굴어당

굴어당의 한시.논어.맹자

http:··blog.daum.net·k2gim·

作文的结构技法

굴어당 2010. 4. 17. 13:52

通用-作文的结构技法(会员上传)
类型:作文教学      加入时间:2008年10月6日21:35
2010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资料
2010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资料
初中朗读音频大全
高中朗读音频大全
免费下载新华字典 

为什么作文要讲究结构技法?同学们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往往偏重于审题立意的训练,偏重于运用语言的训练,而对文章结构要求不那么重视,于是写作时行止随意,信马由缰,造成文章层次不清晰,结构不完整,不能很好地表情达意。
什么是文章的结构?结构就是文章内容的组合构造,是文章思路的外现。文章的内容要通过组织安排才能表达出来,文章的主题也要通过结构来加以凸现,所以,轻视结构的作用,忽视结构的训练,是错误的认识和做法,势必会影响作文的质量,影响考试作文的成绩。
考场作文构建清晰简约模式的意义及原则:清晰就是好结构,简化就能高清晰。高考作文是戴镣铐的舞蹈,考生的自由创作限制在一定枷锁之中。文章结构也有相应的制约因素,这是由阅卷者阅卷时间的短暂性,以及考生手写字体的模糊性决定的。为了让阅卷者迅速把握文章大意,结构务必要清晰,清晰就是好结构。
考场作文构建结构的原则:
1、结构最好模式化2、段落最好精短化3、段首最好主旨化4、跌宕起伏处最好标识化5、精彩处最好独立化
高考常用的作文结构技法: 
1、 照应圆合法
俄国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谈创作时曾说:“要是你在头一章里提到墙上挂着枪,那么在第二章或第三章就一定得开枪。如果不开,那枪就不必在那儿。”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作技法呢?前面写作的事物,后面要有着落;后面写到的事物,前面要交代,这就是所谓的“照应圆合”法。“照应圆合”,一般分以下几种:
(一)首尾照应。文章开头与结尾遥相照应,就是说,把开头描写的事物或提出的问题,在结尾处有各种方式加以深化或回答,给人以首尾圆合的印象。
(二)对话照应。就是以典型人物的语言多次重复照应。比如鲁迅《祝福》中祥林嫂的口头禅“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下雪的时候野兽在山坳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这句话多次出现,突出了孩子之死祥林嫂的沉重打击。
(三)细节照应。生动而典型的细节反复出现,可以突出细节的典型意义,比如茹志娟的小说《百合花》中,小通迅员衣裳上的破洞出现四次,突出了小战士羞涩、淳朴的性格。
(四)关键词句照应。即表达主旨的关键性词句在行文中互相照应,互为补充。
(五)悬念照应。在作品中设下悬念,并不急于解开,而是反复暗示,使读者关心人物命运或事件结局的兴趣愈来愈浓厚。比如萧乾的《枣核》
(六)伏笔照应。作者在描写、叙述的过程中,对有联系的人物或事件预先提示,先埋下伏笔,待其出现后自然形成一种照应关系。比如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就充分体现了前伏后应的特点。
圆合法例文:
坦然面对生活
   有人感喟,生活就像一条崎岖的山路,坑坑洼洼——活着太累!
   有人嘘叹,生活就像一杯白开水,无滋无味——活着真烦!
   其实生活是一幅美丽的画,一曲动听的歌,一首欢快的诗——活着真好!
   做到这一点,其实也很简单,只要你能坦然地面对生活。
   那么,什么是坦然呢?
   坦然是一种精神,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生活的道路上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挫折,只要你能在逆境中奋起,不向困难低头,你就是最终的胜利者。
    贝多芬就是这样的人,他的一生多灾多难:情人抛弃了他,疾病死缠着他,最终甚至于失去了音乐家最宝贵的听觉。可他却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在这种顽强精神的支撑下,他创作出了许多如《命运交响曲》一样的经典乐曲。
   坦然是一种勇气,一种坚持到底的勇气。鲁迅说过:“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命,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
面对失败或挫折,不要灰心,因为上帝在这里关上了门,就会在别处打开了窗。
   爱迪生仅为电灯所做的实验就达十二万多次,如果他一遇到失败就缺乏勇气,也许我们人类至今还处于黑暗之中。
      坦然更是一种平淡中的自信。泰戈尔说过:“天空没有留下我的痕迹,但我已飞过。”这不是对“坦然”最好的诠释吗?是的,许多事情的结局我们不可预料,也承担不起,我们只需尽力而为,但求无愧于心。
   梵高是个伟大的天才画家,他的《向日葵》名扬世界,可是他不能坦然地面对生活,错误地选择了死亡。我们在哀其不幸的同时,也同样怒其不争。
   请记住: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没有大海的壮阔,可以有小溪的优雅;没有原野的芬芳,可以有小草的翠绿;没有高山的雄伟,可以有平原的辽阔!生活中没有旁观者,只有当事人。
    所以,我们只有坦然地面对生活,生活才能给我们以快乐的体验。
点评:本文围绕着中心论点“要想获得精彩的生活,就要学会坦然的面对生活”,采用了圆合法,句式相似的三个分论点“坦然是一种精神,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坦然是一种勇气,一种坚持到底的勇气”“坦然更是一种平淡中的自信”相互照应,相互补充,使论证全面深刻。
2、 对话互动法
对话属于口语交际的范畴。“言为心声”,通过语言可以折射出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同时,谈话内容无所不包,对话又显得自由灵活。作文中运用对话的形式,可以是现实社会中人与人的对话,也可以是幻想中今人与古人的对话,可以是与未来世界中人的对话,甚至让古今中外的历史人物或文学形象进行对话。在结构安排上常采用以下形式:
  (一)辩论式。即采用辩论会的方式,确定论题之后,让正方与反方交错发言。在辩论中应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用确凿的事实、严密的推理加以阐述,针锋相对地驳斥对方的见解,从而确立自己的观点。辩论的语言应讲究逻辑性。
  (二)访谈式。这是以提问和交谈的方式,从采访那里了解有关情况的一种对话形式。运用这种形式作文,要选好采访对象,围绕话题精心设计问题,让采访对象逐一回答,介绍情况,采访中,采访者也可以对问题发表与被采访者不同的看法。
(三)座谈式。即采用“实话实说”的方式,由主持人和各位来宾共同参与,一般先由主持人提出话题,来宾依次阐述自己的观点,最后由主持人归纳总结。来宾可设想形形色色的人物,不必拘泥于现实。
对话互动法例文:
                          按下“进”的按纽
主持人:各位朋友,大家好!又到了“社会与生活”和大家见面的时间了。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传统美德与竞争意识”的问题。众所周知,中国是礼仪之邦,素来有许多的传统美德,比方说“谦让”。然而,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这似乎与社会发展起了某种意义上的矛盾。下面,就让我们看看这样几幅画面。
画面一:世界歌咏比赛颁奖晚会上,中国队与美国队并列第一,上台领奖的只能各派一名代表。中国姑娘们你推我,我推你,笑嘻嘻地说:“你上!”“不,还是你上吧!”……美国姑娘们却是走到一边,各自一展歌喉唱了几句,最后,大家投票选出最好的上去领奖。颁奖台上,美国姑娘早早地站在上面,而中国姑娘却迟迟不见上来,引起一片哗然。
主持人:中国人的美德意识可真是根深蒂固啊!可美国姑娘这种竞争方式是不是比中国姑娘的谦让更让人心悦诚服呢?
画面二:经理室里,小王与小李并肩站着,经理说:“这次前往韩国会谈的只能是一人。你们俩谁上?”小李说:“经理,我有足够的信心与能力证明,我是最佳人选。”小王却迟迟没有开口。经理又问话,小王才低低地说:“让小李上吧,我这人向来讲究礼让。”然后就退了出去。经理看着小王的背影,深深地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主持人:孔融让梨虽成为千古美谈,可在这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之际,为何不选择竞争而讲究礼让,使机会白白失去呢?
画面三:某公司到人才中心招聘销售部工作人员。应聘者很多,但招聘单位却只留给应聘者一个座位。在应聘者抢占座位做准备时,一位叫张媛媛的女大学生却几次主动让座,让别人先面试。结果,该公司负责人虽对她的条件较满意,却认为她过于谦让而不适合做销售工作,因为销售市场竞争激烈,员工应“锐意进取”。只见张媛媛睁着一双无辜的大眼睛,一脸茫然:“谦让不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吗?”
主持人:诚然,谦让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可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竞争意识却更为重要。竞争,能让你在环境中取得有利地位,便于更好地前进;而过度的谦让,过度的讲“美德”,却只会是阻止你前进的绊脚石。在人才济济的今天,想成功的我们,难道不该按下“进”的按纽而奋发向前吗?好了,本期节目就到这里,下次再见!
点评:以电视节目载体,以画面与主持人评说相结合的方式,巧妙渗透“传统美德与竞争意识”的关系之观点,观点不偏激,不武断,语气委婉,容易为观众接受,显示了一种面对面谈话形式的特点与优点,新颖的表现形式,赢得了读者的肯定。文章不仅形式吸引人,在材料的选择上,作者撷取了领奖、出国、求职三件事,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说明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国人骨子里的那种传统美德亟待加入竞争意识,引人深思。
  3、 镜头剪接法
  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选择几个典型生动的人物、事件或景物片段组合成文,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镜头剪接法”。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是串联全部内容的思想红线,因此,所选的镜头片段,无论是人物生活片段,或是景物描写片断,甚至是故事、抒情片断,都要服从于表现主题的需要。
选好表现主题的镜头后,怎样把镜头接起来呢?主要有两种组合法:一是横向排列组合,二是纵向排列组合。例如写“灯”这个话题,可以选择如下镜头来作文:先祖点明灯,祖父点桐油灯,父亲点煤油灯,到我们这一代用电灯,将来可能有更先进的灯。通过这些片断的描写,歌颂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这就是纵向排列法。如果用横向排列法,可以这样安排材料:家里明亮的电灯,街头五光十色的霓虹灯,边防线上的探照灯,山洞里的战士以烛光代灯……通过以上片断,歌颂为保卫祖国而甘于奉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纵向和横向排列是两种常见的镜头组合法,在实际写作中,还有其他不同的剪接方法,如纵横式、阶梯式、对比式、跳跃式等。镜头剪接法运用得当,能充分展示作者的联想、想象能力,又能使文章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内容丰富多彩。
镜头剪接法
例文一:
                             浮 光 掠 影
我曾以为,胜利即是弱肉强食。昨夜翻开书扉,我终于明了,对于一些人,原来压力便是射出胜利之箭的那把弓。
卧薪尝胆
一边是战鼓如雷,战旗猎猎;一边是血浪翻飞,哀鸿遍野,兵败如山倒。我仿佛望见你无奈地伫立在古铜色城头,金乌血阳下,双目悲痛凄凉。
是临别时的痛哭流涕,群情激愤,还是为奴时处处轻蔑的目光,冷嘲热讽?你瘦窄狭长的脸微微地抽动,我仿佛看见你汹涌着的殷红的鲜血,听到你勃然抨动的心跳,声嘶力竭地呼嚎。
独自卧薪而眠,黯然舔抚着败军之伤,求降之痛;每日痛斥自己三遍,刻意地舔品苦胆,不忘自勉,默默地忍辱负重。我渐渐读懂了夫差拥西施夜夜笙歌朝朝筝舞和你的自加压力,觉出了你那再战得胜的欲望犹如穿云裂石的利箭即将离弦劲射。
吴人何苦怨西施,吴人何苦怨西施?你站在姑苏台上仰天长笑,无与伦比的豪迈。
巨鹿之战
一边是尘沙满天,草霜兔黄水泱泱;一边是刀剑锋利,兵马强壮,秦师如虎似狼。鹤唳豺嚎,人人胆战心惊,心神欲裂。只有你,负手而立,铁骨铮铮。
乌骓悲鸣,挥刀饮血,你飞墨般的长发迎风激扬。
破釜沉舟,渡水而战,你将全军生死重压在白光闪闪的刀头,你已预见胜利的呐喊声惊天动地。
“力拔山兮气盖世。”巨鹿的漳水永远汹涌着你西楚霸王绝世的气概。
乌台诗案
只有冷的牢狱,无尽的折磨,在寂寞中孤独地徘徊;只有昔日汴河风光无限,名噪天下。如今的你,无奈地被贬下黄州,心似北去的寒雁,寻不出这广漠的迷茫。
你彷徨,你哀伤。“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雪泥。”无奈呵,无奈呵!
而我愿陪你垂泪,“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我会欣赏你的豪放,“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你想起了老父苏洵为人需正直的谆谆教诲,你决然与黑暗抗争到底。当玉兔东升,松涛阵阵,你凝视碧墨苍穹,将胸中的一口浊气吐尽,刹那间,心如碧海青天般澄清。
江风依旧,明月依旧,三月牢狱,你终获胜。我看到,忍受了肉体和精神的压力与摧残,坚持了正直,早已脱胎换骨的你。
点评:本文以具有哲理意蕴的“压力便是射出胜利之箭的那把弓”为行文线索,笔势纵横,铺张扬厉,大气包举,写了历史上的三件事:勾践灭吴、巨鹿之战、乌台诗案,三个镜头写出了勾践、项羽、苏轼在人生的转折关头顶住了压力,取得了辉煌千古的胜利,奏响了人生路上的强者之音,表现出了深刻的主旨。
例文二:                千年的选择
翻开千年的文化扉页,走进灿烂的文化长河去采撷那最美最好的。顿然感悟,是谁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是谁说“心静如水思如潮”?
夜阑人静时,走进文化大家的心灵,我睁大了惊愕的眼睛:饥寒、疾病、颠沛流离,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亡妻伤子、破家失国……世间所有的苦难毫不留情地吞噬着他们的心,原来长存世间的名字背后是饱尝艰辛的痛苦,原来隽永瑰丽的文化需要面对苦难作出大无畏的选择。
漫漫求索
我听到有人在江边独吟: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他选择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忍着满腹经纶,一腔热血随着汨罗江水静静逝去,他饱尝了无尽的怨愤。但那千年之后仍让人为之涕泣的爱国情怀却穿越时空,永驻世人心中。他就是屈原。
燃烛吟诗
我看见一个狂人正仗剑高歌。对长安有如火的相思,却又高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于是他选择在痛苦中咽断萧声,登临天下千古名胜;他选择在悲寂中于青冥长天之际,痛饮四万八千个日月。他受尽了抽刀断水水更流的长恨,但他的选择让他名垂青史而让后人为之赞叹!他就是李白。
苦雨品词
我听到历史的磨盘在轰然作响。大丈夫披一身豪情冲向报国的前线。不料身后轰响而来的是小人的诽谤、昏君的猜疑。他忍受着屈辱和愤怒选择了沉默。于是他像一粒铜豆在磨盘中滚动。他选择“把栏杆拍遍”,却在“山深闻鹧鸪”的凄凉中为国献出一生。是他的选择将这样一位将军逼成了伟大的词人,是他的选择将黑色的文字铭刻成为钢刀镌铸的人生。他就是辛弃疾。
漫长、遥远
无言的冷月,永逝的春水。
在这穿越时空而亘古不变的选择中,我已心有所悟。
此时此刻,天外深处,正有清脆的歌声,悠然而来。
点评:本文作者以超越时空的写法,写了屈原、李白、辛弃疾着三位文化大家的艰难而伟大的选择,充分展示了其较深厚的文字底蕴,他以诗词的意境来丰富深化自己文章的意境,明珠璀璨,熠熠生辉,文采飞扬,意蕴深远。
4、双线结构法
这种结构法就是明线和暗线交互进行,互相照应。这种结构,既可以解决写作内容空洞的弊病,又可以展现构思的智慧。更重要的是,这种结构可以更好地表现主旨。2004年高考湖南卷满分作文《琵琶行之父母有情》,采用的就是这种“双线”结构。此文以古代名篇《琵琶行》中的名句作为行文结构转换的标志,将自己的成长历程与之相对应,表达了自己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具有极大的感染力。教材中“双线”结构最典型最巧妙的文章就是鲁迅先生的《药》:华家的故事是明线,夏家的故事是暗线。用明暗线索展开情节,不仅头绪清楚,而且开掘出了深刻的主题:把家庭悲剧跟重大社会问题紧紧联系起来,使人们不仅深刻认识到“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不幸”在哪里,而且激起人们去思索如何“疗救”这个病态的社会。
 双线结构法例文一:
起 飞
人生是一条直线,由无数个尝试的点组成。
      一只很小的鸟儿,它刚刚长着羽毛,那看上去显得稚嫩的翅膀似乎不堪一击。它躲在己的小窝里,羡慕地看着在天空中自由飞翔的头雁。它憧憬蔚蓝的天空,金色的阳光以及在香的风中飞翔的自由。它看着自己的翅膀,想:我的翅膀太嫩了,我是飞不起来的。
      很小很小的时候,我就开始摇头晃脑地背古诗,从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也许是喜欢那种抑扬顿挫,朗朗上口的快感;也许是爱上了诗的那种纯朴的幽美。我成了一个喜欢诗的女孩。拜伦,济慈,泰戈尔,叶宁,北岛,舒婷……有时心里会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可我想,我只能做做梦而已。
      蓝天白云对小鸟而言越来越具有诱惑,它想飞的念头清晰并且逐渐强烈。它习惯轻轻拍拍自己的翅膀。
      我开始有了自己的一本小笔记。总是随身带着,有时在田野里闻到泥土的气息;有时朦胧的云雾中看到一颗小星;有时在河边扔下一颗石子荡起圈圈涟漪……生活中每一个恬静的影子化成一句很短的话记在我的笔记本里。
      大雁对小鸟说:“出来吧,小东西!  拿出你的勇气,飞出来拥抱蓝天吧。”小鸟的眼睛亮亮的。它问自己:“我可以试试看吗?”
    我开始串联一些简短的句子,开始写成行。我的老师说:“试试看吧。也许你也可以写诗,不试怎么知道行不行呢?”我于是用很长的一段时间去寻找和酝酿一些真正的灵感。
      小鸟站在树枝上。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它决定试试看。即使失败,也得先坠落一次呀。它带着几分怯弱拍起了它的翅膀,越拍越快,它不再有胆怯,而是充满自信和勇气。呼!一瞬间,它飞了起来,终于飞在广袤的蓝天之下了。
      写完最后—行,我的喜悦之情掩饰不住地在眼底流转。我的第一首诗,终于成功了。原来写诗并没有我想得那么难。看着自己的诗发表在杂志上,涂鸦终于变成了铅字。于是,我微笑着踏进了诗歌的门槛。
      回头看我的人生,尝试把每一个点串联起来。不管是成功和失败,飞鸟的翔程永远在它起飞之后。拍拍翅膀,对自己说:试试看!
      点评:此文有两条线。一条是“小鸟从羡慕飞翔到飞上广袤蓝天”,另一条是“我从喜欢诗歌到踏进诗歌创作门槛”。从单线来看,前后形成回环照应之美;两线对比着看,彼此交映生辉。更绝妙的是,两条线各自切分为四个小的片段,并让它们并行着交替出现,双线齐进,交错发展——纵向照应,横向对比,构思巧妙。
例文二:          琵琶行之父母有情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孩子是父母爱的结晶,是由爱情转为亲情的结点。于是,我的爸妈便将我视作上帝赐予他们的天使。在母亲的肚子宫殿里,我开始了家庭教育的第一课。听轻音乐,做有氧体操,嘿嘿,都是我的必修课。在温暖亲切的环境下,我快乐地成长着。 儿童博客作-文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爱女成凤。严父慈母在我的童年是两个互补的角色。厉声训斥我的父亲在教导我的时候,总有母亲和声细语的安慰。这便是成功所在。童年,我学的东西扎实牢回,这是父亲的功劳,我的心灵善良而不娇气,这便是妈妈的疼爱有加了。绝不作温室花朵,也绝不堕落消极。
[间关莺语花底滑]
上学后,爸妈便对我松了一点,不再成天限制我的活动。为了缓解学习的压力,爸妈喜欢在周末带我到郊外踏青。那段日子始终印在我的脑海,因为美好,因为不再重演。记得,花儿总是开着的,草儿总是绿油油的,风儿总是和煦的,鸟儿总是快活的,像我的心情。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当叛逆之神降临时,我不再乖巧地讨父母欢心。总是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不再需要陈词滥调的叮咛和唠叨。喜欢上奇装异服,喜欢上顶嘴,家里的气氛有些凝重。回想起来,我似乎要走上一条错咱了。要多谢我的父亲。那副严厉的面孔突然换成了和蔼和耐心。他一步步地引导我,以不揭我的短,也不重复说教,黑色的日子就在无声中过去了。
[曲终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
终于把我拉扯大了。即将离开父母的我有些悲壮的感觉。爸妈老了,我发现他们鬓上的白丝;爸妈笑了,当我发现他们满足的欣慰的目光。我突然哭了,爸妈的爱和他们的言传身教早已铭刻我心。最后,爸爸说:“孩子,以后的路只能自己去走了,自己好好把握啊!”
[座上泣下谁最多,掌上明珠双眸湿]
我要感谢父亲母亲的教导,他们是最普通的父母,却是我永远敬仰的明星。他们为我照亮了前方的路,引导我走向光明的未来。
谢谢!这是我唯一能说的话了。


 
相关链接
结构技法相关资料 
作者:孟凡喜
出处:原创


该文章转自[阿呆语文网]:http://www.edudo.com/ziyuan1/uploadfile/0810/2008106213512.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