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daum.net·k2gim·
이하.李贺.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
굴어당
2012. 1. 28. 20:34
李贺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李贺(790~816),唐代著名诗人,汉族,河南福昌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同名名人有1940年出生的当代英语教授等。
|
|
编辑本段李贺—唐代诗人
人物生平
李贺(790~816) ,中国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祖籍陇西,自称“陇西长吉”。家居福昌昌谷,后世因称他为李昌谷。 李贺为唐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但家已没落。 他“细瘦通眉,长指爪”,童年即能词章,15、16岁时,已以工乐府诗与先辈李益齐名。元和三、四年间(808~809),韩愈在洛阳,李贺往谒。据说,韩愈与皇甫湜曾一同回访,贺写了有名的《高轩过》诗。李贺父名晋肃,“晋”、“进”同音,与李贺争名的人,就说他应避父讳不举进士,韩愈作《讳辨》鼓励李贺应试,无奈“阖扇未开逢猰犬,那知坚都相草草”,礼部官员昏庸草率,李贺虽应举赴京、却未能应试,遭馋落第。后来做了三年奉礼郎,郁郁不平。因仕途失意,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在京时,居崇义里,与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等为密友,常偕同出游,一小奴骑驴相随,背一破锦囊。李贺有得诗句,即写投囊中,归家后足成完篇。母郑夫人常说“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后辞官归昌谷,又至潞州(今山西长治)依张彻一个时期。一生体弱多病,27岁逝世。死前曾以诗分为四编,授其友沈子明。死后15年,沈子明嘱杜牧写了序。人们出于对李贺的怀念,传说李贺临死时,见天帝派绯衣使者相召到天上白玉楼作记文;又传其母一夕梦见李贺,说他正为天帝作白瑶宫记文(李商隐《李贺小传》及张读《宣室志》)。昭宗时,韦庄上奏请追赐李贺进士及第,赠补阙、拾遗官职。但因宫廷发生事变,所奏被搁置。 李贺曾自编其集。有《李贺诗歌集注》。生平见李商隐《李贺小传》,新、旧《唐书》本传,《宣室志》、《幽闲鼓吹》、《摭言》。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他喜欢在神话故事、鬼魅世界里驰骋,以其大胆、诡异的想象力,构造出波谲云诡、迷离惝恍的艺术境界,抒发好景不长、时光易逝的感伤情绪,《文献通考》中说:“宋景文诸公在馆,尝评唐人诗云:‘太白仙才,长吉鬼才。’”《岁寒堂诗话》中说:“李贺有太白之语,而无太白之才。”编辑本段诗词特色
李贺诗受楚辞、古乐府、齐梁宫体、李杜、韩愈等多方面影响,经自己熔铸、苦吟 ,形成非常独特的风格。李诗最大的特色,就是想象丰富奇特、语言瑰丽奇峭。长吉上访天河、游月宫;下论古今、探鬼魅,他的想象神奇瑰丽、旖旎绚烂。长吉刻意锤炼语言,造语奇隽,凝练峭拔,色彩浓丽。他的笔下有许多精警、奇峭而有独创性的语言。如“羲和敲日玻璃声”(《秦王饮酒》)、“银浦流云学水声”(《天上谣》)、“玉轮轧露湿团光”(《梦天》)等匪夷所思的奇语,比比皆是。可以说,尚“奇”是长吉所处的时代、特别是他的良师益友韩愈所代表的韩孟诗派共同的追求。他也有不少明快易懂的作品,如《勉爱行》、《感讽五首》其一、《京城》、《嘲少年》等。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豪"刘禹锡,"诗魔"白居易一样,被称为"诗鬼". 长吉诗的另一大特点就是较多地写古体诗、写乐府,很少写当时流行的近体诗,现存诗作无一首七律。李贺在乐府诗的继承和创新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借古寓今,或讽或叹,灵活多变,涣然有新意。在同时代的“元白”、“张(籍)、王(建)”两派乐府外,别开境界,独树一帜。他特别擅长短篇,如《天上谣》、《梦天》、《帝子歌》等,是后人称为“长吉体”的代表作。在唐代,李商隐、温庭筠的古诗,就是走李贺所开辟的道路。宋人贺铸、周邦彦、刘克庄、谢翱、文天祥,元人萨都剌、杨维桢,明人汤显祖,清人曹雪芹、黎简、姚燮,都受到李贺诗的影响。 杜牧(《李长吉歌诗叙》)赞之为“骚之苗裔。”王夫之(《唐诗评选》)说:“长吉于讽刺,直以声情动今古”,“真与供奉(李白)为敌。”毛先舒《诗辨坻》说:“大历以后,解乐府遗法者,惟李贺一人。设色浓妙,而词旨多寓篇外。刻于撰语,浑于用意。”薛雪(《一瓢诗话》)认为:“唐人乐府,首推李、杜,而李奉礼、温助教(即温庭筠),尤益另炷瓣香。”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依约楚辞,而意取幽奥,辞取环奇。”高棅称他为“天纵奇才”(《唐诗品汇》);姚文燮以为他“力挽颓风”(《昌谷集注凡例》);黎简甚至说:“论长吉每道是鬼才,而其为仙语,乃李白所不及”。鲁迅先生同情李贺的不幸,且“年轻时较爱读唐朝李贺的诗”,在他手书古人的诗文中,李贺是最多的一位。毛泽东主席与陈毅元帅探讨诗词时也曾说:“李贺的诗很值得一读,不知你有兴趣否?”(《致陈毅》) 毋庸讳言,李贺的诗也有不少缺点。一方面由于过分雕琢求奇,有的作品语意晦涩、堆砌词藻,艺术形象欠完整,情思脉络欠连贯。杜牧含蓄地说:“贺能探寻前事,所以深叹恨古今未尝道者,如《金铜仙人辞汉歌》、《还自会稽歌》,求取情状,离绝远去笔墨畦径间,亦殊不能知之。”钱钟书评曰:“长吉穿幽入仄,惨淡经营,都在修辞设色,举凡谋篇命意,均落第二义。”[2]《谈艺录》另一方面由于李贺仕进无路,体弱多病,尽管是一个青年诗人,术特色李贺的诗想象力丰富,意境诡异华丽,常用些险韵奇字,作品中出现的“死”字达20多个﹐“老”字达50多个,风格同唐朝其他诗人迥然不同。他的诗作内容有一部分承袭了屈原《楚辞》中《山鬼》,《国殇》等篇的传统,如《神弦曲》、《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等。另一部分则很有现实主义风格,如《老夫采玉歌》,反映了贫民生活的艰苦。同时他的诗中也流露出对好景不常、时光易逝的感伤情绪。贬李者说是“牛鬼蛇神太甚”(张表臣《珊瑚钩诗话》),甚至认为是“诗之妖”(潘德舆《养一斋诗话》)。 王世贞用一个“过”字来简要概括长吉诗,还是很有道理的。[3]编辑本段史书传记
李贺(790—816),字长吉,唐德宗贞元六年出生于福昌县昌谷(今宜阳三乡)。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卒于昌谷故居,年仅27岁。《旧唐书》、《新唐书》有李贺本传,晚唐杜牧、李商隐分别写有《李长吉歌诗叙》、《李长吉小传》。今传贺诗计241首(其中外集23首)。据北宋政和元年(1111)黄伯思从赵来叔借传于右年官舍的《昌谷别集》,录了贺佚诗52首,惜未能传世。 李贺出身于一个破落贵族之家,远祖是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大郑王)。由于不是嫡系,加之武则天执政时大量杀戮高祖子孙,到李贺父亲李晋肃时,早已世远名微,家道中落,隐沦昌谷。李贺自述家境时说:“我在山上舍,一亩嵩硗田。夜雨叫租吏,舂声暗交关。”(《送韦仁实兄弟入关》)父亲李晋肃,早年被雇为“边上从事”。大历三年(768)去蜀任职,曾与表兄杜甫相遇于公安,“漂泊”一生,到李贺出生的贞元年间,晋肃稍得升迁,任陕县令,但不久老死。母亲郑氏,生一女二子,长守昌谷。大女出嫁后,家境愈贫寒。李贺兄弟二人外出谋生,欲饱肌腹。“欲将千里别,特此易斗粟”(《勉爱行二首送小季之庐山》),凄凉之状,于此可见。 李贺自幼体形细瘦,通眉长爪,长相极有特征。他才思聪颖,7岁能诗,又擅长“疾书”。韩愈、皇甫湜造访,贺援笔辄就《高轩过》一诗。稍长,李贺白日骑驴觅句,暮则探囊整理,焚膏继晷,十分刻苦。李商隐作《小传》云:“恒从小奚奴,骑巨驴,背一古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所见书多,辄目:‘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耳!’”。 李贺18岁左右,即已诗名远播,又最先为当时名公巨卿韩愈、皇甫湜所知。本可早登科第,振其家声,但“年未弱冠”,即遭父丧。当时,服丧“务必以三年全期为限,所以直到元和五年(810)韩愈才与李贺书,劝其举进士。该年初冬,21岁的李贺参加房式主持,韩愈参与组织的河南府试,并一举获隽,年底即赴长安应进士举。可是“阖扇未开逢猰犬”,妒才者放出流言,谓李贺父名“晋肃”、“晋”与“进”犯“嫌名”。尽管韩愈“质之于律”“稽之于典”为其辩解,终无可奈何,贺不得不愤离试院。 未能参加进士考试,对李贺打击甚重,他曾写了不少抒愤之诗,当年回到昌谷。大约因其为李唐宗室的后裔,又有韩愈为之推奖,元和六年(811)五月,李贺又返回长安,做了九品小官奉礼郎。从此,“牢落长安”长达3年,虽然此间心情“瞧悴如刍狗”,但增长了生活阅历,扩充了知识领域,在诗歌创作上大获丰收。所谓贺诗“深刺当世之弊,切中当世之隐”(清姚文燮语),大多数作品就产生在这一时期。他在中唐诗坛乃至整个唐代文坛的杰出地位,应该说主要是这一时期写下的近60首作品奠定的。 由于迁调无望,功名无成,哀愤孤激之思日深。加之妻又病卒,李贺忧郁病笃,元和八年(813)春告病回昌谷休养了一段时日。但他不甘沉沦,又举足南游,希望在南楚或吴越一展才华。离长安时,他的友人无可和尚(青龙寺高僧)也曾写过一首《送李长吉之任东井》的诗,预祝他南游成功,但结果大约也不妙。“九州人事皆如此”,他折回洛阳,告别长辈皇甫湜等亲友,同年十月十四日又西进长安。元和九年(814),他决然辞去奉礼郎之职,重回昌谷“归卧”。然后取道宜阳、洛阳、经河阳,入太行,过长平、高平,于深秋到达潞州(今山西长治市)。此后在潞州张彻的荐举下,做了3个年头的幕僚,为昭义军节度使郗士美的军队服务,帮办公文。元和十一年(816),因北方藩镇跋扈,分裂势力猖獗,郗士美讨叛无功,告病到洛阳休养,友人张彻也抽身回长安。李贺无路可走,只得强撑病躯,回到昌谷故居,整理所存诗作,不久病卒。 李贺的诗,据杜牧序,是自己编后交由集贤学士沈子明保存的,凡233首。宋以后,始则传诗四卷220首(古今学者均少作一首误计219首)。稍后,南宋吴正子作注,又据鲍钦止本增外集一卷,唐宋志皆称贺诗5卷。 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对统治者的昏庸、腐朽,藩镇割据的黑暗现实,多所针砭;对下层人民的哀怨、痛苦亦多有同情,政治上具有进步倾向。在艺术方面,他的诗调高气峻,或如云崩雪涌,奇峭浪漫;或如明霞秀月,清丽璀璨。在想象的奇特、构思的精巧、语言的精辟等方面,极富独创性,在中唐别树一帜,有开拓之功。鲁迅先生喜读李贺诗,毛泽东亦指出“李贺诗很值得读”。当然,李贺毕竟青年早逝、才力未尽,阅历不深。他的诗也有隐晦,甚至过于雕琢等不足之处。编辑本段诗作概览
李贺一生,以诗为业。他的《高轩过》赞韩愈和皇甫湜的诗文“笔补造化天无功”,也可以作为他的自我评赞。他的诗,包括四方面内容: (1)讽刺黑暗政治和不良社会现象。他写这类作品,有一定的现实基础。早年家居昌谷,邻近洛阳到长安的大道,征调运输所必经,使他对人民所受重赋剥削,统治阶级所为淫奢恶行,有所见闻;后来京城羁旅,游历南北,贵族官僚的腐朽骄奢,宦官集团的乱政无能,藩镇割据的祸国殃民,贪官污吏的横行不法,下层人民的受苦受难,进一步激发诗人的愤慨。李贺所写这一类诗篇,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相当广阔,有的是直陈时事,有的是借古刺今:①隐射抨击永贞宫变的,如《汉唐姬饮酒歌》;②批判唐宪宗沉湎迷信、追求长生的,如《仙人》《昆仑使者》《神弦》《苦昼短》《官街鼓》;③拥护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的,如《秦王饮酒》《雁门太守行》《古邺城童子谣效王粲刺曹操》《上之回》;④揭露藩镇祸国殃民的,如《猛虎行》《公出无门》;⑤ 反映权贵骄奢淫逸、好景不常的,如《荣华乐》《秦宫诗》《牡丹神曲》《夜饮朝眠曲》《贵公子夜阑曲》《嘲少年》《梁台古愁》;⑥讽刺宦官专权、乱政无能的,如《吕将军歌》《感讽五首》(其二)《感讽六首》(其二、四);⑦反映边塞敌人侵扰、抗敌士兵艰苦生活的,如《摩多楼子》;⑧揭露统治阶级剥削压迫的,如《老夫采玉歌》《感讽五首》(其一);⑨同情妃嫔悲苦生活的,如《宫娃歌》《堂堂》;⑩反映少数民族军事活动的,如《黄家洞》。 (2)个人发愤抒情。李贺有积极用世的政治怀抱,虽然因仕途困厄,疾病缠身,存在“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开愁歌华下作》)的消沉情绪,但也有许多诗篇反映对“臣妾气态间,唯欲承箕帚”的官宦生活不满,表现“天荒地老无人识”的不平;他也不甘沉沦,发出“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的豪言壮语,更满怀着“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雄心壮志。《赠陈商》、《送沈亚之歌》《野歌》《致酒行》等正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3)写神仙鬼魅的题材。长吉插上想象的翅膀,以奔放热烈的浪漫主义情怀,描摹神仙境界,王母娘娘、嫦娥等神话人物,银河、月宫等天国风光,出现在《天上谣》《梦天》等名作中,极尽奇丽谲幻之观。但长吉诗也有另一种鬼魅世界的可怕描述:“鬼灯如漆点松花”(《南山田中行》)、“鬼雨洒空草”(《感讽五首》其三)、“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秋来》)、“百年老枭成木魅,笑声碧火巢中起”(《神弦曲》),这也是后人称其为“诗鬼”的重要原因。李贺诗中多仙境鬼域,一方面是因为他极度坎坷的人生有时令他极度的迷茫苦闷,然而更多的是体现他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天上谣》),“南风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吴移海水。王母桃花千遍红,彭祖巫咸几回死?”(《浩歌》)等诗肯定了万事万物的变化,指出了沧海桑田、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神弦》、《苦昼短》等诗更是直接写出神鬼的虚诞,矛头直指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唐宪宗,抨击他一心追求长生不老的荒唐。杜牧说:“梗莽邱陇,不足为其怨恨悲愁也”,“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李长吉歌诗叙》),是对这类诗篇的总评。 (4)咏物等其他题材。其中如《李凭箜篌引》《申胡子觱篥歌》《听颖师弹琴歌》等,通过“石破天惊”的奇特想象和比喻等手法,描绘音乐家的高超技艺和动人的音乐美,并抒发了作者的怀抱,给人以很深的感受。《杨生青花紫石砚歌》,赞颂了劳动人民巧夺天工的手工艺。《罗浮山人与葛篇》,描写织布老人织雨剪湘的绝技。还有《昌谷北园新笋四首》,借咏笋以赞美青春的活力;《马诗二十三首》(长吉属马),借咏马以反映现实政治,抒发作者的愤激心情。后两组诗并且运用了李贺不常用的绝句形式。这类诗总的表现了李贺诗题材的广度和思想的深度。而象《美人梳头歌》一类作品,则体现了作者对贵族妇女生活的态度(一说新婚燕尔描写自己的妻子)。[5]编辑本段李贺年谱
公元790(唐德宗贞元六年) 1岁 李贺出生。 公元796(贞元十二年) 7岁 《唐摭言》载“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新唐书》未考辨而引之、《太平广记》亦引之有“贺年七岁,以长短之歌名动京师。时韩愈、皇甫湜贤贺所业……”。 公元804(贞元二十年) 15岁 《新唐书》之《李益传》云:“益故宰相揆族子,于诗尤所长。贞元末,名与宗人贺相埒。”李益与李贺齐名之说可疑,李益年长李贺很多很多,成名已久。据闻一多先生:疑原意或仅谓二子皆以乐府见称;虽益成名在前,而贺才情匮,亦能比肩先辈。(朱自清《李贺年谱补记》) 公元805(唐顺宗永贞元年) 16岁 是年正月,顺宗带病继位(中风),任用王叔文、韦执谊等除弊革新,史称永贞革新。八月宦官俱文珍勾结贵族官僚改元永贞,逼顺宗称病退位,新政遂败。次年,顺宗病亡。唐人(刘禹锡、柳宗元等)在诗文中有影射,指称顺宗并非病故,而是遇害而死。李贺成年后,得知此事,做《汉唐姬饮酒歌》刺之。 公元807(唐宪宗元和二年) 18岁 《幽闲鼓吹》载:贺以歌(《雁门太守行》)谒韩吏部(愈)。小说固难尽信,且存之。 丁外艰(父亡)疑在是年。失去主要经济来源,或是李贺少年赴试的原因之一。 参加河南府试,作《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并闰月》,获“乡贡进士”资格。旋有与贺争名者毁之曰:“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韩愈为作《讳辨》。然贺终未能就礼部试,落第。 公元808(元和三年) 19岁 春,离京返回昌谷,作《出城》,有“卿卿忍相问”句,可知贺娶妻当在进京赴试前。 九、十月间,再次西入长安。经停洛阳,韩愈、皇甫湜到访慰藉落第之人,李贺作《高轩过》答谢。十月十四日,《仁和里杂叙皇甫湜》,后与前辈话别。至长安,干谒请托无果。 公元809(元和四年) 20岁 春,经宗人推荐,考核后,父荫得官,任奉礼郎,从九品。居长安,为官3年间,李贺亲身经历,耳闻目睹了许多事情,结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对当时社会状况有了深刻的认识。个人生活虽不如意,却创作了一系列反映现实、鞭挞黑暗的诗篇。 李贺之妻或亡于这三年间。 公元810(元和五年) 21岁 这一年,韩愈为河南令,有诗《燕河南府秀才》,诗中有“惟求文章写,不敢妒与争”。可能是感怀此前李贺的不幸遭遇,诫勉本届考生。 公元812(元和七年) 23岁 春,送落第友人沈亚之回乡,作《送沈亚之歌》。后以病辞官,归昌谷。 公元813(元和八年) 24岁 六月末,前往潞州,投友张彻。未见重于昭义军节度使郗士美,寄人篱下近2年。 公元815(元和十年) 26岁 春,别张彻,南下和州访十四兄。恰逢其时,吴元济据蔡州,反。朝廷进剿,兵乱,李贺归途遇阻,遂南下,游历江浙一带。 公元816(元和十一年) 27岁 淮西兵乱稍解,李贺北归返家,不久病故。 [3]编辑本段重要笺注
1.杜牧《李长吉歌诗叙》 2.李商隐 《李长吉小传》 3.《新唐书 文艺志》(其中记载李贺诗集有五卷本,较之“小李杜”的记载多出了一卷,为外卷) 4.北宋五卷本《李贺歌诗编》 5.南宋本《李长吉文集》 (主要有鲍钦止本、宣城本、京师本、会稽姚氏本等五种刻本,其中,前三本都是四卷二百一十九首,而后两本除有四卷本的二百一十九首以外,还多出了一个外集) 6. 南宋 吴正子《李长吉诗笺注》(这是现存的李贺诗歌的最早注释本,其中的内容有题解、校勘、注释、笺疏四个部分,吴氏还详细论证了鲍钦止本、宣城本、京师本、会稽姚氏本等五种刻本的流变与特点) 7.《四库全书》中将刘辰翁评与吴正子评合为一本,题名为《笺注评点李长吉歌诗》,四库馆臣评此二书为:“正子此注,但略疏典故所出,而不一一穿凿其说,犹胜诸家之淆乱。辰翁论诗以幽隽为宗,逗后来竟陵弊体。所评杜诗,每舍其大而求其细。王士禛顾极称之。好恶之偏,殆不可解。惟评贺诗,其宗派见解,乃颇相近,故所得较多。” 8.明代 徐渭 董懋策 评注的《唐李长吉诗集》 9.明代 曾益 注释的《昌谷集》 10.明代 余光解 《昌谷诗集》 11.明代 黄淳耀 评注的《李长吉集》 12.明清之际 由姚佺笺注,邱象升等六人辨注、孙之蔚等七人评注的《李长吉昌谷集句解定本》 13.清代 姚文燮 注《昌谷集注》 14.清代 刘嗣奇 辑评之《李长吉诗删注》 15.清代 李汝栋 选注《昌谷集注》 16.清代 王琦 笺注之《李长吉诗汇解》(此作为李贺诗歌评点集大成者,分为校注、汇解两大部分,录诗分卷,均依吴正子的注本。明清以来成就最高,流传最广。四卷并外集共收诗二百四十一首,又从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中收录《静女春曙曲》和《少年乐》,故而凡二百四十三首,为李贺集各种旧注本中存诗最多者) 17.清代 吴汝纶 评注之《李长吉诗评注》 18.清代 方世举 批点之《李长吉诗集批注》(方世举的评点也值得一读,所评点的长吉诗,过寻于姚佺等人笺注《李长吉昌谷集句解定本》,凡评诗一百九十首,有总批数则,批语中特以“以长吉之近律者与律同为标明”) 19.清代 黎简 评点黄淳耀评本之《李长吉集》 20.清代 陈本礼 注《协律钩玄》 21.清代 李裕 辩注《昌谷集辩注》 22.叶葱奇 疏注之《李贺诗集》(此作十分重要,与南宋吴正子的《李长吉诗笺注》,清代王琦的《李长吉诗汇解》为三座里程碑) 23.李衍 笺注之《李贺诗校笺证异》 24.刘斯翰 选注之《李贺诗选》 25.吴企明、尤振中先析之《李贺诗选析》 26.杨抱朴 《诗鬼之诗》 27.傅经顺 主编之《李贺诗歌赏析集》 28.朱自清《李贺年谱》及《补记》[3]编辑本段传世精品
《高轩过》 《梦天》 《雁门太守行》 《致酒行》 《李凭箜篌引》 《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 《秦王饮酒》 《老夫采玉歌》 《野歌》 《苦昼短》 《马诗二十三首》 《仁和里杂叙皇甫湜》 《感讽五首》 《杨生青花紫石砚歌》 《罗浮山人与葛篇》 《天上谣》 《浩歌》 《秋来》 《苏小小墓》 [5]编辑本段李贺故里
唐代著名诗人李贺的故里在当今宜阳县三乡乡的昌谷。 宜阳三乡村东的连昌河源于陕县,自西北向东南穿谷而过,经洛宁县东北境入宜阳三乡,注入洛河,昌谷就在连昌河与洛河的汇合处,昌谷之名即以连昌河谷而得。旧《宜阳县志》载:“长吉(李贺)多才,栖息昌谷”。在李贺的诗歌中,有不少直接以昌谷为题的作品。据《南园十三首·其二》的“宫北田塍晓气酣”句,宫即连昌宫,为唐高宗显庆三年(658年)建,又有玉阳宫、兰昌宫之称。连昌宫的遗址,就在连昌河谷,李贺的故宅离连昌宫不远。西有“汉刹云山”(光武庙),南有女几山隔河相望,有名的五花寺塔矗立于连昌河西岸。当年的众多权贵名人,如武则天、唐玄宗、张九龄、岑参、韩愈、白居易、元稹、杜牧等,在这里都有吟咏唱和的诗文。[6]编辑本段纪念建筑
李贺死后葬陇西(今在甘肃省陇西县昌谷乡袁家湾),俗称“学士坟”。《巩昌府志》记载:“仁寿山在南一里,其山系秦岭支脉,逶迤千余里,至郡之阳而止。右有悬泉,如匹练,近无矣。其上有文昌阁、魁星楼,其背有李贺墓。”乾隆版《陇西县志》亦载:“仁寿山在城西南里许……其上有李贺墓。”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兴修农田水利时坟丘被毁。 [8]- 参考资料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扩展阅读:
-
- 1
《全唐诗》
- 2
吴企明《李贺集》
- 3
朱自清《李贺年谱》
- 4
《大学语文》
- 5
《小学生经典导读》(六年级)
- 6
成语字典
- 1
2.现代小说作家
编辑本义项李贺
作家简介
李贺,80后著名悬疑作家,1980年生于河北省保定市 。
曾用笔名:鹤子。
7岁学习武术与绘画,初中时对古生物情有独钟。1995年开始正式接触古生物化石收藏与机械电子技术。毕业于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现为保定技师学院教师,高级技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
2004年开始小说写作生涯。
多年来热衷于古生物化石收藏与野外采集,曾在中科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化石网、中国石器网论坛担任版主。并且多次随同化石猎人团队深入深山地区进行实地考察,掌握了大量古生物化石鉴别、采集技术。在研究化石的同时,对陨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丰富的野外经验和古生物学术基础对以后的文学创作向探险方面转型,奠定了极其深厚的基础。以至一本地质探险小说《化石猎人》打开了中国古生物地质探险小说的先河,该题材在国内尚属首例,使之成为古生物地质探险悬疑的开山鼻祖。
李贺的作品,文风细腻,考证到位,在故事中潜移默化的进行科普,使读者在享受中获得相关知识的写作初衷,在当今文学大潮中实属罕见。
2004年开始接触创作灵异惊悚长篇小说《灵镜录》,最初发表在原文小说网,完本小说点击排行第六位。
。
2005年创作长篇惊悚小说《风水志异》。
2007年转型创作古生物探险题材悬疑小说《黑藏》。
2009年,任蜘蛛文学网荣誉主编,
2009年,任化石网论坛版主、中国石器网论坛版主。
2009年,为淮阴师范学院杂志《涟漪》作卷首语。
2008年开始创作长篇悬疑推理小说《化石猎人》。该书30万字,2010年,此书由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相关电视剧筹拍中。
2009年根据野外科考亲身经历以及掌握的古生物化石技术,加以浪漫幻想的描述手法,创作悬疑古生物化石探险题探险小说《鬼火玲珑》。
2010年开始创作陨石题材小说《天巡》(后更名为《鉴宝》)现代出版社出版。
2010年悬疑惊悚小说《异界禁忌》台海出版社出版上市。
2011年,继《鉴宝》之后的猎人三部曲《鉴宝2》完成,并由原出版社进行出版。
2011年,开始创作“猎人三部曲”第三部《虎魄》。
2011年同时期策划完成人性论理惊悚小说《借命》
爱好:文学、化石收藏、陨石收藏、绘画、武术、音乐、探险。
最崇敬的人:达尔文、鲁迅。
【作者的人生格言】: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或结论.....乐观是希望的明灯,它指引着你从危险峡谷中步向坦途,使你得到新的生命新的希望,支持着你的理想永不泯灭。
李贺《猎人三部曲》系列小说。
《化石猎人——聆龙 》: 桃李春风一壶酒 ,江湖夜雨十年灯。
《陨石猎人——鉴宝 》: 坐地日行八万里 ,巡天遥瞰一千河。(原名为:天巡)
《琥珀猎人——虎魄 》: 遥遥西迁终的所, 遍地黄金亦成林
李贺作品《化石猎人》
爱情与阴谋,古生物化石走私与保护的对抗,野外采集,黑市交易,盗挖与造假,局中局,套中套,人心叵测,诡计横行,曲折又耐人寻味的感人故事。
随着著名的古盗鸟假化石事件的曝光,著名古生物学家郭文鼎教授的鸟类起源论也受到了波及。郭文鼎只好亲自到野外,根据判断寻找这种化石,以期望通过实物来证明自己的理论。然而,郭教授因此发生意外,跌下山崖,终生瘫痪。
郭教授的得意门生,博物馆古生物化石管理员陈羁言,为了完成老师的夙愿,决定根据郭教授留下的线索,前往摩天岭寻找能证明鸟类由恐龙进化而来的关键性化石资料。
尽管陈羁言一腔热忱,却遭到了郭教授女儿郭向丽与同窗田放的误解。
陈羁言郁闷异常中,在家门口意外帮助邻居,缉私大队女督察琴茵解决了一场麻烦,两人因此重新认识。
在潘家园奇石店,琴茵因为检查走私化石,与化石收藏家——Fanny服装公司经理杨梵妮偶遇,并发生口角,从此两不顺眼。
杨梵妮暗地从事化石走私,与奇石店英俊帅气的经理沈烈骏搭档,为从不露面的大老板做事。杜岩在交易化石的过程中,受到大老板指示造假蒙蔽收藏者,而杨梵妮则使尽手段钻法律空子搞走私活动。
在野外采集化石的时候,杨梵妮偶遇陈羁言,因陈羁言帮助杨治伤以及一系列接触,互相有了好感。
此后,琴茵与杨梵妮两个女人为陈羁言的生活带来了一些波动,然而能证实郭教授学术理论的化石,却依然静静地沉睡在摩天岭。
陈羁言历尽千辛万苦,顶着压力终于在摩天岭取得了郭氏龙鸟化石。
同时在这个时候,走私团伙与学术界的败类们,齐齐将目光对准了这珍贵的研究资料。一场金钱与原则,学术界与走私犯罪分子的明争暗斗拉开了帷幕。
第一看点:第一次在小说中揭露化石走私以及造假内幕。
第二看点:化石收藏界的特殊交易手段以及琳琅满目的古生物化石收藏保存技术。
第三看点:第一次描写化石猎人这种特殊行业的工作过程
第四看点:主角纠结的爱情“巧合”
第五看点:恐龙进化为鸟类的证据
社会意义:制止化石走私,保护珍贵科研资料。
3.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副院长
编辑本义项李贺
当代学者李贺(1940-),男,汉族,黑龙江开通人,教授,中共党员。1965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同年赴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进修,专攻语言学兼学英国史课程,1967年回国。1986至1987年在英国兰卡斯特大学进修,获语言学硕士学位。1993至1994年在美国俄亥俄州海勒姆学院从事英国史研究。曾任英语系英国社会文化研究教研室主任,英语系副主任、主任,现任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主要著作有《大学英语教程》(一、二册,合编,获教育部优秀教材二等奖),《英美文化辞典》(合编)及《英语国家概况》(合编)等。[1]
- 参考资料
-
- 1
4.党群口分工委副书记
编辑本义项李贺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
|
李贺,男,汉族,1975.11出生,1995.07参加工作,1998.12入党,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大学文化,太和县郭庙乡人。1993.09阜阳师范学院计算机技术与应用专业学习;1995.07太和县城关镇镜湖办事处工作;2002.06太和县城关镇镜湖办事处党总支副书记兼贾小村支部书记;2004.05抽调太和县委组织部档案室工作;2009.10太和县委组织部干部室科员。
经县委常委2011年4月11日会议研究决定:李贺同志任党群口分工委副书记(试用期一年)。
5.主持人李贺
编辑本义项李贺
编辑本段个人档案
艺名:李贺 性别:男 出生地:辽宁 沈阳 生日:9月25日 血型:A型 身高:174CM 体重:62KG 兴趣:音乐 职业:主持 歌手编辑本段个人履历
李贺从小就热爱音乐,17岁开始就寻找自己的音乐生涯,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想,参加了无数次地方音乐比赛并且多次获奖。李贺的歌声伤感缠绵,他坚持用心歌唱~~!他坚信:只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 其实口水歌曲也能带给人感动!最直接的煽情,最直接的触碰到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李贺虽然没有大红大紫,但他歌声却打动了一代年轻人的心扉,成为人人皆知,个个具晓的伤感情歌王子。 李贺不仅热衷于流行歌曲的演唱,更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参与了不少公益歌曲的创作和演出,李贺以其天生的磁性歌喉,善于把握人内心情感变化的犀利感情触角,细腻柔和的演绎,不懈地努力,在网络歌坛,为自己闯出了一片蓝天,拥有了众多歌迷爱戴与认可。[2]编辑本段音乐之路
2002至2004年在全国各地的大小酒吧,演绎厅,慢摇吧,夜总会做歌手 2005年曾参加过沈阳电视台春满家园春节联欢晚会 2006年参加辽宁新民市演艺竞技台栏目的季星奖 2007年6月参加河北某电视台演艺竞技台栏目的季星奖 2008年4月获得河北某电视台演艺竞技台栏目的年度优秀奖 2009年5月份参加山西晋中市交通音乐广播举办的青年歌手大赛获得冠军 2010年4月参加山西太原快乐男声 2010年6月和朋友组建自己的演艺公司进行各类演艺活动 2010年8月参加河北秦皇岛市中华情歌会歌手大赛获得冠军 2010年9月曾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国贸大酒店大型演艺厅做节目主持 2011年6月曾在河北省北戴河怪楼奇园大酒店大型演艺厅做节目主持嘉宾2012年1月由著名音乐人贝若德华老师和词人贾宝峰老师为李贺量身制作的原创作品《再见不用抱歉》上线百度MP3.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以及全国各大KTV。[2]编辑本段音乐作品
- 参考资料
-
-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