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王建《宮詞》探論 5之2. 李建崑
http://hi.baidu.com/hamenzu001/blog/item/0df0afc055664ddf38db4917.html
王建《宮詞》探論 5之2
李建崑
二‧《宮詞》之來源與寫作年代
有關王建《宮詞》之來源,前賢有不少記述。其中以唐人范攄所述最為完整。范攄《雲溪友議》卷下《瑯琊忤》云:
王建校書為渭南尉,作《宮詞》。元丞相亦有此句,河南、渭南合成二首矣。時謂長孫翱、朱慶餘各有一篇,茍為當矣。長孫詞曰:「一道甘泉接御溝,上皇行處不曾秋。誰言水是無情物,也到宮前咽不流。[1]朱慶餘詞曰:「寂寂花時閉院門,美人相對泣瓊軒。含情欲說宮中事,鸚鵡前頭不言。」[2]元公以諱秀明經制策入仕,其一篇《自述》云:「延英引對碧衣郎,紅硯宣毫各別床。天子下簾親自問,宮人手裡過茶湯。」[3]是時貴族競應制科,用為男子榮進,莫若玆乎,乃自河南之喻也。渭南先祖內宮王樞密,盡宗人之分,然彼我不均,後懷輕謗之色,忽因過飲,語及桓靈,信任中官,多遭黨錮之罪,而起興廢之事。樞密深憾其譏,詰曰:「吾弟所有《宮詞》,天下皆誦於口,禁掖深邃,何以知之?」建不能對。元公親承聖旨,令隱其文,朝廷以為孔光不言溫樹,何其慎靜乎!二君將遭奏劾,因為詩以讓之,乃脫其禍也,建詩曰:「先朝行坐鎮相隨,今上春宮見長時。脫下御衣偏得著,進來龍馬每交騎。常承密旨還家少,獨奏邊機出殿遲。不是當家頻向說,九重爭遣外人知。[4]
范攄這一份記載,透露出王建《宮詞》之內容得自王樞密。此外,宋‧尤袤《全唐詩話》卷三、宋‧葛立方《韻語陽秋》卷第三,宋‧計有功《唐詩紀事》卷四十四,所言大體相似,皆曾述及王建以渭南尉之卑職,卻能洞悉宮禁中事,實得之於宗人王守澄提供寫作素材。宋‧尤袤《全唐詩話》卷三謂:
建初為渭南尉,值王樞密者,盡宗人之分,然彼我不均,復懷輕謗之色。忽過飲,語及漢桓靈信任中官,起黨錮之事,樞密深憾其譏。乃曰:「我弟所作宮詞,天下皆誦於口,禁掖深遂,何以知之?」建不能對。後為詩已贈之,乃脫其禍。[5]
宋‧葛立方《韻語陽秋》卷第三亦云:
唐王建以《宮詞》名家,本朝王歧公亦作《宮詞》百篇,不過述郊祀、御試、經筵、翰苑、朝見等事,至於官掖戲劇之事,則秘不可傳,故詩詞中亦罕及。若建者,乃內侍王守澄之宗侄,得宮中之事為詳。(下略)…初,守澄讀建《宮詞》謂之曰:「宮掖之事,而子昌言之,儻得罪,將奚贖?」。建與之詩:…自是守澄不敢有言[6]。
這些資料顯示:除了王建,擔任宰相之元稹,還有長孫翱、朱慶餘也各有一篇《宮詞》。王守澄與王建初期往來甚歡,自有可能告知王建一些宮掖密辛。其後,元稹既「親承聖旨,令隱其文,朝廷以為孔光[7]不言溫樹,何其慎靜乎!」王建卻「忽因過飲,語及桓靈信任中官,多遭黨錮之罪,而起興廢之事」使王守澄感到極為不悅,而興起奏劾之念。幸賴王建機智,及時贈詩化解。
關於王建《宮詞》百首之寫作年代,遲乃鵬《王建年譜》繫於敬宗寶曆二年丙午(八二六),時年五十七歲。其說考據詳盡,甚為可從。由遲乃鵬附考可知:直至敬宗寶曆二年十二月,王守澄仍為樞密使。[8]據《舊唐書‧王守澄傳》:「長慶中,守澄知樞密事。」《資治通鑑》卷二百四十二穆宗長慶三年云:「李逢吉為相,內結樞密王守澄,勢傾朝野。」可見王守澄在當時政壇,擁有炙手可熱之份量。
按《資治通鑑》卷二百四十三敬宗寶歷二年記云:「克明等欲易置內侍之執權者,於是樞密使者王守澄、楊承和,中尉魏從簡、梁守謙定議,以衛兵迎江王涵入宮,發左、右神策、飛龍兵進討賊黨,盡斬之。」[9]可見王守澄元和末自徐州監軍召還,歷經憲、穆、敬宗三朝。而敬宗在長慶四年即位時,年方十六,王守澄於元和末歸朝時,敬宗年方十一、二歲,故王建詩云「今上春宮見小時」。
《宮詞》第71首寫帝王初次得子,有是極佳之旁證。經查《新書唐》、《舊唐書》、《資治通鑑》等書,知憲宗、穆宗初有皇子時均尚未即位,惟敬宗即位後有子。此由《資治通鑑》卷二百四十三載翰林學士韋處厚諫敬宗之一段史實可知。
按《資治通鑑》卷二百四十三穆宗長慶四年云:「 冬,十月,戊戌,翰林學士韋學士韋處厚諫上宴遊曰:『先帝以酒色致疾損壽,臣是時不死諫者,以陛下年已十五故也。今皇子纔一歲,臣安敢畏死而不諫乎!』上感其言,賜錦綵百匹、銀器四。」[10]再看王建《宮詞》第9首:「少年天子重邊功,親到凌煙畫閣中。教覓勛臣寫圖本,長生殿里作屏風」,由於敬宗即位時年方十六,其卒年亦僅十八,正是少年之時[11]。敬宗寶曆二年,王建已近晚年,三年之後,即壽終於陜州司馬任上,享年六十。(未完待續)
[1] 長孫翱《宮詞》,參見《全唐詩》卷512,(中華書局版《全唐詩》)5852頁。
[2] 朱慶餘《宮詞》,參見《全唐詩》卷514,(中華書局版《全唐詩》)5865頁。
[3] 元稹《宮詞》(一作《自述》),參見《全唐詩》卷423,(中華書局版《全唐詩》)4647頁。
[4] 見唐‧范攄《雲溪友議》卷下,《四部叢刊》影明本。另有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4月。王建贈詩題名為《贈王樞密》,見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編輯《王建詩集》卷六,頁53。
[5] 參見宋‧尤袤《全唐詩話》卷三,中華書局《歷代詩話》本,頁143。
[6] 參見宋‧葛立方《韻語陽秋》卷第三,中華書局《歷代詩話》本。
[7]《漢書》卷八十一《孔光傳》言:「(光)沐日歸休,兄弟妻子燕語,終不及朝省政事。」
[8] 參見遲乃鵬《王建研究叢稿》,(巴蜀書社,1997年5月),頁89至90。
[9] 參見《資治通鑑》第243卷《唐紀》,唐紀五十九(AD823–AD828)《敬宗睿武昭愍孝皇帝》二年。轉引自寒泉網http://210.69.170.100/S25/index.htm
[10] 參見《資治通鑑》第243卷《唐紀》,唐紀五十九《穆宗睿聖文惠孝皇帝下》四年。轉引自寒泉網http://210.69.170.100/S25/index.htm
[11] 註11附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