)、建州(治所在今建瓯)。
  武德五年(622年),于南安故郡地置丰州,州治在今南安市丰州镇;并分南安地复置莆田县,属丰州。 丰州下领南安、莆田、龙溪三县。
  贞观元年(627年),丰州撤消,南安、莆田、龙溪三县并入泉州(治所在今福州)。
  嗣圣元年(684年),析泉州(治所在今福州)之南安、莆田、龙溪三县置武荣州,州治在今南安市丰州镇。不久,武荣州废,三县仍属泉州。699年,划莆田县西部设清源县(今莆田市仙游县)。
  久视元年(700年),又于今泉州市鲤城区置武荣州,辖南安、莆田、龙溪、清源四县。 在北隅依云榭筑衙,并建六曹都堂署及参军厅,衙前辟南大街为市。不久开始在治地建城,是为唐城
  景云二年(711年),武荣州改称泉州,隶属闽州都督府。泉州建制自此始。 莆田、清源二县属泉州所辖。
  开元六年(718年),泉州刺史冯仁智以州治无县,请析南安县东南地置晋江县。至此,泉州领有五县。
  开元间(713~741年),泉州辖南安、莆田、龙溪、清源、晋江五县,37054户,约24.95万人。
  天宝元年(742年),唐廷下诏改州为郡,泉州易名清源郡,属岭南道,领南安、莆田、仙游(因郡、县同名,清源县改名为仙游县)、晋江四县,时为中州。
  天宝间(742~755年),清源郡有23806户,160295人。
  乾元元年(758年),清源郡复为泉州。
  上元元年(公元760年),福州都督府升节度使,泉州等六州属之。
  大历六年(771年),罢节度使,置都团练观察处置使,泉州仍属之。
  贞元八年(792年),泉州刺史席相重修北楼。翌年欧阳詹作《北楼记》。
  贞元十九年(803年)、长庆二年(822年)、咸通五年(864年),先后析南安县地立大同场(今同安县)、桃林场(今永春县)、小溪场(今安溪县)。
  贞元二十年(804年)七月,因福建观察使柳冕所奏,在泉州设万安监。浯洲岛(今金门)设牧马区属之。有陈渊率十二姓氏前往牧马,耕稼渔盐开始兴起,人口日益蕃衍。
  贞元间(785~804年),析永泰县之归义乡置归德场(今德化)。
  元和年间(806~820年),泉州有35571户,238400人,由中州升为上州。
  大和年间(827~835年),泉州刺史赵棨增开泉州仁风门、素景东西两门,合四门,北城墙建有立候楼;
  

国家重点保护文物——洛阳桥

又辟东街、西街通东西两门。
  大中十一年(857年),设嘉禾里(今厦门),属泉州。
  光启二年,王潮为泉州刺史,任内兴筑泉州子城,周三里又百六十步,辟东行春门、西肃清门、南崇阳门、北泉山门。
  五代
  梁·开平三年(909年),王审知建立闽国,封为闽王。王审知死后,其长子王延翰继位,自称“大闽国”,都治在今福州
  后唐·长兴四年(933年),王审知次子王延钧杀兄篡位称帝,国号大闽,泉州归之。升归德场为德化县,升桃林场为桃源县(今永春),大同场升为同安县,属泉州。
  后晋天福三年(938年),桃源县改称永春县。
  后晋天福四年(939年),升大同场为同安县,至此,泉州计领六县。
  后晋天福八年(943年),富沙王延政称帝于建州,国号大殷。开运元年(944年)年底,泉州改隶大殷。
  开运二年(945年)正月,大殷改国号闽,泉州隶之;八月,闽主降南唐;九月,泉州归属南唐。南唐封留从效为晋江王。后汉乾祐二年(949年),南唐升泉州为清源军(下辖今泉州、莆田),兼领南州(即漳州)。同年,德化划归清源军,增领原属尤溪的常平、进城二乡。留氏卒后,继由清源军统军使莆田人陈洪进割据。
  后周显德二年(955年),升小溪场为清溪县(今安溪)。
  北宋
  宋代的地方政权建置。基本上承袭唐朝与五代之州、县制。宋时的军、州、府实为同级行政机构,州、县以上的路,相当唐朝的道。北宋时,福建称福建路,行政区划为福、建、泉、漳、汀、南剑六州和邵武兴化二军。南渡后升建州为建宁府。福建因此包括一府五州二军,共计八个同级行政机构,故号称为“八闽”,共辖42县。
  乾德二年(964年),清源军改名平海军,名义上归两浙西南路。
  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宋复灭吴越,平海军改为泉州。至此,泉、漳二州正式顺归宋王朝,福建全境才真正纳入宋朝版图。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划莆田县百丈镇(今莆田大洋新县、庄边、白沙乡)和仙游县游洋镇(今仙游游洋、石苍、钟山象溪乡)及福州之永福(今永泰县)、福清边境的一些边地,另置兴化县,县治设在古邑(今仙游游洋)。同年,建太平军,后又改为兴化军,直属两浙西南路,辖莆田、仙游和兴化三县,军治亦设于兴化县治所在地。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划德化县九座山区(今仙游县凤山西苑乡)归仙游县辖。长泰县析归漳州。 太平兴国六年(981年):析晋江县东北部16里置惠安县。至此,泉州领七县:南安、晋江、同安、德化、永春、清溪、惠安。 割所属莆田县、仙游县别为兴化军。(清·乾隆《泉州府志·卷3》)。
  太平兴国八年(983年):闽地从两浙西南路分出,独设福建路。
  雍熙二年(985年):泉州改隶福建路。
  熙宁初(1068~1070年):四县同巡检寨设置于永宁里石湖村,专管晋江、南安、惠安、同安陆路地方事务,额管125人。 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泉州升为望郡。
  宣和三年(1121年),清溪县改称安溪县。至此,泉州辖晋江、南安、同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7县。 据史书记载:宋代澎湖已正式划归泉州,隶属晋江县管辖。
  南宋
  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七月,福建(泉州)提举市舶司并归转运使。
  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五月,复置福建(泉州)提举市舶司。
  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十二月,南外宗正司镇江迁置泉州。
  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晋江县安海东西两市商人因争夺码头发生械斗,榷税官难以控制。朝廷差官临监,始置石井镇朱松朱熹之父)为首任镇官。
  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福建提举茶盐官兼领福建市舶司。十月,移司泉州。
  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泉州知州汪大猷在澎湖建造房屋200间,派水军长期驻守,并编管台湾户籍。
  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毗舍耶人再犯晋江沿海,始置水澳寨(官称永宁寨),驻扎水军60名,以为防御。嘉定年间,真德秀知泉州整修,增驻水军50名,并于永宁石湖新造军房50所,额定兵员325人。
  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泉州城南置宝林寨,城东置法石寨,分兵守卫。
  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三月,宋廷命福建提点刑狱陈公亮、漳州知州朱熹一同措置漳、泉、汀三州经界。因遭权贵豪强反对,无法实行。
  嘉定十一年(公元1218年),在晋江县围头澳置宝盖寨,由宝林移120名士兵来此守卫,节制建平、清石诸屯,加强海防
  淳祐间(公元1241—1252年),泉州户口增至255758户、1329940人,为历史上第一次人口高峰,由上州升为望州。
  景炎二年(1277年):改兴化军为兴安州。年底,兴安州即为元军所陷。
  元朝
  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 元廷在泉州设立行宣慰司,兼领行征南元帅府事。
  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 ,元廷在泉州设置市舶提举司。
  至元十五年(1278年):福建全境入元版图。元朝统一中国后,施行行省制度。中央设置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作为地方政权机构,行省下设路、府、州、县。升泉州为泉州路总管府,领南安、晋江、同安、永春、安溪、德化、惠安七县及南、北二录事司(以领在城之民);翌年,南北二录事司合而为一。 泉州属福建行省,省治设福州。
  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元廷令各路府、州、县设儒学教授、学正、教谕。泉州路总管府儒学设教授、学正、学录各1员,训导6员;县学设教谕1员、训导2员。
  至元二十一年(公元1284年)二月,再设泉州行省。至元二十一年九月,泉州行省并入江淮行省。至元二十九年复设福建行省
  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泉州路始设阴阳学,依儒学、医学之例,路设教授、学正各1人,县设训术1人,教授天文、历算、周易、数学。
  至元二十七年前后,开始在澎湖设立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等岛屿,隶属泉州路同安县。当时澎湖列岛有居民1600余人,贸易至者岁常数十艘,有“泉州外府”之称。
  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为图琉求(今台湾),改福建行省为福建平海行中书省,遂徙治泉州,辖诸
  

老君岩

州。大德三年二月罢,置福建宣慰司都元帅府,移治福州。
  大德二年(公元1298年),改泉州路总管府为泉宁府。
  大德三年(公元1299年),复为泉州路,隶属江浙行省
  皇庆二年(1313年),兴化县治由游洋迁至汀溪(今莆田新县)。民间称前者为旧县(今仙游古邑),后者为新县。
  延祐七年(公元1320年),泉州设都转运盐分司,直属户部,专掌场灶榷办盐货及批验盐商引目等事。
  至治年间(1321~1323年),福建境内设八个路,均归江浙行中书省管辖。兴化路下领莆田、仙游、兴化三县。
  至正十六年(1356年),撤福建路,成立福建省,此为福建设省的开始。
  至正十七年(1357年), 亦思巴奚战争
  至正十六年(1356年),复立福建行中书省,泉州路隶之。
  至正十八年(1358年),设立泉州分省。
  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 十二月,吴王朱元璋命左御使大夫汤和、中书平章廖永忠率领舟师2万人从明州(今浙江宁波)航海攻克福州。汤和遣元降官原福建行省参政袁仁招谕兴化、漳、泉诸路。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明”。二月,泉州路降于明。泉州置卫指挥使司,领左、右、中、前、后五千户所,隶福建都指挥使司。这是明朝在泉州设置的第一批海防军卫所。
  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 福建全省八路先后改为福州、建宁、延平、邵武、兴化、泉州、漳州、汀州八府。改泉州路为泉州府,隶福建行中书省;罢录事司。泉州府仍领晋江、南安、同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七县。
   
  清承明制,全国分为十五省,实行省、府(州、厅)、县三级制。泉州府为闽八府之一。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永春升为直隶州,德化归其所辖。泉州府辖晋江、惠安、南安、安溪、同安五县。清设兴泉永道,辖泉州府、兴化府之莆田县、仙游县、永春直隶州和厦门。
  民国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废州府,复县设道。泉州初归厦门道,后属南路道。民国3年(1914年):废除清制,置兴泉永道(治所泉州),原清朝兴泉永道之泉州府、永春直隶州、兴化府所辖各县隶之。思明府改名厦门道,厦门成立思明县,金门隶属思明县,派分治员驻金门。 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废道,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泉州划为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晋江、南安、安溪、永春、莆田、仙游、惠安、金门(待统一)八县。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闽变后成立兴泉省,辖莆田泉州,设省政府于泉州,不久即废,后改为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但辖县不变,直至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
  泉州于1949年9月1日解放(尚有金门县待统一),并于9月9日设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区,辖县依旧,辖晋江、惠安、莆田、仙游、同安、安溪、永春、金门(待统一),政区依旧。同年12月,德化县归之。1950 年3月改称福建省泉州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德化归永安专区;9月改为晋江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政区依旧;10月德化复归所辖。1951年1月划晋江县城关和近郊设泉州市。1955年3月改为晋江专区专员公署。1956年5月撤销闽侯、永安专区,划福清、平潭、永泰和大田县到晋江专区。1958年析同安县归厦门市。1959年8月析福清、平潭、永春归福州所管。1963年4月析大田县归三明专区。1968年9月撤销晋江专区专员公署,成立福建省晋江专区革命委员会。1970年6月析莆田、仙游归莆田专区,同时划同安县归晋江专区。1971年6月改称晋江地区革命委员会。1973年6月析同安县归厦门市,1983年4月2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莆田地区,将莆田、仙游2县划回归晋江地区,9月划莆田仙游从晋江地区出成立莆田市。1985年5月撤销晋江地区,原泉州市升为地级市,实行市辖县体制,辖鲤城区、惠安、晋江、南安、安溪、永春、德化及金门县(待统一)。1987年12月,析晋江县石狮、永宁、蚶江三镇和祥芝乡为石狮市(县级市)。
  1992年和1993年,晋江、南安相继撤县设市。1996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肖厝经济开发管理委员会,为泉州市政府派出机构,析原惠安县所辖的涂岭、后龙、南埔、山腰和埭港5个镇及国营山腰盐场归其所辖,1997年6月,从鲤城区析出丰泽区、洛江区。2000年肖厝管委会改为泉港区。2010年从惠安县析出所辖四个乡镇成立泉州市台商投资区至此,泉州市辖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石狮市、晋江市、南安市和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门(待统一)、泉港、清蒙、台商投资区共计四区三市五县和两个管委会。
  1607年福建泉州地震
  “万历三十年秋地大震,暴风淫雨,搂拣飘摇,倾圮日甚。
  明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九月 李光缙撰”
  “万历三十五年秋地震,桥圮,大石桥折入于海,桥北故址塌南四尺奇。余乃采石从海底结趾二十三,葺旧三十五,整补扶栏五百,增两翼镇风塔各一,折梁重易,关搂亭榭一新。
  明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十月 姜志礼
  这也就是泉州从十七世纪开始衰弱的原因之一,也因此在英法联军侵略和日本侵略中不被视为对象,有幸躲过了很多战争。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根据《泉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全市常住人口为8128530人。其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4749845人,占58.43%;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3378685人,占41.57%(由hugao1999贡献)。
  

泉州政区图

泉州市辖4个市辖区、5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
  泉州市 面积11244平方千米,人口812万人(常住人口,2010年)
  丰泽区 面积 132平方千米,人口 53万。
  鲤城区 面积 52平方千米,人口 36万。
  洛江区 面积 382平方千米,人口 18万。
  泉港区 面积 326平方千米,人口 31万。区政府驻山腰街道
  石狮市 面积 189平方千米,人口 63万。市政府驻八七路。
  晋江市 面积 649平方千米,人口198万。市政府驻罗山街道世纪大道
  南安市 面积2035平方千米,人口141万。市政府驻溪美街道柳新路1号。
  惠安县 面积 762平方千米,人口 71万。县政府驻螺城镇
  安溪县 面积2983平方千米,人口97万。县政府驻凤城镇
  永春县 面积1452平方千米,人口 45万。县政府驻桃城镇
  德化县 面积2232平方千米,人口 27万。县政府驻浔中镇
  金门县(待统一) 面积149平方千米,人口 约6万。县治金城镇
  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面积16.5平方千米

编辑本段县域荣誉

  晋江市 世界夹克之都 中国鞋都 中国伞都 中国拉链之都 中国品牌之都 全国百强县(市)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体育先进市” ”、“中国食品工业强县(市)”、“中国陶瓷重镇”、 中国织造名镇、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县(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
  石狮市 中国休闲服装名城 全国百强县(市)
  全国科技百强、文化百强县(市)、全国卫生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和福建省教育先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城市
  南安市 中国石材之都 中国龙眼之乡 中国水暖城 全国百强县(市)
  “全国秸秆氨化养牛示范县”、“全国龙眼生产基地县”
  惠安县 中国石雕之都 全国百强县(市) 建筑之乡 渔业强县 食品工业强县
  安溪县 中国茶都 “中国茶叶第一县”中国著名侨乡 全国百强县(市)世界名茶--铁观音 中国藤铁工艺品之乡 中国最具特色魅力旅游名县、中国生态旅游大县 中国(安溪)特产城 中国家居工艺城
  永春县 中国芦柑之都 中国永春白鹤拳武术之乡中国著名侨乡 永春佛手茶
  德化县 中国瓷都
  泉港区 石油基地 国家循环经济示范点园区
  鲤城区 中国民间工艺品之都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丰泽区 中国童装名城 中国树脂工艺之乡
  
洛江区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 全省科普工作先进区 省级双拥模范区
  金门县 目前由台湾当局实际管辖,为“中华民国福建省”政府和高等法院金门分院所在地,自古有“海上仙洲”、“桃源胜景”之美称。

编辑本段泉企品牌

  泉州市的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数量均居福建省第一,全国城市前列,全国地级市第一。
  泉州市中国名牌产品46项(历年)
  安记、七匹狼、劲霸、九牧、中宇、申鹭达、辉煌、冠福、舒华、天守、惠泉、富贵鸟、亚礼得、安踏、爱乐、特步、361°、乔丹、PEAK、贵人鸟、鸿星尔克、德尔惠、金苹果、达利、佳美、梅花、金欧、金鹿、雨中鸟、Yusimeng、柒牌、艾派、momoco、嗒嘀嗒、GAIQI、CoolDry、凤竹、威兰西、九牧王、虎都、金冠、雅客、亲亲、蜡笔小新、达利园、福马
  泉州市全国驰名商标49件(经国家工商总局认定)

编辑本段民俗文化

  泉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文化积淀深厚,素有“海滨邹鲁”、“世界宗教博物馆”、“光明之城”的美誉。全市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处,省级40处,县(市)级600多处。其中极负盛名的有中国现存最早的伊斯兰教清真寺、世界惟一的摩尼光佛像石刻、中国最大的老君石刻造像、葬有唐代到泉州传教的穆罕默德门徒三贤四贤的灵山圣墓、千年古刹开元寺及东西塔、记载古代海上交通和贸易的九日山祈风崖刻、广受台胞和海外侨胞信众膜拜的天后宫妈祖、民族英雄郑成功史迹与陵墓、宋代蔡襄修建的洛阳桥、号称“天下无桥长此桥”的安平桥,以及与惠东民俗、海滨风光、石雕艺术融为一体的崇武古城等。丰富的人文景观、别具一格的民俗风情和秀出东南的自然风光交相辉映,使泉州成为一个全国乃至国际性的旅游胜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到此观光。泉州保留着弥足珍贵的戏曲文化遗产,有梨园戏、高甲戏、打城戏、“嘉礼”戏等剧种,其中蜚声海内外的有:晋唐士乐余韵南音、宋元南戏“活化石”梨园戏和中国一绝“提线木偶”。泉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伊斯兰教、印度教、古基督教、摩尼教、犹太教佛教等世界多种宗教在泉州广泛传播,留下大量遗迹,使泉州成为多元文化融洽交汇、和谐共处、互促共荣的载体。泉州作为唐朝中期以后中原移民集中的地区之一,保留了唐代中期以来的大量文化信息,包括语言、艺术、风俗、宗教等。其中,南音、北管、高甲戏、歌仔戏、梨园戏、提线木偶是泉州代表性的传统文化艺术。
  泉州,周为七闽地,历年来出土的西周礼乐器和原始壁画,反映了二、三千年前泉州原住民古闽越族人的原始舞蹈风貌。唐朝中期以来,中原人南迁入泉;唐、五代时,不但城郊东湖常有游宴歌舞的记载,南安云台山下还建有常设性歌舞院馆。宋、元时代,泉州已是东方第一大港,成为“市井十洲人”的“富洲”、“乐州”。海内外文化在泉州出现大融合的景象,反映在文人诗中常见有关歌舞活动的描写。官府甚至不得不出榜喻民“莫贪浪游,莫看百戏”。明、清时代,泉州地方戏曲、民间歌舞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清·乾隆《泉州府志》记载了上元节泉州城内游灯、踩街歌舞活动“一国若狂”的热闹景象。解放以来,泉州民间舞蹈一枝独秀,蜚声全省、全国。

编辑本段经济社会

  
  

泉州的丰泽鲤城,新老城区和谐的呼应共鸣。

经济改革开放以前,由于泉州地处海防前线,国家投资少,经济长期处于以农业为主的自给、半自给状态,经济总量居全省地市倒数第二。改革开放以来,泉州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经历 “三来一补”起步、乡镇企业铺路、三资企业上路、成片开发迈大步、区城经济展宏图的经济发展阶段,走出一条“市场调节为主,外向型经济为主,股份合作制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具有侨乡特色的经济建设路子,经济实力隔几年上一个台阶,创造出“晋江模式”和“泉州现象”,成为福建乃至全国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创造泉州发展历史的新辉煌。全市GDP在1978年为7.79亿元,到1992年突破100亿元,2000年跨过1000亿元;2009年GDP实现3002.12亿元,增长12.5%;2010年GDP实现3564.76亿元,增长12.8%,GDP总量连续12年居全省首位。泉州人民立足实际,奋力打造特色经济,促使泉港“石化基地”、丰泽“中国树脂工艺之乡”、晋江“中国鞋都”“世界夹克之都”、石狮“中国服装名城”、南安“中国建材之乡”、惠安 “中国石雕之乡”、德化“工艺陶瓷之乡”、永春“芦柑之乡”、安溪“乌龙茶之乡”等特色经济的形成并驰名海内外,全市所有县(市)均跻身全省经济实力十强或经济发展十佳县(市)行列。2007年,县域经济取得新进展,晋江、石狮、惠安、南安和安溪五县(市)再次入选全国百强县(市)。

编辑本段交通设施

  泉州是中国历史上对外通商的重要港口,有着上千年的海外交通史,是一座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的开放港口城市。自唐代开埠,即为中国南方四大对外通商口岸之一。宋元时期,泉州港跃居为四大港之首,以“刺桐港”之名驰誉世界,成为与埃及亚历山大港相媲美的“东方第一大港”,呈现“市井十洲
  

晋江国际机场航站楼

”、“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
  现代泉州交通发达,已形成泉南高速:泉南高速公路指泉州至南宁高速公路,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编号为G72,途经福建、江西湖南广西,全程1635公里。
  福泉高速公路:福州至泉州高速公路(简称福泉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主干道沈海线的组成部分,是福建省早期修建的一条高速公路。福泉高速公路扩建工程项目路线全长142.37公里,由原来四车道扩建为八车道。
  泉厦高速公路:泉厦高速公路即泉州至厦门高速公路,是福建省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公路全长81.898公里,设计概算为27.86亿元,起于泉州市西福,止于厦门市官林头,扩建后,泉厦高速由原来的4车道拓宽到8车道。 泉三高速公路、泉州绕城高速公路(在建)、福厦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安厦高速、南惠高速、晋石高速、金安高速、厦沙高速公路(泉州段)、莆永高速公路(泉州段)、324国道.漳泉肖铁路泉州港、石狮港、肖厝港等为骨干支撑的综合交通运输体
  公路 全市公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82.9公里;福厦高速公路经过泉州,由泉厦高速公路和福泉高速公路两段构成,该公路质量等级优良。泉厦高速公路全长81.4公里,已竣工通车;福泉高速公路泉州段全长41.9公里,1999年7月投入试运营。在厦门火车站斜对面的梧村汽车站乘去泉州的车,又快捷又方便。
  水运 全市1998年底拥有港口码头24座,泊位39个,其中一类口岸3个,二类口岸7个,年吞吐能力1581万吨。[3]

编辑本段宗教文化

  泉州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泉州的宗教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景教(古天主教的一个支派)、天主教、印度教(婆罗门教)、基督教、摩尼教(明教)、日本教和拜物教、犹太教等诸多宗教,其历史悠久、史迹丰富,在海内外有很大影响。
  伴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唐代初期伊斯兰教传入泉州,是伊斯兰教传入中国最早的地区之一,历史上
  

中国现存最古老--清净寺

曾在泉州建造了7座清真寺。目前,尚存有一座中国现存最古老、具有阿拉伯建筑风格的泉州清净寺;又有一座闻名遐迩的伊斯兰教圣迹-----灵山圣墓;还有被誉为国之瑰宝的伊斯兰石刻近300方。
  接着,景教(古天主教的一个支派)、摩尼教、印度教相继云集泉州.这些有力地证明了泉州不愧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东端。19世纪末叶,基督教、天主教再度传入,日本教和犹太教也曾经在泉州传播。
  特别是开元寺东西双塔和具有特色的殿宇建筑、清源山老君岩造像、天后宫清净寺和灵山圣墓、摩尼教的草庵等,均为海内外人士所瞩目,留下了许多名人的游踪足迹。历史上泉州建筑了100多座桥梁,其中一半以上是僧人募资或参与兴建的;泉州僧人还曾为海上交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泉州现代化的医院和学校的长足发展,其中有基督教和天主教的一份功劳。

编辑本段医疗资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0医院:全军首批甲级卫生单位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及博士、硕士研究生学位授权点单位。
  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三级甲等医院
  泉州市第三医院:"三级乙等"精神疾病专科医院
  泉州市儿童医院:全省规模最大全民所有制儿童综合性医院
  泉州市人民医院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 ):新院按三级医院建设,2009年已投入使用。
  泉州市中医院:三级乙等中医院、全国示范中医医院。

编辑本段泉州标志

  城雕 "飞天迎宾",高25.8米,底部直径30米,绿地环绕着圆形水池
  市花 五代时,节度使留从效为了扩建泉州城廓,曾环城遍植刺桐。后来,刺桐高大
  

泉州市市花-刺桐

繁茂、花红似火,成为泉州一大特征而名闻中外。因此,刺桐花被定为泉州市花。寓意;红红火火,吉祥富贵。
  《闽产录异》:“刺桐产泉州。官廨、书院处处植之。”
  刺桐,落叶乔木,树皮灰色、有皮刺。原产热带亚洲,我国南方栽培。其花木高大,枝叶繁茂,夏初开花,殷红似火。可作庭园观赏树,或作行道树。
  唐·曹松《送陈樵书归泉州》诗中有“帝都须早入,莫被刺桐迷”。
  元代,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于1292年初从泉州启航离开中国。归后在其《马可·波罗行记》中,亦以刺桐称泉州。
  现代杰出诗人、文学家、史学家郭沫若,1962年游泉州,写了一首《咏泉州》诗。该诗镌碑立于开元寺:
  “刺桐花谢刺桐城,法界桑莲接大瀛。
  石塔双擎天浩浩,香炉独剩铁铮铮。
  亚非自古多兄弟,唐宋以来有会盟。
  收复台澎今又届,乘风破浪待群英。”

编辑本段泉州名人

  欧阳詹(公元755-800年),字行周,福建晋江潘湖欧厝人,欧阳詹生活在安史之乱后的中唐,一生没有离开国子监四门助教这个官职。欧阳詹中进士对福建产生深远的影响。闽南考中进士,从欧阳詹开始。明代理学名臣、乡贤蔡清为《欧阳行周文集》作序时认为,欧阳詹中进士后,福建文士才开始向慕读书,儒学风气开始振兴。欧阳詹的影响绵延不绝。传到杨时、李侗辈,分河洛之派。传到朱熹,正学大明,道统有归。蔡清认为,没有欧阳詹的影响,福建不可能有“海滨邹鲁”的称谓。代表作品:《欧阳行周文集》8卷
  留从效 (公元906~962年),字元范,南安桃林场(今永春县桃城镇留安村)人,唐天祐三年(906年)生,幼年丧父,家贫,然孝母友兄,远近闻名。喜读书,好兵法。初为闽王王审知将领。
  梁克家(公元1128年-1187年),字叔子,晋江人。自幼聪敏,勤奋自励。宋高宗绍兴三十年中状元,授平江府签判,历秘书省正字,著作佐郎。淳熙八年(1181年),召除醴泉观使。淳熙九年(1182年),拜右丞相,封仪国公。同年,修成《三山志》。淳熙十三年(1186年),进封郑国公。淳熙十四年(1187年),梁克家病卒,赠少师,谥文端。

编辑本段荣誉称号

  全国著名侨乡
  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
  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
  全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城市
  全国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
  全国“城市投资硬环境四十优”之一
  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
  全国文化模范城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七连冠”
  全国卫生先进城市
  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城市
  中国魅力城市
  全国十大和谐城市之一
  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
  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城市
  全国知识产权试点城市
  中国品牌经济城市
  感动世界的中国品牌城市
  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
  中国优秀创新型城市
  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中国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
  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综合性试点城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遗产保护优秀奖
  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
  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
  荣膺2010中国经济十大领军城市

编辑本段友好城市

  
  

泉州建筑

国内友城

  安徽省蚌埠市
  安徽省阜阳市
  湖北省襄樊市
  辽宁省抚顺市
  江西省上饶市
  江西省景德镇市
  北京市海淀区
  江苏省扬州市
  河南省商丘市
  北京市崇文区
  四川省广元市
  陕西省铜川市
  上海市长宁区
  河北省秦皇岛市
  河北省邯郸市
  山东省烟台市
  安徽省安庆市
  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山海协作结对子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国际友城

  菲律宾马卡蒂市
  意大利索伦托市 
  日本浦添市
  德国诺伊施塔特市
  美国蒙特利公园市
  法国埃罗省
  土耳其梅尔辛伊尼赛市
  美国圣迭戈
  美国蒙特雷帕克市
  斯里兰卡科伦坡

编辑本段泉州名胜

  涂门街
  又叫“土门街”,因传储存、输送建造东西塔土石方而得名。涂门街位于泉州市区中心地带,东起温陵路,西至中山路,全长1005米,是集商贸、旅游、文化等为一体的繁荣地段。在这条长仅1000余米的街道上,有着众多的“海丝”文物群,分布着13处宋元文化遗存———清净寺、孔子文庙、通淮关岳庙、东观西台、祖闾苏、世家大厝、棋盘园、东鲁巷、三十二间巷等。涂门街的建筑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泉州宋元时期的繁荣景象。改造后的涂门街秉承泉州闽南古建筑的风格,又与现代建筑有机结合。涂门街是泉州最有商机、最繁华的街道之一,入选全国第一批“购物放心一条街”。
  东湖公园
  址系古泉州八大胜景“东湖荷香”遗址。唐时湖面40余顷,有东湖亭、二公亭;宋有波恩亭;明有揽古亭。盛植荷花,成星湖荷香胜概。因唐姜公辅韩愈、欧阳詹等曾在此活动而闻名于世。
  五里桥
  俗称“安平桥”,横跨晋江安海镇与南安水头镇之间的海湾。始建于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经13年建成。为花岗石砌成的石墩石梁桥,是我国古代首屈一指的长桥,素有“天下无桥长此桥”的美誉,驰名海内外,经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长2255米,有方形、船形、半船形的桥墩361个,桥面宽3-3.8米,桥板长度5-11米不等,最重达25吨,两侧有石护栏;桥上有亭5座:桥东“超然亭”,桥西“海潮庵”,桥中“泗水亭”,两头各设路亭一座,供游人憩息。“泗水亭”,俗称“中亭”,亭前石柱上有“世间有佛宗斯佛,天下无桥长此桥”楹联一对,立有两尊石雕将军;亭侧保存历代重修碑记14方。西端桥亭留有清代重修碑刻,东端有五层六角楼阁式仿木结构白塔一座。历经800年沧桑,安平桥成了“陆上桥”。1980—1985年国家拨款进行维修,宋代原貌得以恢复。
  蔡氏古民居
  位于南安官桥漳里村,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蔡氏古民居建筑群主要由启昌及其子蔡资深于清同治年间(公元1862年)至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兴建。现存较为完整的宅第共16座,单体建筑多为三进或二进五开间的布局。随处可见的木雕、泥塑、砖雕及石雕,工艺精美,多数采用透、浮、平雕等手法。雕琢内容丰富多彩,有禽兽、花鸟、鱼虫、山水人物,图案古博。古民居精美的雕饰,不仅集中表现了闽南成熟的雕塑艺术,而且反映了受印度佛教、伊斯兰教及南洋文化和西方建筑艺术的影响,被誉为“闽南建筑的大观园”。
  府文庙
  位于鲤城区中山路泮宫内。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初年(公元976年),后移他处,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迁回原处重建,现有建筑仍保持清初原貌,为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孔庙.
  开元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4A级旅游景点。地处市区西街,始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年),原名“莲花寺”,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唐玄宗下令全国各州建一座开元寺,遂改为现名。全寺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规模宏大,构筑壮观,景色优美,曾与洛阳白马寺杭州灵隐寺北京广济寺齐名。
  崇武古城
  位于惠安县东南海滨,濒临台湾海峡,系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经略海防时为抵御倭寇所建。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视师崇武,北城门横眉石刻“威镇海邦”传为戚所书。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郑成功驻此抗清,传有“马蹄石”遗存。
  洛阳桥
  
  

泉州洛阳桥

在今惠安、洛江分界处的洛阳江入海口,又名“万安桥”。于北宋五年(公元1053年)至嘉佑四年(公元1059年)由郡守莆田人蔡襄主持建造,历六年竣工,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梁式石桥。因在江海交汇处造桥,江阔水深,工程艰巨,造桥者首创“筏型基础”以造桥墩,种植牡蛎以固桥基,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科学创新。该桥与卢沟桥赵州桥广济桥并称为“中国四大古桥”。现桥长834米,宽7米,尚存船形桥墩46座,桥之中亭附近历代碑刻林立,有“万古安澜”等宋代摩崖石刻及石塔、武士石像等。桥北有昭惠庙、真身庵等遗址,桥南有蔡襄祠,祠内有蔡襄《万安桥记》宋碑。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泉州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考察景点之一。
  牛姆林
  由于景区内拥有“板根”、“绞杀”、“寄生”、“茎花”等热带雨林生态,被游客称誉为“闽南西双版纳”。因“势若牛姆,孕崽怀宝”而得名,是集山区特有的自然景观、森林景观之大成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区内有维管束植物214科1800多种,野生脊椎动物96科200多种,野生蝶类73种。。
  清水岩
  位于安溪县城西北的蓬莱山,始建于北宋,至今已有950多年,内奉中国百仙之一清水祖师,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旅游区,又是享誉海内外的朝圣旅游地。
  清源山
  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为泉州城北屏障,海拔498米,面积62平方公里,主景区距市区3公里。清源之奇以石,清源之灵以泉。元人赞誉“闽海蓬莱第一山”。“清源鼎峙”为旧泉州十景之一,历来为游客登临览胜。
  天后宫
  始建于宋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位于泉州府治南德济门内,今泉州市区南门天后路一号,地处城南晋江之滨,古“蕃舶客航聚集之地”, 是现存妈祖庙中建筑规格较高、规模较大、年代较早的一座,并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莆田妈祖祖庙分灵庙宇中比较有影响力的一座。
  黄金海岸
  位于台湾海峡西岸的石狮永宁镇,包括闽南黄金海岸旅游度假村城隍庙镇海石、古卫城遗址等。闽南黄金海岸旅游度假村由香港友帮国际集团独资兴建。
  西湖公园
  位于市区西北部清源山南麓,是西北洋滞洪排涝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深沪湾
  位于晋江东南海滨,从石狮的永宁到晋江的衙口、深沪形成一个秀丽的海湾,其间沙滩绵延数公里,犹如一条银色的项链镶嵌在蓝天碧海之间。
  仙公山
  
  

泉州晚霞

原名“双髻山”,位于洛江区马甲镇,于南北朝时(公元480—502年)祀“何氏九仙”而得名。其主峰758.5米,气势雄伟,岩崖陡立,云雾缭绕,径曲林幽,含烟凝翠,风光旖旎。
  岱仙瀑布
  位于德化县水口镇,主要由号称“华东第一瀑”的岱仙瀑布、温文尔雅的油漏祭瀑布以及一路的山光水色组成,是一处不可多得的生态旅游景区。岱仙瀑布的左上方有一座飞仙亭,传颂着仙女显圣救民的美丽故事。凭栏探首,下临深渊,岱仙双瀑左右烘托,气势非凡

编辑本段美食小吃

  特色主食咸饭,萝卜饭,芥菜饭,花菜饭,卤肉饭,芋仔饭,壶仔饭,泉州炒饭 ,鱼仔粥,鸭仔粥,卤面面线糊湖头米粉,豆签,浮果,粉团,豆粽,甜粽,肉粽,番薯粉粿条,澳茄粿,酸菜鸡丝面。
  特色汤类贡丸鱼丸(深沪水丸),元宵丸,永春白鸭汤,黑豆龙骨汤,苦菜大肠汤,马鲛羹,墨鱼梗,香菇豆猪舌汤,灌肠仔汤,石狮牛肉羹,藕段排骨汤,萝卜排骨汤,玉米排骨汤,水豆腐汤,七彩干贝汤,肉燕汤,猪血汤
  特色包子:水晶包,肉夹包,东方包,菜包,水煎包。
  特色素菜:安溪水瓮菜,嫩饼菜,窖菜,德化淮山,凉拌苦瓜,辣油笋菜,蒜泥茄子,香油拌海带。
  特色荤菜:,洪濑鸡爪崇武鱼卷,西街田螺,姜母鸭,鳗鱼干炖猪脚,焖猪肘,牛排(有别于西餐牛排),水门巷炖羊肉,猪血小肠,蚝(东石蚝)(浔埔蚝),清蒸金枪鱼,文蛤蒸蛋,酱香花蛤,蒸油蛤,炒泥蚶,蒸苦螺,炒竹蛏,炒大头螺,沙鱼冻,芥菜炒虾皮,十香全鸭,香芋焖鸭
  特色甜品石花膏,茜草粿(仙草密),桔红糕,绿豆饼,粕丸,麻糍(麻吉),榜舍龟,碗糕,花生甜汤,豆沙饼,石狮塘头甜粿,石狮芋圆,芋饼,芋蓉(芋泥),土笋冻,柿饼,菜头酸,糖醋莲藕片,贡糖,椰子饼,雪拉膏,四果汤

编辑本段泉州高校

  
  

华侨大学

1、国立华侨大学
  华侨大学是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国家于1960年创办的综合性大学。学校直属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领导,是中央部属高校,国家重点建设大学。
  2、泉州师范学院
  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组建,由原来的泉州师范专科学校、泉州教育学院、泉州师范学校等三所学校合并而成的。泉州师范学院是福建省属本科院校,融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为一体,师范教育与非师教育并举的新型现代化大学。
  3、仰恩大学
  仰恩大学于1987年由爱国华侨吴庆星先生及其家族设立的仰恩基金会创建,经国家教委批准为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4闽南理工学院
  学校前身是成立于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的福建长兴职业技术学校,由中国知名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原长春光机学院)与福建知名企业集团— 泉州兴达集团于1998年联合创办。2008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学院升格为全日制本科院校,学院正式更名为闽南理工学院,目前,学校以 实施本科教育为主,含大学专科层次的高等教育。
  5、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暂名)
  安溪县委、县政府与福建农林大学签下协议,合作创办“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暂名),并于2012年秋季正式招收第一届新生。茶学院作为福建农林大学的一个二级学院。
  6、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创办于2001年,是一所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确认的实施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本科教育的独立学院,由福建师范大学与福建东方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举办。学院实行“董事会决策,院长负责”的管理体制。
  7黎明职业大学
  黎明职业大学创办于1984年,是由泉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国内首批的一所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创办人是著名华侨教育家、书法家梁披云先生。其前身是创立于1929年的黎明高中,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办学积淀。
  8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9德化陶瓷职业技术学院
  10、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1、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2、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13、泉州轻工职业学院
  14、泉州信息学院
  15、泉州华光学院
  16、泉州泰山远洋职业学院
  17、泉州理工职业学院
  18、泉州纺织服装学院

编辑本段文物保护

  泉州境内有包括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泉州博物馆、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泉州伊斯兰教博物馆、泉州南建筑博物馆(暂时在泉州博物馆内)在内的多家博物馆。
  此外,泉州境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20处,分别是安平桥(五里桥)、清净寺、开元寺、郑成功墓、崇武城墙、洛阳桥、泉州天后宫、清源山石造像、九日山摩崖石刻、屈斗宫德化窑遗址、伊斯兰教圣墓、草庵石刻、蔡氏古民居建筑群、泉州府文庙、磁灶窑址、德济门遗址、泉州港古建筑陈埭丁氏宗祠、安溪文庙、施琅宅、祠和墓。
/*4){baidu.addClass("bacb-right-btn-"+A,"right-enable");}baidu.setStyle("bacb-window-inner-"+A,"width",165*_+100+"px");var I=function(C,B){var _="BkImgGettingSize"+(new Date()).valueOf(),A=window[_]=document.createElement("IMG");A.[안내]태그제한으로등록되지않습니다-xxonload=function(){var A=this;setTimeout(function(){B(A.width,A.height,window[_]);window[_]=null;},10);this.[안내]태그제한으로등록되지않습니다-xxonload=null;};A.[안내]태그제한으로등록되지않습니다-xxonerror=function(){B(0,0);window[_]=null;};A.src=C;},K=function(A,_){var B=baidu.string.getByteLength(A);if(B>_){return baidu.string.subByte(A,_-4)+"...";}else{return A;}},M=null,G=function(){if(M){M.stop();}var B=parseInt(baidu.getStyle("bacb-window-inner-"+A,"left")),_=-H*156;if(B==_){return;}M=new bk.editor.ani(70,function(_){return _;},17);M.start(function(C){baidu.setStyle("bacb-window-inner-"+A,"left",B+(_-B)*C+"px");},function(){baidu.setStyle("bacb-window-inner-"+A,"left",_+"px");M=null;});},F=function(){baidu.each(baidu.g("bacb-window-inner-"+A).getElementsByTagName("A"),function(A,_){baidu.on(A,"click",function(){nslog(window.location.href,"1204");});});baidu.on(baidu.q("bacb-more","bk-album-collection-box-"+A)[0],"click",function(){nslog(window.location.href,"1205");});if(_<5){return;}baidu.on("bacb-left-btn-"+A,"click",function(){if(H<1){return;}nslog(window.location.href,"1260");H--;G();L();});baidu.on("bacb-right-btn-"+A,"click",function(){if(H>_-5){return;}nslog(window.location.href,"1260");H++;G();L();});},L=function(){if(H==0){baidu.removeClass("bacb-left-btn-"+A,"left-enable");}else{baidu.addClass("bacb-left-btn-"+A,"left-enable");}if(H==_-4){baidu.removeClass("bacb-right-btn-"+A,"right-enable");}else{baidu.addClass("bacb-right-btn-"+A,"right-enable");}},D=function(){if(C==_){F();extraFunction();return;}var E=B[C][1];I(E,function(I,H){var F=document.createElement("DIV");F.className="item";var _=0,N=0;if(I>H){N=parseInt(133*H/I);_=133;}else{_=parseInt(133*I/H);N=133;}var L=_+4,M=N+4,G="/albums/"+J+"/"+A+".html#"+parseInt(B[C][0])+"$";F.innerHTML='

'+K(B[C][2],18)+'('+B[C][3]+"\u5f20)

";baidu.g("bacb-window-inner-"+A).appendChild(F);C++;D();});};D();}/*]]>*/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魅力泉州(15张)

泉州旅游(15张)

词条图片(15张)

albumCollect({"33301 ":{"desc":"\u9b45\u529b\u6cc9\u5dde","count":15,"cover":"aa251d4f2df47b6dafc3abc5","pic":[{"imgId":"263e802f618cb5711e30896b","imgDesc":"\u6cc9\u5dde","owner":"\u767e\u79d1ROBOT"},{"imgId":"9e7ce6dcc08427e8cc11666a","imgDesc":"\u6cc9\u5dde","owner":"\u767e\u79d1ROBOT"},{"imgId":"b9d8b701208cf34f1c95836b","imgDesc":"\u6cc9\u5dde","owner":"\u767e\u79d1ROBOT"},{"imgId":"1cd4147b728ce6bd0bd1876b","imgDesc":"\u6cc9\u5dde","owner":"\u767e\u79d1ROBOT"},{"imgId":"c9bdddceda79614a93457e6a","imgDesc":"\u6cc9\u5dde","owner":"\u767e\u79d1ROBOT"},{"imgId":"8b527d2718546a4a908f9d6b","imgDesc":"\u6cc9\u5dde","owner":"\u767e\u79d1ROBOT"},{"imgId":"d57e9994bb46e057d31b706a","imgDesc":"\u6cc9\u5dde","owner":"\u767e\u79d1ROBOT"},{"imgId":"8d158aee682fd27f2df534ac","imgDesc":"\u671d\u5929\u95e8","owner":"er66"},{"imgId":"d048adde36b7390eccbf1aa9","imgDesc":"\u5a01\u8fdc\u697c","owner":"er66"},{"imgId":"29752a9b5b03b3e3c9eaf4b4","imgDesc":"\u6cc9\u5dde\u949f\u697c","owner":"er66"},{"imgId":"4e0b3ea4dc2385ac9052eef9","imgDesc":"\u6e05\u771f\u5bfa","owner":"dwyaness"},{"imgId":"a8ad9413e926ee8bf7039efa","imgDesc":"\u6d1b\u9633\u6865","owner":"dwyaness"},{"imgId":"d089b986d314f36567096efb","imgDesc":"\u8001\u5b50\u50cf","owner":"dwyaness"},{"imgId":"caae68099f3520f42eddd4c4","imgDesc":"\u5546\u52a1\u533a","owner":"dwyaness"},{"imgId":"aa251d4f2df47b6dafc3abc5","imgDesc":"\u5f00\u5143\u5bfa","owner":"dwyaness"}]},"224760 ":{"desc":"\u6cc9\u5dde\u65c5\u6e38","count":15,"cover":"1a94b36e4d03639780cb4a31","pic":[{"imgId":"d0526df02ac668e2a50f5236","imgDesc":"","owner":"\u964c\u8def\u5730\u56fe"},{"imgId":"f9589818f0bee8f94bedbc37","imgDesc":"","owner":"\u964c\u8def\u5730\u56fe"},{"imgId":"8640bf8b491215329f2fb437","imgDesc":"","owner":"\u964c\u8def\u5730\u56fe"},{"imgId":"c9bdddce4738ce4e93457e37","imgDesc":"","owner":"\u964c\u8def\u5730\u56fe"},{"imgId":"4bac3073411181518601b030","imgDesc":"","owner":"\u964c\u8def\u5730\u56fe"},{"imgId":"8697397f4eea354529388a30","imgDesc":"","owner":"\u964c\u8def\u5730\u56fe"},{"imgId":"6398ecd3b7e92392a8ec9a30","imgDesc":"","owner":"\u964c\u8def\u5730\u56fe"},{"imgId":"a1ad16fabbf814da58ee9030","imgDesc":"","owner":"\u964c\u8def\u5730\u56fe"},{"imgId":"eab9044c57c9ebb4d62afc30","imgDesc":"","owner":"\u964c\u8def\u5730\u56fe"},{"imgId":"8605f5f81f8a6342d8f9fd30","imgDesc":"","owner":"\u964c\u8def\u5730\u56fe"},{"imgId":"d7c9ca3f0e52968f7c1e7130","imgDesc":"","owner":"\u964c\u8def\u5730\u56fe"},{"imgId":"734f12f32d0c49860b46e031","imgDesc":"","owner":"\u964c\u8def\u5730\u56fe"},{"imgId":"7e7f7909befa42823ac76331","imgDesc":"","owner":"\u964c\u8def\u5730\u56fe"},{"imgId":"d57e99942e054f53d31b7031","imgDesc":"","owner":"\u964c\u8def\u5730\u56fe"},{"imgId":"1a94b36e4d03639780cb4a31","imgDesc":"","owner":"\u964c\u8def\u5730\u56fe"}]},"0 ":{"desc":"\u8bcd\u6761\u56fe\u7247","count":15,"cover":"58af236d89a5f6a04316949f","pic":[{"imgId":"58af236d89a5f6a04316949f","imgDesc":"\u90d1\u6210\u529f\u50cf"},{"imgId":"99636c0eac1d5c917acbe1ef","imgDesc":"\u4e30\u6cfd\u5e7f\u573a"},{"imgId":"9f6e190850ad9310e9248893","imgDesc":"\u6cc9\u5dde\u4e30\u6cfd\u8857"},{"imgId":"e78c6589da0383e80f24448a","imgDesc":""},{"imgId":"7aad4ae7d688a375b9382092","imgDesc":"\u56fd\u5bb6\u91cd\u70b9\u4fdd\u62a4\u6587\u7269\u2014\u2014\u6d1b\u9633\u6865"},{"imgId":"f95898185a0a56ef4bedbc69","imgDesc":"\u8001\u541b\u5ca9"},{"imgId":"b5ce925409bd127a3a29359e","imgDesc":"\u6cc9\u5dde\u653f\u533a\u56fe"},{"imgId":"027a45b5677a81e137d3ca65","imgDesc":"\u6cc9\u5dde\u7684\u4e30\u6cfd\u9ca4\u57ce\uff0c\u65b0\u8001\u57ce\u533a\u548c\u8c10\u7684\u547c\u5e94\u5171\u9e23\u3002"},{"imgId":"c856613e0c76f40370cf6c9a","imgDesc":"\u664b\u6c5f\u56fd\u9645\u673a\u573a\u822a\u7ad9\u697c"},{"imgId":"814b07d8b0bc3d6e32fa1c7a","imgDesc":"\u4e2d\u56fd\u73b0\u5b58\u6700\u53e4\u8001--\u6e05\u51c0\u5bfa"},{"imgId":"9864a231f6eee8b65edf0e8a","imgDesc":"\u6cc9\u5dde\u5e02\u5e02\u82b1-\u523a\u6850"},{"imgId":"35e940df23eb100d495403de","imgDesc":"\u6cc9\u5dde\u5efa\u7b51"},{"imgId":"b258f5c4bb319fb78226acb0","imgDesc":"\u6cc9\u5dde\u6d1b\u9633\u6865"},{"imgId":"9a1151c239aa0004e4dd3b5f","imgDesc":"\u6cc9\u5dde\u665a\u971e"},{"imgId":"906289dda543fe135982dd0b","imgDesc":"\u534e\u4fa8\u5927\u5b66"}]}},"8154","8154");function extraFunction(){} lemmars.relationInsert(8154,({"foot":[{"fentryTableId":3760,"entryId":837041,"templateId":622,"entryTitle":"\u798f\u5efa\u7701","isManual":0,"isExpand":1}],"top":null}||[]));
副省级市
厦门市
地级市
福州市 泉州市 莆田市 三明市 漳州市 南平市
龙岩市 宁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