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daum.net·k2gim· 佛門對聯:16. 詩情道意 굴어당 2013. 12. 31. 17:00 佛門對聯:16. 詩情道意觀世心編著 「遠觀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猶在,人來鳥不驚。」此詩借景詠物敘情,賦詞傳抒詩懷,寓含禪理禪趣。大自然的山光水色、鳥語花香、月影松濤、蟲鳴蝶舞,處處圓含道趣,時時妙透禪機,置身其間,正可領略「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挂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山花落盡山長在,山水空流山自閑;青山不動自如如,朝暮雲霞任卷舒。如宋代蘇軾(又名蘇東坡)的〈廬山東林寺偈〉所說:「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淨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修行者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親見知識,有箇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後得箇休歇處,依前見山祇是山,見水祇是水。 〔16.1〕山中鳥語花香,活潑天機,好參妙諦; 湖上風清月白,真空景象,即是如來。〔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活」、「潑」、「白」、「即」為入聲字,屬仄聲。〔編註〕浙江杭州法喜寺圓通寶殿有此副對聯。 〔16.2〕山靜雲閑,如是機緣如是法; 鳥啼花放,爾時休息爾時心。〔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息」為入聲字,屬仄聲。〔編註〕 屬疊字聯。江西南昌翠岩寺地藏殿,雲南鶴慶鶴慶寺,及台灣新竹縣峨眉鄉金剛寺有此副對聯。 〔16.3〕不待海枯才見底; 但逢月上即敲門。〔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即」為入聲字,屬仄聲。〔編註〕雲南賓川寂光寺有此副對聯,出自明代普荷擔當禪師。 〔16.4〕月白風清,無非妙體; 花香鳥語,盡是圓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白」為入聲字,屬仄聲。〔編註〕 出自近代諦閑法師,參閱《諦閑大師遺集》。 〔16.5〕月影松濤含道趣; 花香鳥語透禪機。〔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編註〕 出自近代圓瑛法師。浙江江山龍興寺寺門將上聯改成「竹影松濤傳道趣」。 〔16.5.1〕山光水色,處處圓含道趣; 鳥語花香,時時妙透禪機。〔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編註〕屬疊字聯。出自近代觀世心。 〔16.5.2〕鳥語花香含道趣; 山光水色透禪機。〔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編註〕出自近代觀世心。 〔16.6〕水自竹邊流去冷; 風從花裏過來香。〔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平平。 「竹」為入聲字,屬仄聲。〔編註〕 出自宋代佛眼清遠禪師(1067~1120年),參閱《卍續藏‧1315‧68冊;古尊宿語錄‧卷二十七‧龍門佛眼和尚語錄》。 〔16.6.1〕水向石邊流出冷; 風從花裏過來香。〔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平平。 「石」、「出」為入聲字,屬仄聲。〔編註〕浙江杭州雲棲寺有此副對聯。 〔16.7〕水底有天懸日月; 空中無地現樓臺。〔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平平。〔編註〕湖北來鳳仙佛寺有此副對聯。 〔16.8〕水流任急境常静; 花落雖頻意自閑。〔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編註〕出自古德。 〔16.9〕水鳥樹音,咸宣佛法僧寶; 雲霞山色,盡顯毗盧遮那。〔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 「佛」為入聲字,屬仄聲。〔編註〕 浙江寧波慈谿白雲菴安樂林有此副對聯,出自近代諦閑法師,參閱《諦閑大師遺集》。 毗盧遮那:意譯為徧一切處,即法身佛。 〔16.10〕白鳥多情留我住; 青山無語看人忙。〔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平平。 「白」為入聲字,屬仄聲。〔編註〕 孤松庵有此副對聯,參閱清代紀昀著的《閱微草堂筆記‧卷八》。四川青城山銀杏閣將上聯「白鳥」改成「野寺」。 〔16.11〕百道泉飛,澗流功德水; 五峰雲湧,天雨曼陀花。〔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德」為入聲字,屬仄聲。〔編註〕 山西五台山菩薩頂文殊殿有此副對聯。下聯取材於《阿彌陀經》:「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 曼陀花:曼陀羅華之簡稱,為白團花名,意譯為適意。 〔16.12〕竹影掃階塵不動; 月輪穿沼水無痕。〔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竹」為入聲字,屬仄聲。〔編註〕 出自宋代夢窻嗣清禪師,參閱《卍續藏‧1571‧82冊;五燈全書‧卷五十三》。 〔16.13〕妙色瑩如秋色靜; 智輪明似日輪新。〔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編註〕 屬疊字聯。出自宋代法雲惟白禪師(即佛國禪師),參閱《大正藏‧1891‧45冊;文殊指南圖讚》。 〔16.14〕谷靜風聲細; 門空鳥語稀。〔平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編註〕山西五台山秘密寺,及山西五台山竹林寺有此副對聯。下聯出自唐代皎然法師的〈寄昱上人上方居〉詩,參閱《全唐詩‧卷817_45》: 厭向人間住,逢山欲懶歸。片雲閑似我,日日在禪扉。 地靜松陰遍,門空鳥語稀。夜涼疏磬盡,師友自相依。 〔16.14.1〕林深谷靜風聲細; 境寂門空鳥語稀。〔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寂」為入聲字,屬仄聲。〔編註〕湖南隆回知止庵有此副對聯。 〔16.15〕身比閒雲,月影溪光堪證性; 心同流水,松聲竹色共忘機。〔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竹」為入聲字,屬仄聲。「忘」讀(王)音。〔編註〕浙江天台山萬年寺,及浙江杭州雲棲寺有此副對聯。出自清代王棪。 〔16.15.1〕心同流水淨; 身與白雲輕。〔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白」為入聲字,屬仄聲。〔編註〕出自古德。 〔16.16〕性海藏天,無今無古; 澄潭映月,即色即心。〔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 「即」為入聲字,屬仄聲。〔編註〕屬疊字聯。浙江寧波七塔禪寺有此副對聯。 〔16.17〕明月清風呈祖意; 遠山近水寄詩懷。〔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編註〕出自近代圓瑛法師。 〔16.18〕花下聆經清有味; 水邊契道靜無聲。〔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編註〕江蘇南京華嚴寺有此副對聯,出自清代劉佐禹。 〔16.19〕花雨禪心俱寂; 松風鳥語同清。〔平仄〕平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寂」為入聲字,屬仄聲。〔編註〕浙江天台山高明寺有此副對聯。 〔16.19.1〕花雨禪心寂; 松風鳥語清。〔平仄〕平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寂」為入聲字,屬仄聲。〔編註〕山西五台山僧舍有此副對聯。 〔16.20〕春山含祖意; 秋月印禪心。〔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編註〕出自近代圓瑛法師。 〔16.21〕風來花拜佛; 雲去樹參天。〔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編註〕浙江蒼南廣福寺有此副對聯,出自近代諦印法師。 〔16.22〕家家明月誰無分; 處處青山我有緣。〔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編註〕 屬疊字聯。出自元代子成法師的〈折疑論敘〉,參閱《大正藏‧2118‧52冊;折疑論》。 〔16.23〕峰影不隨流水去; 鶴聲猶帶夕陽飛。〔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編註〕山西沁源縣聖壽寺有此副對聯。 〔16.24〕海上清風來,喚醒座中名利客; 山間明月照,光輝環宇旅遊人。〔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編註〕澳門普濟禪院有此副對聯,出自近代童真法師。 〔16.25〕海氣凝雲,雲氣結成羅漢相; 月光映水,水光返照菩提心。〔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結」為入聲字,屬仄聲。〔編註〕屬頂針聯。福建漳浦石佛寺大雄寶殿有此副對聯。 〔16.26〕海湧蓮花花湧佛; 雲籠寶樹樹籠山。〔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佛」為入聲字,屬仄聲。〔編註〕 屬頂針聯。江蘇鎮江定慧寺海雲堂有此副對聯,出自近代茗山法師,「海雲」堂名嵌入對聯之首。 〔16.27〕淮海奇觀,別開清淨地; 江山靜對,遠契妙明心。〔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別」為入聲字,屬仄聲。〔編註〕江蘇揚州大明寺有此副對聯,出自清代乾隆皇帝。 〔16.28〕鳥宿池邊樹; 僧敲月下門。〔平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編註〕出自唐代賈島的〈題李凝幽居〉詩,參閱《全唐詩‧卷572_48》: 閒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16.29〕鳥語花香,會心即道; 行雲塔影,觸目皆禪。〔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即」為入聲字,屬仄聲。〔編註〕廣東廣州六榕寺有此副對聯。 〔16.30〕鳥識玄機,銜得春來花上弄; 魚穿地脈,挹將月向水邊吞。〔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得」為入聲字,屬仄聲。〔編註〕福建漳州開元寺有此副對聯,出自宋代朱熹。 〔16.31〕圓明聞自性,聞鳥語花香,無非般若; 通達見真情,見山光水色,盡是禪那。〔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達」為入聲字,屬仄聲。〔編註〕屬疊字聯。台灣南投縣埔里鎮圓通寺有此副對聯,「圓通」寺名嵌入對聯之首。 〔16.32〕溪聲畢竟無今古; 山色何曾有是非。〔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編註〕出自清末民初‧敬安法師(字寄禪,1851~1913年)的〈天台十甲子老僧坐禪處〉詩,參閱《八指頭陀詩集‧卷一》: 萬木森寒入翠微,飄然鶴髮久忘機。溪聲畢竟無今古,山色何曾有是非。 澗草自迷遊客屐,巖花時落坐禪衣。問師何代天台住,手種青松已十圍。 〔16.33〕溪聲盡是廣長舌; 山色無非清淨身。〔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舌」為入聲字,屬仄聲。〔編註〕 廣東新興國恩寺挹翠亭,江蘇常熟興福寺破龍洞,及台灣台中縣后里鄉毗盧寺有此副對聯。 取材於宋代蘇軾的〈廬山東林寺偈〉,參閱《卍續藏‧1565‧80冊;五燈會元‧卷十七》:「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淨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16.33.1〕契得禪機,溪聲便是廣長舌; 空諸塵境,山色皆爲法相身。〔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仄; 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得」、「舌」為入聲字,屬仄聲。〔編註〕福建閩侯崇聖禪寺法堂有此副對聯。 〔16.33.2〕泉聲妙聽廣長舌; 山色常留清淨身。〔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舌」為入聲字,屬仄聲。〔編註〕廣東饒平林薑寺,及山西五台山僧舍有此副對聯 。 〔16.33.3〕風聲、雨聲、鳥聲,聲聲盡是廣長舌; 月色、山色、花色,色色無非清淨身。〔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 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舌」為入聲字,屬仄聲。〔編註〕屬疊字聯。出自近代觀世心。 〔16.33.4〕梵剎莊嚴,溪聲盡是廣長舌; 音宣妙法,山色無非清靜聲。〔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仄; 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舌」為入聲字,屬仄聲。〔編註〕台灣新竹縣峨嵋鄉金剛寺水濂洞有此副對聯。 〔16.34〕落花有意隨流水; 流水無情戀落花。〔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編註〕 屬疊字聯。出自宋代龍翔士珪禪師,參閱《大正藏‧2077‧51冊;續傳燈錄‧卷二十九》:「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落花有意隨流水,流水無情戀落花。」 〔16.35〕道自閑機長; 詩從靜境生。〔平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編註〕出自唐代齊己法師的〈寄酬高輩推官〉詩,參閱《全唐詩‧卷842_9》: 道自閑機長,詩從靜境生。不知春豔盡,但覺雅風清。 竹膩題幽碧,蕉乾裂脆聲。何當九霄客,重疊記無名。 〔16.36〕道性宜如水; 詩情合似冰。〔平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合」為入聲字,屬仄聲。〔編註〕出自唐代齊己法師的〈勉詩僧〉詩,參閱《全唐詩‧卷840_25》: 莫把毛生刺,低佪謁李膺。須防知佛者,解笑愛名僧。 道性宜如水,詩情合似冰。還同蓮社客,聯唱繞香燈。 〔16.37〕綠水本無憂,因風皺面; 青山原不老,為雪白頭。〔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 「白」為入聲字,屬仄聲。〔編註〕山東聊城綺園有此副對聯,出自清代康熙皇帝。 〔16.38〕潮聲自演大乘法; 塔影常圓無住身。〔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編註〕浙江杭州六和塔,及浙江杭州開化寺有此副對聯。出自清代乾隆皇帝。 〔16.39〕諸天花雨翠微中,嗅著更須仔細; 徧地金繩蒼藹裡,行來切莫遲疑。〔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編註〕出自明代元賢法師編輯的《卍續藏‧1252‧63冊;禪林疏語考證‧卷四》。 〔16.40〕鋤雲種出松千樹; 汲水攜來月一瓢。〔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出」、「汲」、「一」為入聲字,屬仄聲。〔編註〕出自近代虛雲禪師的〈山居〉詩歌,參閱《虛雲老和尚年譜法彙》: 茅庵高踞碧雲霄,絕壁連谿繫短橋。柱杖撥開靈脈眼,蒲團壓折沈郎腰。 鋤雲種出松千樹,汲水攜來月一瓢。除此現成公案外,更無別法可相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