굴어당 2012. 3. 4. 13:05

薛涛[唐代诗人]

“薛涛”是个多义词,点击这里查看其它含义。

薛涛(770年—908?年),唐代女诗人、名妓。字洪度,一作宏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生于大历五年,卒于大和六年。幼年随父郧流寓成都,八九岁能诗,父死家贫,十六岁遂堕入乐籍,脱乐籍后终身未嫁。后定居浣花溪。知音律,工诗词。创“薛涛笺”。薛涛正式集子叫《锦江集》,共五卷,诗五百余首,惜未流传下来。后世各家所本的明本《薛涛诗》一卷,是从《万首唐人绝句》等选本拼凑起来的

编辑摘要

薛涛[唐代诗人] - 人物简介

薛涛薛涛象
薛涛,768~832,字洪度,唐朝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生于大历五年,卒于大和六年。幼年随父郧流寓成都,八九岁能诗,父死家贫,十六岁遂堕入乐籍,脱乐籍后终身未嫁。后定居浣花溪。知音律,工诗词。创“薛涛笺”。薛涛正式集子叫《锦江集》,共五卷,诗五百余首,惜未流传下来。后世各家所本的明本《薛涛诗》一卷,是从《万首唐人绝句》等选本拼凑起来的。涛于晚岁迁入城内西北隅之碧鸡坊,创吟诗楼,栖息其上。父亲薛郧曾在蜀地作官,父亲死后薛涛居于成都,与当时名士元稹、牛僧孺、张籍白居易、令狐楚、刘禹锡、张祜、段文昌有往来,与元稹交情最笃,死后段文昌为其撰写墓志铭。在其住处,成都现存有望江楼公园,内有薛涛纪念馆、薛涛井

成都望江楼公园薛涛纪念馆相传薛涛容貌美丽,天资聪颖,并且精通音乐。其著有《锦江集》5卷,但已散佚。《全唐诗》中有其诗1卷。后人张蓬舟编有《薛涛诗笺》。薛涛又是发明家,有薛涛笺传世,所谓的薛涛笺以胭脂木浸泡捣拌成浆,加上云母粉,渗入井水,制成粉红色的纸张,纸张风干后有松花纹路,世谓“南华经、相如赋、班固文、马迁史、薛涛笺、右军帖、少陵诗、达摩画、屈子离骚”,乃古今绝艺。 [1]

薛涛[唐代诗人] - 人物生平

薛涛薛涛
 薛涛幼时即显过人天赋,八岁能诗,其父曾以“咏梧桐”为题,吟了两句诗:“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薛涛应声即对:“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薛涛的对句似乎预示了她一生的命运。十四岁时,薛郧逝世,薛涛与母亲裴氏相依为命,迫于生计,薛涛凭自已过人的美貌及精诗文、通音律的才情开始在欢乐场上侍酒赋诗、弹唱娱客,被称为“诗伎”。

唐德宗时,朝廷拜中书令韦皋为剑南节度使,统略西南,韦皋是一位能诗善文的儒雅官员,他听说薛涛诗才出众,而且还是官宦之后,就破格把乐伎身份的她召到帅府侍宴赋诗,薛涛遂成为成都著名营伎(供镇守各地的军事武官娱乐所用的乐伎)。一年后,韦皋惜薛涛之才,准备奏请朝廷让薛涛担任校书郎官职,后虽未付诸现实,但“女校书”之名已不胫而走,同时也被世人称为“扫眉才子”。后来,韦皋因镇边有功而受封为南康郡王,离开了成都。继任剑南节度使的李德裕,同样非常欣赏薛涛之才,在薛涛的有生之年,剑南节度使总共换过了十一位,而每一位都对她十分青睐和敬重,她的地位已远远地超过了一般的绝色红伎。

当时与薛涛交往的名流才子甚多,如白居易、牛僧儒、令狐楚、辈庆、张籍杜牧刘禹锡张祜等,都与薛涛有诗文酬唱,但真正让薛涛动了深情的却是元稹,薛涛初见元稹时已四十二岁,比元稹大十一岁,当时元稹任监察御史,于唐宪宗元和四年春天奉朝命出使蜀地,两人在蜀地共度了一年。晚年,薛涛在成都远郊筑起吟诗楼,隐居其中,直至唐文宗太和五年逝世,时年六十二岁。当时的剑南节度使段文昌为她亲手题写了墓志铭,并在她的墓碑上刻上“西川女校书薛涛洪度之墓”。

薛涛[唐代诗人] - 主要作品

在唐代女诗人中,薛涛和李冶鱼玄机最为著名。薛涛的诗,不仅如世所传诵的《送友人》、《题竹郎庙》等篇,以清词丽句见长,还有一些具有思想深度的关怀现实的作品。在封建时代妇女,特别是象她这一类型妇女中,是不可多得的。她曾到过接近吐蕃的松州,有《罚赴边有怀上韦令公》诗,其第一首说:“闻说边城苦,而今到始知。羞将门下曲,唱与陇头儿。”对防守边疆士兵的艰苦生活寄以深切同情。

薛涛《池上双凫》
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
更忙将趋日,同心莲叶间。

诗中浓情蜜意,还有“朝暮共飞还,同心莲叶间”的表白,大有和元稹双宿双栖的想头,想来在情深意密的时候薛涛是想过嫁给元稹的。不过好景不长,一年以后元稹离开四川。那时薛涛已经四十六岁,芳华已至秋暮,元稹又是一个放纵多情的人,薛涛就静静地了断了这场情缘。聪明如她,是明白她和元稹之间的关系的。露水情缘,朝生暮死,何必恩恩怨怨反复纠缠?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韦庄词中女子如是说。可叹痴情女子太多,像薛涛这样能够斩断情缘,反而更显得珍重。我所喜欢薛涛的也正是这一点:聪明冷静。身虽为妓,心洁如冰雪,花容月貌不减清烈。

韦皋发怒,一纸贬书送到她面前。薛涛忽然醒悟自己玩得过火了,再怎么声名远播也是他捧出来的。那些王公子弟,再怎么赞美留恋,数日之后,也是绝尘而去的事。真正和自己朝夕相对,能够掌握自己生死的,是这个叫韦皋的男人。

心中的悲戚涌上来,小小的波折让她看清楚自己的处境和身份。艳名是虚名,才名是虚名,觥筹交错,男欢女爱都是假的,唯一真实的是——她是一个妓女,需要依靠别人的慈悲怜悯才可以立足于世。聪明非常的薛涛,冷静地收敛起自己的悲切,那是无谓的。没有一个人的悲伤可以感动上苍,除非她有力量扭转乾坤。薛涛在赶赴松州的途中写下了十首著名的离别诗,差人送给韦皋。这十首“十离诗”是这样写的——

《犬离主》  
驯扰朱门四五年,毛香足净主人怜。
无端咬著亲情客,不得红丝毯上眠。

《笔离手》
越管宣毫始称情,红笺纸上撒花琼。
都缘用久锋头尽,不得羲之手里擎。

《马离厩》  
雪耳红毛浅碧蹄,追风曾到日东西。
为惊玉貌郎君坠,不得华轩更一嘶。

《鹦鹉离笼》  
陇西独自一孤身,飞去飞来上锦茵。
都缘出语无方便,不得笼中再唤人。

《燕离巢》 
出入朱门未忍抛,主人常爱语交交。
衔泥秽污珊瑚枕,不得梁间更垒巢。

《珠离掌》
皎洁圆明内外通,清光似照水晶宫。
只缘一点玷相秽,不得终宵在掌中。

《鱼离池》
跳跃深池四五秋,常摇朱尾弄纶钩。
无端摆断芙蓉朵,不得清波更一游。

《鹰离鞲》
爪利如锋眼似铃,平原捉兔称高情。
无端窜向青云外,不得君王臂上擎。

《竹离亭》
蓊郁新栽四五行,常将劲节负秋霜。
为缘春笋钻墙破,不得垂阴覆玉堂。

《镜离台》
铸泻黄金镜始开,初生三五月徘徊。
为遭无限尘蒙蔽,不得华堂上玉台。这十首诗是用犬、笔、马、鹦鹉、燕、珠、鱼、鹰、竹、镜来比自己,而把韦皋比作是自己所依靠着的主、手、厩、笼、巢、掌、池、臂、亭、台。只因为犬咬亲情客、笔锋消磨尽、名驹惊玉郎、鹦鹉乱开腔、燕泥汗香枕、明珠有微瑕、鱼戏折芙蓉、鹰窜入青云、竹笋钻破墙、镜面被尘封,所以引起主人的不快而厌弃。

柳絮咏
二月杨花轻复微,春风摇荡惹人衣。
他家本是无情物,一向南飞又北飞。

送友人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李白有首诗《赠薛校书》:
“我有吴越曲,无人知此音。
姑苏成蔓草,麋鹿空悲吟。
未夸观涛作,空郁钓鳌心。
举手谢东海,虚行归故林。”

薛涛八岁时,与父亲咏梧桐,父亲口占“庭除一古铜,耸干立云中”让涛续诗,薛涛开口便道“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父亲听了,除了讶异她的才华,更觉得这是不祥之兆,女儿今后恐怕会沦为一个迎来送往的风尘女子。薛涛后来果然成了官妓

薛涛[唐代诗人] - 爱情故事

薛涛薛涛纪念馆
薛涛是个奇女子,数十年间,剑南节度使共换了十一位,每一位都被她的绝色与才华所吸引。她迤逦妍逸的传奇人生经历,透露出她过人的智慧和独善其身的秉性。虽然身为乐伎,她的机智和才华仍获得了同时代诗人们的爱慕与肯定。

薛涛四十二岁时,她第一次全心全意地爱上了一个男人,那就是诗人元稹。 两人虽然地位、年龄悬殊,但他们却在一起度过了一年极其美好的时光,建立了非常深刻的恋情。

那是元和四年(809)三月,在司空严绶的撮合下,薛涛在梓州结识了当时任东川监察御史的元稹,很快就爱上了这位比自己小十一岁、却又名满天下的风流才子。这时的元稹新科未久,政治上尚能刚正不阿,他久慕薛涛之名,常悄悒于怀抱,这次,他主动申请监察东川,正是为会薛涛而来。一见面,薛涛走笔作《四友赞》,赞砚、笔、墨、纸云:“磨润色先生之腹,濡藏锋都尉之头。引书媒而黯黯,入文亩以休休。”使这位 “贞元巨杰”大为惊服。

起初薛涛不过是以职业性的心态与姿容来应付元稹,可就在他们第一次倾谈时,薛涛突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与激情,她暗暗告诉自己,这个男人就是她梦寐以求的人!于是一切都顾不上了,满腔积郁已久的热情,一股脑地奔泄出来,两人同时融化在爱的热流中。

薛涛虽为风尘女子,但她以前都是属于那种卖艺不卖身的高级诗妓,周旋于蜂蝶中,却一直洁身自好。而这次一切都不同了,与元稹见面的当天夜里,她就把自己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心爱的人;第二天清早起来,还真情所致地作了一首“池上双鸟”诗:
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
更忙将趋日,同心莲叶间。
这首诗俨然就是一个柔情万种的痴心女子,在向心上人诉说对生活的向往,奏响追求挚情的心曲。在薛涛身上,可以说谁也没能象元稹这样真正享受到她内心深处的恋情。对此,多情公子元稹也尽能领略,深为薛涛那绮丽的情意而沉醉,当时他留下的一首诗就记载了这样的情事:
诗篇调态人皆有,细腻风光我独知;
月夜咏花怜暗淡,雨期题柳为歌欹。

此后两人就开始了同居,直到第二年二月,元稹完成了蜀地的任务,离开成都返回京都时,两人不得不挥泪分手。到这时为止,他们已在一起度过了一年如胶似漆的亲密时日。元稹在离开成都时,薛涛写了一首《送友人》诗: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这首送别诗,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著。分别在“月寒”、“夜有霜”的深秋季节,本来就教人伤怀,可诗人偏说“谁言千里自今夕”,反伤感之意而安慰对方,其伤感之深沉可见一斑。

元稹离开成都后,薛涛对他的思念是刻骨铭心的,她相信元稹说过要回成都见她的话,不惜以全部身心等待与心上人再度相逢。在长庆元年(821),元稹入翰林时,薛涛寄去自创的“深红小笺”,元稹在笺上作《寄赠薛涛》七律一首,托人捎来给薛涛。诗曰:
锦江滑腻峨嵋秀,生出文君与薛涛;
言语巧似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
纷纷辞客多停笔,个个公侯欲梦刀;
别后相思隔烟水,葛蒲花发五云高。

元稹对薛涛的才情念念不忘,暗自称奇,同时也直抒相思心意,可见他对成都那一年缠绵岁月还是颇寄真情的。薛涛也写了《寄旧诗与元微之》 ,其中有“长教碧玉深藏处,总向红笺写自随”的表白。

当时与薛涛交往的名流才子甚多,如白居易、牛僧儒、令狐楚、辈庆、张籍、杜牧、刘禹锡、张祜等,都与薛涛有诗文酬唱,但牵动她内心深情的却只有元稹一个。元稹离开蜀中后,薛涛朝思暮想,就象一个丈夫远出的空闺女子一样,等出满怀的与渴盼,汇成了流传后世的名诗──“锦江春望”四首:

其一:
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
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
        
其二:
揽革结同心,将以遗知音;
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

其三:
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
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

其四:
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
玉簪垂朝镜,春风知不知。

起初还只是揪心的相思和期盼,期望情人重续旧欢的时日;可是春去春归,音信渐渺,薛涛越盼越失望,她甚至望着天上的云彩、江畔的垂柳、院中的春花,都幻化成元稹的形象,与它们诉说离情之苦。她的一首“咏牡丹”,就是以牡丹拟人,在夜深露重中与盛开的花儿细诉衷情。诗云:
去年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问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同花说相思。

薛涛仿古编钟
可是“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的元稹实际是一个负心汉,薛涛在锦江畔刻骨铭心地思念着情郎,元稹却又到浙西与年轻貌美的刘采春热恋得如火如荼。风尘才女薛涛毕竟只是他生命中的一支小插曲,他又何曾想过与她相伴终身呢!

元稹和薛涛的一段感情,最后却终于因为元稹不过视薛涛只是无数个和他诗酒共乐的乐伎之一,在他去了扬州之后便中断了这份感情的联络,对于薛涛而言,使她终身在等待,也许元稹说过要回成都见她的话,也许薛涛在等的不单单是个元稹了。她作为一个看惯了欢乐虚情场中一切是是而非的绝顶聪明的女诗人,自然知道一张薄薄的桃色笺纸,如何能够挽留得住那些被酒色痴迷的褪色了的真情。薛涛退隐之后,一直在溪水边制作她精致的粉笺,孤独地老去,不知道那份寂寞是不是还在现在的溪边飘荡。

唐宋是中国文化的鼎盛时期,唐宋的五位才女是历代才女中的代表,她们的文学成就相行之下也是最高的。在我查找翻阅她们的生平和作品的过程中,我的内心跌宕起伏,沉浸在他们悲剧的人生和悲情的文字里不能自已。这五位才女中,就有三位——李冶、薛涛、鱼玄机,是被世人视为娼妓的女冠(女道士),另外的两位,李清照朱淑真,一个虽拥有过幸福的婚姻生活,但偏遭国破家亡的变故,人近中年历经磨难饱经忧患;一个更为不幸,下嫁给一个庸碌无才的俗吏,枉有一腔诗情无人能解。人生的不幸、身世的沧桑,使她们声声哽咽、字字血泪、哀鸣遍地、悲愤满腔。文字抒发出了她们心中的愁苦和悲怨。

然而在当时人们是不屑于欣赏这类“闺阁文字”的,她们的文字除有限的几首得以流传,大多都在岁月的风中飘逝贻尽了。前几日购得一套《唐诗宋词元曲大全》,其中女性的作品仅收录了李清照之词。细细品位众才女之作,的确有着必然的局限性。清代的才女梁孟昭在《寄弟》中曾感慨道:“我辈闺阁诗,较文人墨客为难,诗人肆意山水,阅历既多,指斥事情,涌言无忌,故其发之声歌,多奇杰浩博之气;至闺阁则不然,足不逾阃阁,见不出乡邦,纵有所得,亦须有体,言辞放达,则伤大雅……”封建的伦理道德观念,卑微的社会地位,注定了女子视野的局限和思想的收敛,言辞放达则被视为“出格”、“无德”甚至“淫荡”。她们只能用细腻的笔致含蓄婉约委曲达意地凄楚哀鸣,一波三折地释放内心的压抑。

就是这样的哀怨段肠之音,却是古代女性最直接的思想和最真实的情感,它是一部血泪凝结的妇女灵魂史,深刻悲婉地展现了历史重压下的女子艰难挣扎、悲呛呼喊!她们隽秀的才华,横溢的诗情,如一颗不太显眼却依旧明澈的星子,装点着广袤的艺术星空,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淀下不可磨灭、凄艳绝美的一页!

薛涛[唐代诗人] - 始乱终弃

薛涛薛涛墓
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一名句的是才子元稹。是以元稹为原型的《莺莺传》,与王实甫改写的才子佳人大团圆的喜剧不同,这是一出元稹始乱终弃的悲剧,更让人不齿的是,元稹还在文章里为自己开脱。他说莺莺是尤物,不祸害自己,定祸害别人。我只有克服自己的感情,跟她断绝关系。

莺莺并没有挽救自己注定成灰的爱情,她知道自己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不该抱枕而去,以至再不能光明正大做人妻,但她没有露出恨意,甚至去信,嘱元稹好好生活,不用牵挂她。

这是一种悲凉的清醒,她愿赌服输,另嫁他人,终身不再见张生,她看着自己的爱情成了废墟,掩埋了这些,淡出了。倒是元稹还很无耻地追忆着,因为这个女子没有纠缠他,很安静地走开了。有一些类似于张爱玲对胡兰成的态度。

无论是封建社会的唐朝,还是公元2003年的今天,同居对于女子始终弊大于益,除非一开始就不想要结果,否则,最好还是不要在没有任何保障的情况下,与一个男子演绎现代版《西厢记》。

薛涛[唐代诗人] - 纪念地点

薛涛井

崇丽阁南面的薛涛井,是明代蜀藩王仿制薛涛笺处。“薛涛井”三字,是清康熙六年,成都知府翼应熊手书。据说薛涛用这里一口古井的水制作了一种红色的小笺,其色彩绚丽且又精致,唐著名诗人韦庄还曾向她乞求呢。

薛涛塑像位于园中幽篁深处,1984年建成。塑像高3米,由汉白玉雕成,四周碧水环绕、地面绿草如茵。薛涛墓1994年10月恢复修建。由墓碑、墓体、墓基平台组成,墓碑上题有“唐女校书薛洪度墓”。墓四周由青砖砌成矮墙围护,配置有草坪、小桃花、翠竹。读竹苑1995年始建,为公园的品种竹区。苑内翠竹丛丛,叠石配景,汉白玉石碑上刻有薛涛和历史名人咏竹画竹的佳作,构成一幅幅的竹石图景,寓意深邃。

薛涛笺

薛涛在闲雅之余,常把乐山特产的胭脂木浸泡捣拌成浆,加上云母粉,渗入玉津井的水,制成粉红色的特殊纸张,纸面上呈现出不规则的松花纹路,煞是清雅别致,她便用这种纸来誊写自己作的诗,有时也送些诗笺给友人,人们把这种纸笺称为“松花笺”或“薛涛笺”。唐人喜用彩笺题诗或书写小简,其实都是学了薛涛的样。

薛涛酒

薛涛薛涛井

居人汲井为,名薛涛酒,甚美。但是,薛涛制笺系自所谓薛涛井取水之说,明代始尔,斯已谬矣。清初忽有用薛涛井水酿酒之事,自更与涛无关。但已吟咏不绝,皆附丽而已。

薛涛坟

薛涛坟在今成都市东郊、望江楼公园东、锦江之滨,四川大学校园内。晚唐郑谷(字守愚)《蜀中》三首之三云:“渚远江清碧簟纹,小桃花绕薛涛坟。朱桥直指金门路,粉堞高连玉垒云。窗下断琴翘凤足,波中濯锦散鸥群。子规夜夜啼巴蜀,不并吴乡楚国闻”,其中“小桃”者,上元前后(正月)即著花,状如垂丝海棠,非桃树开花在季春也。


纪念馆

薛涛纪念馆正式开放,60米长壁画 薛涛一生尽收眼底。小家碧玉的庭院、错落有致的诗廊、惟妙惟肖的的壁画……昨日,成都市首个用现代手法打造的以女性为主题的历史博物馆——望江公园薛涛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

纪念馆的大门以唐代朱门的模样打造而成,两扇朱门中间是一个红色的牌坊,牌坊上挂着由著名书法家马识途先生亲笔题写的“薛涛纪念馆”门牌,显得气势恢宏。整个薛涛纪念馆就是一座庭院。进入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用玻璃和石柱构建而成的以薛涛《洪度集》而命名的洪度诗廊。在诗廊的8根石柱上,刻满了《洪度集》中收录的92首诗歌的诗名;在玻璃铺设的诗廊地面上,有6幅唐代团花图案。

总长60米的精致壁画,构成了薛涛纪念馆的主线,也是纪念馆特别推荐的“亮点工程”。据纪念馆总设计周炯焱介绍,薛涛纪念馆打破了传统手法,采用壁画的形式来反映主人的一生,这在全市博物馆中还算首次。馆内的壁画颜色鲜明亮丽,分成了泪别长安、才女望春、芳菲世界、边搂壮歌、众望所归、诗魂长存等6个主题,记录了薛涛一生中6个重要的时期。在每一个人生主题中,都穿插有一首薛涛的诗词。在博物馆内,还有复制的“薛涛笺”、张大千等著名画家所画的薛涛画像等陈列品。

为本词条添加视频组图相关影像

注释与参考:
[1]^无尽的爱纪念网
被引用:本词条已被如下媒体引用 我来补充
开放分类:我来补充
,,,,,,,,,,,,,,,,,,,,,,,,,,,,,,,,,,,,,,,,,,,,,,,,,,,,,,,,

薛涛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古诗人薛涛   
古诗人薛涛

薛涛(约768~832年),唐代女诗人,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中文名: 薛涛
出生地: 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出生日期: 约768
逝世日期: 832年
职业: 诗人
代表作品: 《送友人》、《题竹郎庙》

目录

人物简介
历史相关
名作鉴赏
薛涛与元稹
薛涛研究最新成果

编辑本段人物简介

  父薛郧,仕宦入蜀,死后,妻女流寓蜀中。幼年随父郧流寓成都,八九岁能诗,父死家
  

薛涛画像

[1]
贫,十六岁遂堕入乐籍,脱乐籍后终身未嫁。后定居浣花溪。薛涛姿容美艳,性敏慧,8岁能诗,通晓音律,多才艺,声名倾动一时。德宗贞元(785~804)中,韦皋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召令赋诗侑酒,遂入乐籍。后袁滋、刘□、高崇文武元衡李夷简王播段文昌杜元颖郭钊李德裕相继镇蜀,她都以歌伎而兼清客的身份出入幕府。韦皋曾拟奏请朝廷授以秘书省校书郎的官衔,格于旧例,未能实现,但人们往往称之为“女校书”。后世称歌伎为“校书”就是从她开始的。薛涛生年不详。其卒年当在段文昌再度镇蜀期间,即大和六年(832)至九年(835)之间。旧说她和高骈有交往,考高骈任四川节度,在僖宗乾符元年(874),时代远不相及,显误。
  薛涛和当时著名诗人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刘禹锡杜牧张祜等人都有唱酬交往。居浣花溪上,自造桃红色的小彩笺,用以写诗。后人仿制,称为“薛涛笺”。晚年好作女道士装束,建吟诗楼于碧鸡坊,在清幽的生活中度过晚年。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诗称道:“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在唐代女诗人中,薛涛和李冶鱼玄机最为著名。薛涛与刘采春,鱼玄机,李冶,并称唐朝四大女诗人。 卓文君薛涛花蕊夫人黄娥并称蜀中四大才女。薛涛的诗,不仅如世所传诵的《送友人》、《题竹郎庙》等篇,以清词丽句见长,还有一些具有思想深度的关怀现实的作品。在封建时代妇女,特别是象她这一类型妇女中,是不可多得的。她曾到过接近吐蕃的松州,有《罚赴边有怀上韦令公》诗,其第一首说:“闻说边城苦,而今到始知。羞将门下曲,唱与陇头儿。”对防守边疆士兵的艰苦生活寄以深切同情。杨慎说它“有讽谕而不露,得诗人之妙”(《升庵诗话》)。《四库全书总目》也认为她的《筹边楼》“托意深远”,“非寻常裙屐所及”。有《锦江集》5卷,今佚。《全唐诗》录存其诗1卷。近人张蓬舟有《薛涛诗笺》。事迹见《唐诗纪事》、《唐才子传》。
  据《名媛诗归》说:“涛八九岁知音律,其父一日坐庭中,指井梧示之曰:‘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令涛续之,即应声曰‘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父愀然久之”可见其才思之敏捷。涛早年丧父,母孀居,二人相依为命,生活极其窘困,及她到十六岁时,诗名已遐迩皆闻,因其有姿色,通音律,善辩慧,工诗赋,迫于生
  

薛涛木刻像

[2]
计,遂入乐籍,成为当时著名的女诗人。

编辑本段历史相关

  “韦令孔雀”
  韦皋镇蜀之初(贞元元年、公元七八五年),南越献孔雀一只,皋依涛意,于使宅开池设笼以栖之。至大和五年(公元八三一年)秋,孔雀死。次年夏,涛亦卒。一些诗词中提到的“韦令孔雀”也就是指的这段史话。
  薛涛字 薛涛字无女子气,笔力峻激。其行书妙处,颇得王羲之法,少加以学,亦卫夫人之流也。每喜写己所作诗,语亦工,思致俊逸,法书警句,因而得名。若公孙大娘舞“剑器”,黄四娘家花,托于杜甫而后有传也。然涛字真迹今皆佚。
  薛涛笺
  薛涛自贞元初被罚赴边回,即退隐于成都西郊之浣花溪甚久。浣花之人多业造纸,涛惜其幅大,不便写己所作小诗,她在成都浣花溪采用木芙蓉皮作原料,加入芙蓉花汁,制成深红色精美的小彩笺,后世流行之红色小八行纸,薛涛笺也。多用于写情诗情书,表达爱慕思念之意,在当时及后世极为流传。因为薛涛所发
  

薛涛井

明,所以称为薛涛笺。至于称浣花笺松花笺、十样蛮笺为涛笺者,实误。浣花殆假借地名;松花恐浣花笔误,况松花嫩绿色;而十样笺出自北宋。时谢景初于浣花溪专造十色笺(深红、粉红、杏红、明黄、深青、浅青、深绿、浅绿、铜绿、浅云),号谢公笺
  薛涛井
  薛涛井旧名玉女津,“水味甘冽,异于江泉。”乃因井傍锦江,源出江泉,又经砂滤过耳。传涛造笺系自此井取水,无考。然明藩确取此井之水造纸,且以上贡。康熙三年(公元一六六四年)三月,冀应熊始书薛涛井三字,立石碑于井傍。嘉庆十九年(公元一八一四年),四川总督常明奉敕建雷祖庙于井左,布政使方积与王启锟等,因建吟诗楼、浣花亭于井右。
  薛涛酒
  居人汲井为酒,名薛涛酒,甚美。但是,薛涛制笺系自所谓薛涛井取水之说,明代始尔,斯已谬矣。清初忽有用薛涛井水酿酒之事,自更与涛无关。但已吟咏不绝,皆附丽而已。
  薛涛墓
  位于成都望江楼公园西北角的竹林深处。主体由墓、墓碑、墓基平台组成,四周有护栏分隔。墓体直径约三米,由三层红
  

薛涛墓

砂条石砌成圆形墓基,环墓为一米宽的墓基平台,用石板拼成环墓小路,墓与平台形成一个整体,视觉效果甚佳。关于碑的造型,最初设计为浮雕云头碑,后由于在公园发现一块风蚀的古碑,碑高一点五八米,宽零点八二米,碑右上方隐约可见明“万历”二字,故为明碑,中间正文首字一点一横一撇的广旁似唐字,猜测应为唐女校书薛洪度墓碑,重新设计时参考了该碑的造型、尺寸,形成现在的墓体造型。现在的幕碑正面“唐女校书薛洪度墓”八个大字,由四川省著名书法家刘秉谦先生1994年十月题写。碑背面的“重建薛涛墓碑记”由四川省薛涛研究会副会长刘天文撰写。薛涛墓的立意布局,根据我国儒家思想和道家学说,认为天圆地方,设计以墙界为方以墓为圆,寓意女诗人在天地中安息,永为世人凭吊。
  据唐末诗人郑谷诗云:“渚远清江碧簟纹,小桃花绕薛涛坟”知唐时薛涛墓四周种了不少桃树。又据清朝初期诗人郑成基诗句:“昔日桃花无剩影,到今斑竹有啼痕”知清代的薛涛墓旁已无桃花,唯有修竹万竿。故现在的薛涛墓旁栽种了桃花、翠竹,以示纪念这位杰出的女诗人。
  太和五年,公元832年一个秋日的黄昏一代才女薛涛香消玉殒,65岁的薛涛永远闭上了她寂寞的眼睛。当时的剑南节度使段文昌为她亲手题写了墓志铭,并在她的墓碑上刻上了“西川女校书薛涛洪度之墓”,至此,女校书便真的成了薛涛的别名。但真正葬于何处,史料并无明确记载,毕生致力于研究薛涛的专家,原上海大公报记者张蓬舟老先生根据晚唐诗人郑谷诗句“渚远清江碧簟纹,小桃花绕薛涛坟,朱桥直指金门路,粉堞高 连玉垒云,窗下断琴翘风足,波中濯锦散鸥群,子规夜夜啼巴蜀,不并吴乡楚国闻”,推测薛涛坟应在望江楼东面的锦江之滨。当然也有学者认为薛涛晚年生活在城西浣花溪。按照常理推断死后也应葬在城西一带。由于没有明文记载,当然也不排除葬在城东的可能。晚清贵阳诗人陈矩《洪度集》云:“墓去井里许,在民舍旁”,李淑熏的《记薛涛坟》中载:“江楼南去二三里,荒陇犹留土一抔”可知薛涛墓距薛涛井最多二三里之远。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距望江楼公园仅一墙之隔的四川大学校园曾有薛涛墓并题有墓碑,只可惜毁于十年动乱之中,踪迹全无,为我们后人破解其真伪留下了无穷的遗憾。

编辑本段名作鉴赏

  《春望词》
  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
  揽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
  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
  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
  《牡丹》
  去年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牋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解析:
  诗用“情重更斟情”的手法,在人花之间的感情中反复掂掇,造成情意绵绵的意境,构思新颖纤巧,独具艺术风采。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别后重逢,有太多的兴奋,无限的情思。对眼前盛开的牡丹花,却从去年与牡丹的分离落墨,把深情厚意浓缩在重逢的特定场景之中。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化牡丹为情人,细腻又传神。“巫峡散
  

薛涛坐像

[3]
”承上文的怨别离,用宋玉《高唐赋》中楚襄王和巫山神女梦中幽会的故事,给人花抹上梦幻迷离的色彩。担心离别会象巫山云雨那样一散而不复聚,望眼欲穿而感到失望。在极度失望之中,突然不期而遇,更感再度相逢的难得和喜悦。把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发现桃花源仙境和传说中刘晨、阮肇遇仙女的故事捏在一起,给人花相逢罩上神仙奇遇的面纱,带来了惊喜欲狂的兴奋。两句妙用典故,变化多端,曲折尽致。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以“馨香”、“不语”影射牡丹花的特点;以“传情”、“彼此知”关照前文,显而不露,含而不涩。花以馨香传情,人以信义见著。人花相通,人花同感,以达“不语还应彼此知。” 以上诗句写尽诗人与牡丹的恋情。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安枕席”于栏边,抵足而卧,情同山海。深夜说相思,解其相思之渴,相慕之深。这两句想得新奇,将诗情推向高潮。
  此诗将牡丹拟人化,用倾诉衷肠的口吻描述,新颖别致,亲切感人,有醉人的艺术魅力。
  诗人写牡丹从去年暮春的牡丹开篇,去年春天,牡丹花开得特别热闹,但暮春的来临依然凋零了牡丹花的热情。诗人看着随风散落的业已干卷的花瓣,任凭微风的摆布,凄清惆怅之感顿袭时袭来,心里一堵,泪水夺眶而出,滴落在铺在书桌上的红笺上,当时诗人正在为心爱的人写赠别诗,要在那粉红的笺纸上,载满离别的愁绪。没有不散的筵席,繁华过后一场空,为什么相聚相守的日子那么短暂,牡丹花的花期究竟敌不过暮春的到来。只一个“怨”字,把离情说得令人心痛。经过这样的别离,原本对相聚已不存在任何幻想,虽然望眼欲穿,却从不敢奢望。因为一切的相会都会就象巫山云雨一样容易飘散难再现,只是徒增郁闷罢了。对于薛涛而言,一切欢聚都是短的,如巫山云雨一样容易消散。作为歌妓的她看惯了身边频繁的悲欢离合,没有一个与她有过深交的人真心想娶她为妻。最后一句“因何重有武陵期”才显示了她的喜出望外,用武陵渔人发
  

薛涛画像

[4]
现桃花源及传说中的刘晨、阮肇遇仙女的故事来说看到牡丹二度重开的欣喜。诗人苦恋着牡丹却从不敢奢望。牡丹花开,话虽不语,却以其特有的馨香传达着自己的情愫,含情脉脉。只要静静地看着,就知足了。“心有灵犀一点通”,抑或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真正有情的人在一起,多少言语也是多余,一切尽在不言中,只要能够相望相偎着就足够了。这种无言的默契才是最感人的。末一句“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诗人爱牡丹之深,在相会的短暂欢愉过后平静下来,再默默无语显然不够。就想在栏边安枕席,倚着枕头,沐着清幽的月光,叙相思之苦,中间一个闲字表达诗人在相聚后的恬淡、怡然。来日方长,再苦的别离也已熬到头了,以后的日子就是长相厮守,其中“闲”字包含无限惬意。
  这首诗与其说是描写相聚后的快乐,倒不如说是其实她一直很寂寞,这不过是遣抒胸怀的方式,她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的生活看似热闹非凡,每天都与达官贵人、文人骚客吟诗唱和,实则最为冷清。心中的寂寞无法诉说每次的信誓旦旦都是没有结局的美丽谎言。那么多与她来往唱和的文人骚客都没有想要真心给她幸福的人,包括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一边叙相思,一边又别有新欢。而只有牡丹,没有与她立下海誓山盟,终究不期而遇,这种心中的抑郁总算疏解了不少。她只是借牡丹来自我安慰罢了。那么多情思唯有与牡丹一叙,足见诗人的孤单。知她者,唯有牡丹。
  《送友人》
  水国蒹葭(jiān jiā)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昔人曾称道这位“万里桥边女校书”“工绝句,无雌声”。她这首《送友人》就是向来为人传诵,可与“唐才
  

薛涛塑像

子”们竞雄的名篇。初读此诗,似清空一气;讽咏久之,便觉短幅中有无限蕴藉,藏无数曲折。
  前两句写别浦晚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可知是秋季。“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这时节相送,当是格外难堪。诗人登山临水,一则见“水国蒹葭夜有霜”,一则见月照山前明如霜,这一派蒹葭与山色“共苍苍”的景象,令人凛然生寒。
  值得注意的是,此处不尽是写景,句中暗暗兼用了《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两句以下的诗意:“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回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以表达一种友人远去、思而不见的怀恋情绪。节用《诗经》而兼包全篇之意,王昌龄“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巴陵送李十二》)与此诗机杼相同。运用这种引用的修辞手法,就使诗句的内涵大为深厚了。
  人隔千里,自今夕始。“千里自今夕”一语,使人联想到李益“千里佳期一夕休”的名句,从而体会到诗人无限深情和遗憾。这里却加“谁言”二字,似乎要一反那遗憾之意,不欲作“从此无心爱良夜”的苦语。似乎意味着“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可以“隔千里兮共明月”,是一种慰勉的语调。这与前两句的隐含离伤构成一个曲折,表现出相思情意的执着。
  

薛涛壁纸

诗中提到“关塞”,大约友人是赴边去吧,那再见自然很不易了,除非相遇梦中。不过美梦也不易求得,行人又远在塞北。“天长地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李白《长相思》)。“关塞长”使梦魂难以度越,已自不堪,更何况“离梦杳如”,连梦也新来不做。一句之中含层层曲折,将难堪之情推向高潮。此句的苦语,相对于第三句的慰勉,又是一大曲折。此句音调也很美,“杳如”的“如”不但表状态,而且兼有语助词“兮”字的功用,读来有唱叹之音,配合曲折的诗情,其味尤长。而全诗的诗情发展,是“先紧后宽”(先作苦语,继而宽解),宽而复紧,“首尾相衔,开阖尽变”(《艺概。诗概》)。
  “绝句于六艺多取风兴,故视它体尤以委曲、含蓄、自然为高。”(《艺概。诗概》)此诗化用了前人一些名篇成语,使读者感受更丰富;诗意又层层推进,处处曲折,愈转愈深,可谓兼有委曲、含蓄的特点。诗人用语既能翻新又不着痕迹,娓娓道来,不事藻绘,便显得“清”。又善“短语长事”,得吞吐之法,又显得“空”。清空与质实相对立,却与充实无矛盾,故耐人玩味。
  《池上双凫》
  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
  更忙将趋日,同心莲叶间。
  诗中浓情蜜意,还有“朝暮共飞还,同心莲叶间”的表白,大有和元稹双宿双栖的想头,想来在情深意密的时候薛涛是想过嫁给元稹的。不过好景不长,一年以后元稹离开四川。那时薛涛已经四十六岁,芳华已至秋暮,元稹又是一个放纵多情的人,薛涛就静静地了断了这场情缘。聪明如她,是明白她和元稹之间的关系的。露水情缘,朝生暮死,何必恩恩怨怨反复纠缠?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韦庄词中女子如是说。可叹痴情女子太多,像薛涛这样能够斩断情缘,反而更显得珍重。我所喜欢薛涛的也正是这一点:聪明冷静。身虽为妓,心洁如冰雪,花容月貌不减清烈。
  韦皋发怒,一纸贬书送到她面前。薛涛忽然醒悟自己玩得过火了,再怎么声名远播也是他捧出来的。那些王公子弟,再怎么赞美留恋,数日之后,也是绝尘而去的事。真正和自己朝夕相对,能够掌握自己生死的,是这个叫韦皋的男人。
  心中的悲戚涌上来,小小的波折让她看清楚自己的处境和身份。艳名是虚名,才名是虚名,觥筹交错,男欢女爱都是假的,唯一真实的是——她是一个妓女,需要依靠别人的慈悲怜悯才可以立足于世。
  聪明非常的薛涛,冷静地收敛起自己的悲切,那是无谓的。没有一个人的悲伤可以感动上苍,除非她有力量扭转乾坤。薛涛在赶赴松州的途中写下了十首著名的离别诗,差人送给韦皋。这十首“十离诗”是这样写的——
  驯扰朱门四五年,毛香足净主人怜。
  

清婉室薛涛像石刻

无端咬著亲情客,不得红丝毯上眠。
  ——《犬离主》
  越管宣毫始称情,红笺纸上撒花琼。
  都缘用久锋头尽,不得羲之手里擎。
  ——《笔离手》
  雪耳红毛浅碧蹄,追风曾到日东西。
  为惊玉貌郎君坠,不得华轩更一嘶。
  ——《马离厩》
  陇西独自一孤身,飞去飞来上锦茵。
  都缘出语无方便,不得笼中再唤人。
  ——《鹦鹉离笼》
  出入朱门未忍抛,主人常爱语交交。
  衔泥秽污珊瑚枕,不得梁间更垒巢。
  ——《燕离巢》
  皎洁圆明内外通,清光似照水晶宫
  只缘一点玷相秽,不得终宵在掌中。
  ——《珠离掌》
  跳跃深池四五秋,常摇朱尾弄纶钩。
  无端摆断芙蓉朵,不得清波更一游。
  ——《鱼离池》
  

薛涛壁纸

  爪利如锋眼似铃,平原捉兔称高情。
  无端窜向青云外,不得君王臂上擎。
  ——《鹰离鞲》
  蓊郁新栽四五行,常将劲节负秋霜。
  为缘春笋钻墙破,不得垂阴覆玉堂
  ——《竹离亭》
  铸泻黄金镜始开,初生三五月徘徊。
  为遭无限尘蒙蔽,不得华堂上玉台。
  ——《镜离台》
  这十首诗是用犬、笔、马、鹦鹉、燕、珠、鱼、鹰、竹、镜来比自己,而把韦皋比作是自己所依靠着的主、手、厩、笼、巢、掌、池、臂、亭、台。只因为犬咬亲情客、笔锋消磨尽、名驹惊玉郎、鹦鹉乱开腔、燕泥汗香枕、明珠有微瑕、鱼戏折芙蓉、鹰窜入青云、竹笋钻破墙、镜面被尘封,所以引起主人的不快而厌弃。

编辑本段薛涛与元稹

  情感纠葛
  薛涛与元稹一见钟情,当时薛涛已三十八岁,而元稹小薛涛十一岁。元稹9岁能文,16岁明经及第,24岁授秘书省校书郎,28岁举制科对策第一,官拜左拾遗。是中唐时期与白居易齐名的诗人,世称“元白”。当时薛涛在诗坛已有盛名,令元稹十分仰慕,只恨无缘一面。直到元和四年(809)元稹任监察御史,奉使按察两川,才有机会托人与薛涛相识。三十八岁的薛涛,成熟且有魅力,才情俱备,年老色未衰,吸引了亡妻的元稹。二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共同赋诗吟词,好不惬意。时薛涛已经38岁,对迎来送往的诗妓生涯早已颇感厌倦,见到元稹,即有托身相许之意。她还作过一首诗《池上双鸟》: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更忙将趋日,同心莲叶间,表达了她追求真情挚爱愿与元稹双宿双飞的愿望。然而此一段缠绵缱绻的情感,却因数月后元稹离蜀返京,从此天涯两分。薛涛在《赠远》诗中是这样描绘的:“知君未转秦关骑,日照千门掩袖啼。闺阁不知戎马事,月高还上望夫楼。”大约两人分手之际,元稹曾答应过了却公事之后,会再来成都与薛涛团聚。但世事难测,实际情形并不如约定的那样,元稹后来仕途坎坷,官无定所,在后来频繁的调动之中,原本比薛涛年轻的元稹,自然不能坚守爱情,加之唐代官吏与妓女交往并无禁令,元之移情别恋,也就在所难免。尽管分手之后,两人也还保持文墨往来,但在元稹一面,似乎只是应付,并非如当日之信誓旦旦了。薛涛只有远望长安,掩袖悲叹,像所有盼望丈夫归来的妻子,在月缺月圆的时候,登楼寄托一份怀旧的哀思。
  就中国文学史而言,两人也许算得一段佳话;但从薛涛个人的角度来说,却是一幕遥远凄清的回忆。薛涛悒郁寡欢,终身未嫁。
  薛涛·元稹的年谱
  此年谱以薛涛年谱为纲,所列诗歌除注明作者外,均为薛涛作品。
  大历五年(770)薛涛生。
  大历十二年 续父《井梧吟》。(此诗作于十二年到十三年间)大历十四年 元稹生。
  

薛涛壁纸

贞元元年(785)入乐籍。
  贞元四年 与韦晋行《千字文令》。
  贞元五年韦皋罚薛涛赴松州,旋即释回。脱乐籍,退隐浣花溪。作品:《罚赴边上韦相 公二首》、《罚赴边有怀上韦相公二首》、《十离诗》十首。
  贞元九年元稹明经及第。
  贞元十六年 元稹与崔莺莺恋爱,旋即弃之。
  贞元十八年元稹登吏部乙科,授校书郎。
  贞元十九年 稹娶太子少保韦夏卿季女韦丛
  元和元年(806)《贼平后上高相公》、与高崇文行《一字令》。(公元805年刘辟反,806年高崇文讨平。)
  元和二年武元衡充剑南西川节度使
  元和三年武元衡奏薛涛为校书郎。作品:《续嘉陵驿诗献武相国》、《上川主武元衡相国二首》
  元和四年 稹三月授监罕御史,出使东川。涛识元稹。时稹年三十,涛年四十。稹七月移务洛阳。稹妻韦丛卒。作品:《四友赞》
  元和五年创制薛涛笺(一种深红色小笺)。稹二月贬江陵府士曹参军。作品:《赠远二首》
  元和六年稹在江陵贬所纳妾安仙嫔
  元和九年稹徙唐州从事。
  元和十年武元衡卒。稹正月自唐州还京。三月,出为通州司马。五月续娶裴淑。作品:《别李郎中》
  元和十三年——元和十五年《浣花亭陪川主王播相公暨寮同赋早菊》
  元和十四年 稹转虢州长史。徵还,为膳部员外郎
  元和十五年稹为祠部郎中,知制诰。
  长庆元年(821)稹入翰林,为中书舍人承旨学士。旋罢授工部侍郎。《段相国游武担寺病不能从题寄》、《赠段校书》、《寄旧诗与元微之》。元稹作《寄赠薛涛》
  长庆二年稹 二月同平章事。六月,罢为同州刺史
  长庆三年稹冬转越州刺史,兼浙东观察史。
  长庆四年 白居易作《与薛涛》
  大和三年稹 九月入为尚书左丞
  大和四年稹 正月充武昌军节度使。
  大和五年(831)元稹卒。 《筹边楼》大和六年 夏,薛涛卒。作品《赏梨花和李太尉》。刘禹锡《和西川李尚书〈伤孔雀及薛涛〉之什》。
  大和七年段文昌抵镇,为薛涛撰墓志。
  ——以上资料据张篷舟笺注《薛涛诗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温庭筠诗集》译意》

编辑本段薛涛研究最新成果

  1.《薛涛诗歌意释》致力于历史坐标上薛涛诗作的综合考察,志在全面解析其所蕴历史密码,揭示出续诗事件真相及薛涛与父亲、李白的关系,辨明了被罚事件与《咏八十一颗》、《忆荔枝》关联性及所体现出的亲情,揭开了与《乡思》相关的“梓州之会”内幕,披露了李薛爱情过程及爱情结晶是李郢的秘密,探明了《送郑资州》、《酬郭简州寄柑子》等诗的真正含意,理清了薛涛与元稹、白居易、段文昌之间的是是非非,确定了《酬文使君》、《酬李校书》等诗所涉对象,发现了薛涛在大和七年(833)曾被冤囚禁的经历,提出了薛涛享年达一百四
  

《薛涛诗歌意释》

十岁左右的新观点。
  为使读者易于理解起见,本书融鉴赏、释意、考证研究于一炉,在详细解析薛涛诗作字、词,挖掘潜意的同时,归纳出其创作思路及蕴喻体系。
  唐代诗人薛涛的最新研究成果《薛涛诗歌意释》,揭秘历史,释意合理,雅俗共赏,普适性强,很有参考、学术价值。是指导各科学生学习唐诗的最佳参考书籍。
  2.《“温庭筠”诗集译意》基于《薛涛诗歌意释》,在对“温庭筠”全部诗作进行细致翻译、释意的基础上,对其姓名的关联性,生理特征,情感、性别、身份、出生地、家庭成员关系,作品中色彩词汇、喻体的运用以及社会关系的同一性进行综合性考察,特别是对其与鱼玄机关系的条分缕析及在此基础上阶段性传略的归纳,最终揭示出“温庭筠”原是薛涛曾用名(或化名)的千年之谜。于此同时,也对其“无行”问题也作了合乎逻辑、情理的解释。这不仅使得薛涛大和七(833)年以后的行迹有了着落,而且,其个人品质,思想观念等也趋于逐渐清晰。
  本书以系统理论为指导,运用独特的方法论,在结合相关史料直译的基础上,致力于探求作品潜意及写作缘由所在。简而言之,作为一部探秘型学术专著,除了以揭示历史真相为宗旨,融鉴赏、释意、考证于一炉,对指导古代文学爱好者学习、研究唐诗也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作用。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参考资料
扩展阅读: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薛涛
唐代才女、名妓
國家 唐朝
薛姓
洪度(宏度)
出生 约768年
长安
逝世 约831年
成都

薛涛(768年?-831年?),唐代女诗人、名妓。字洪度,一作宏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因父亲薛郧做官而来到蜀地,父亲死后薛涛居于成都,與當時名士元稹牛僧孺张籍白居易令狐楚刘禹锡张祜段文昌有往來,與元稹交情最篤,死後段文昌為其撰寫墓誌銘[1]。在其住处,成都现存有望江楼公园,内有薛濤纪念馆薛涛井

目录

 [隐藏

[编辑] 生平

薛涛自小聪慧,八九时就能作诗,据《名媛诗归》记载“涛八九岁知音律,其父一日坐庭中,指井梧示之曰:‘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令涛续之,即应声曰‘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父愀然久之。父亲死后,薛涛与母亲居于成都,二人相依为命,生活窘困,十六时颇有姿色,通音律,善诗文,迫于生计而沦为乐妓。

唐德宗贞元年间,当时的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十分喜爱薛涛,多次将其召到帅府侍宴赋诗,还突发奇想授予薛涛“校书”一职,虽然上表朝廷未被准奏,但“薛校书”之名不胫而走,广为流传。韦皋死后,武元衡来到成都任职,他听闻薛校书的名声,便准许薛涛脱离乐籍。薛涛虽然离籍,但早已艳名远播,在她的交际圈中有权倾一方的节度使、著名文人、幕府佐僚、贵胄公子和禅师道流,可谓名动一方。此后薛涛和著名诗人元稹还有一段情,但最终无果而终,晚年的薛涛,身着女冠服,深居简出,以制笺为生,孤独终老。

薛涛的诗以清丽见长,如《送友人》、《题竹郎庙》等篇,有《锦江集》5卷,今佚。《全唐诗》录存其诗1卷。

[编辑] 相关

相传薛涛容貌美丽,天资聪颖,并且精通音乐。其著有《锦江集》5卷,但已散佚。《全唐诗》中有其诗1卷。后人张蓬舟编有《薛涛诗笺》。薛涛又是發明家,有薛涛笺(“十色小笺”)[2]傳世,所謂的薛涛笺以胭脂木浸泡捣拌成浆,加上云母粉,渗入井水,制成粉红色的纸张,紙張風乾後有松花纹路,世謂“南华经、相如赋、班固文、马迁史、薛涛笺、右军帖、少陵诗、达摩画、屈子离骚”,乃古今绝艺。

[编辑] 注釋

  1. ^ 《蜀箋譜》:“段文昌為作墓誌。”
  2. ^文震亨长物志·纸》

[编辑] 外部链接

查看条目评分
给本文评分
可信度
客观性
完整性
可读性
我们将向您发送确认电子邮件。基于反馈隐私政策,我们不会与任何人共享您的地址。
保存成功
你的评分尚未提交
你的评分已过期
请重新评估本条目并重新评分。
发生了一个错误。请稍后重试。
谢谢!你的评分已保存。
请花些时间完成简短的调查。
谢谢!你的评分已保存。
您要创建帐户吗?
帐户将帮助您跟踪您所做的编辑,参与讨论,并成为社群的一分子。
或者
谢谢!你的评分已保存。
您知道您可以编辑这个页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