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初年,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把黄庭坚、陈师道为首的诗歌流派取名为“江西诗派”,尊黄庭坚为诗派之祖。“江西”即宋代的江南西路,黄庭坚及诗派中的谢逸、谢薖等十一人是江西人。这个流派一直沿续到南宋。
到了宋末,方回因为诗派成员多数学习杜甫,就把杜甫称为江西诗派之祖,而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称为诗派之“宗”,提出了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
到了宋末,方回因为诗派成员多数学习杜甫,就把杜甫称为江西诗派之祖,而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称为诗派之“宗”,提出了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
什么叫宗派源流?
要的是这个吗
江西诗派
宋代诗歌流派。北宋后期,黄庭坚在诗坛上影响很
大。虽然他的创作成就比不上苏轼,但是他的诗歌更加
突出地体现了宋诗的艺术特征。他在诗歌艺术技巧上总
结出一套完整的方法,并传授给后学,所以,追随和仿
效黄庭坚的诗人颇多。比如陈师道与苏轼交谊最深,但
作诗却以黄庭坚为学习典范。因此,一个以黄庭坚为中
心的诗歌流派就逐渐形成了。徽宗时吕本中作《江西诗
社宗派图》,尊黄庭坚为诗派之祖,下列陈师道等25人,
认为这些诗人都是与黄庭坚一脉相承的。吕氏此图早已
失传,现存最早记载见于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
集卷四十八。吕氏图所列25人是:陈师道、潘大临、谢
逸、洪刍、饶节、僧祖可、徐俯、洪朋、林敏修、洪炎、
汪革、李□、韩驹、李彭、晁冲之、江端本、杨符、谢
□、夏倪、林敏功、 潘大观、 何□、王直方、僧善权、
高荷。稍后的《云麓漫钞》等书所记载名单与此稍有出
入。这些诗人并不都是江西人,大概吕氏的原意只是因
为诗派之祖黄庭坚是江西人,派中诗人又以江西人较多,
就取名为江西诗派。25人中有较多作品流传下来的只有
陈师道、谢逸、洪刍、饶节、洪朋、洪炎、韩驹、李彭、
晁冲之,谢□等10人,除陈师道外,作品成就皆不甚高。
此外,被后人归入江西诗派的还有吕本中、曾□、陈与
义等人。曾□、曾思、赵蕃、韩□等人也列入诗派。诗
派成员多数学杜甫,宋末方回又把杜甫和黄庭坚、陈师
道、陈与义称为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
由于江西诗派在诗歌的思想内容方面并没有提出什
么特别的主张,因而他们的作品在思想内容上便各有特
点。黄庭坚、陈师道等人的作品主要是描写个人生活经
历和抒发作者思想感情,内容比较狭隘。经历了“靖康
之变”的吕本中、曾□、陈与义等人则写了一些反映当
时的民族斗争的爱国主义诗歌。形成江西诗派的主要原
因是这些诗人的诗歌艺术上有相近的见解,诗派成员之
间的关系是传授和切磋诗艺。
黄庭坚诗歌理论中最著名的主张是:“夺胎换骨”、
“点铁成金”。即或师承前人之辞、或师承前人之意的
一种方法,目的是要在诗歌创作中“以故为新”。黄庭
坚在创作实践中比较有效地运用了这种方法,取得了一
些成绩。但是,这种方法忽略了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即社
会生活,所以也产生了较大的流弊。后来有一些缺乏创
新精神的诗人奉此为圭臬,片面追求“无一字无来处”,
而又不能“求新”,于是拾人牙慧,典故连篇,形象枯
竭,形成了江西诗派中的末流。这是江西诗派长期以来
受人讥评的主要原因。
然而,“夺胎换骨”、“点铁成金”,只是黄庭坚
诗歌理论的一面,它对江西诗派中比较杰出的诗人并没
有产生很大影响。黄庭坚的诗歌理论还有另外一面,即
要求诗人以“自成一家”为努力目标,在下苦功掌握艺
术技巧的基础上摆脱技巧的束缚而达到“无斧凿痕”的
最高艺术境界。江西诗派中的几位重要诗人受此影响很
大,陈师道论诗以“学仙”为喻,韩驹论诗以“参禅”
为喻,吕本中论诗重“活法”,其中都包含着“学然后
悟”和“求新”的意义。正因为如此,江西诗派的成员
之间虽然师友传授,关系密切,但他们的艺术风格并非
一成不变。黄庭坚的诗以生新瘦硬见长,其他诗人也各
具特色:陈师道的诗比较朴拙,吕本中的诗比较明畅,曾
□的诗趋向活泼,陈与义的诗又趋向雄浑,没有“千人
一面”的缺点。即使才力较薄的徐俯、韩驹等人也颇有
自立的气概。所以,江西诗派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过程
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作品是宋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
艺术风格是构成宋诗独特风貌的一个重要因素,它的诗
歌理论也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江西诗派的影响在北宋末期已经非常显著,当时如
刘□、汪藻、张□等人虽然没有被看成诗派中人,但他
们在创作中也受到黄庭坚和陈师道较大的影响。到了南
宋,江西诗派的影响更遍及于整个诗坛,象杨万里、陆
游、姜夔等著名诗人都曾在艺术上受到江西诗派的熏陶。
江西诗派的影响在宋代以后也不绝如缕,其余波一直延
及近代的同光体诗人。
回答者: wangshujing_81 - 四级 2007-1-9 21:01
吕本中最早提出了《江西诗派宗派图》,首先指出把黄庭坚等25个诗人是一个流派的,方回进一步提出江西诗派一祖三宗:一祖:杜甫,三宗: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创作思想最早是学习杜甫和苏轼,沉郁顿挫,而又生新峭拔,有独创性。使用典故、有书卷气。平淡而山高水深。到南宋开始拘泥于黄庭坚的规矩,于是吕本中又提出了“活法”,遵守规矩又超逾规矩,影响深远。能代表宋诗风范。
历史与文化:“江西诗派”的由来_百科_中健网
历史与文化:“江西诗派”的由来 江西诗派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文派别北宋末年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把黄庭坚陈师道等二十五名诗人罗列其中称为...
www.59120.com/baike/lsywh/178792.shtml 2009-9-21 - 百度快照
诗派
shī pàiㄕㄧ ㄆㄞˋ诗派(诗派)(1).研究《诗经》的流派。 宋 程大昌《考古编·诗论六》:“然终 西都 之世, 鲁 派之盛,如 王臧 、 孔安国 、 王式 、 韦贤 、 贤 子 元成 ,尝皆以《诗》显名,为世所宗, 辕 韩 之学绝不能抗,则 汉 世诗派,大抵皆自 况 ( 荀况 )出也。”(2).诗人的流派。始于 宋 人“江西诗派”。 宋 吕本中 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又有《江西诗派诗集》的编刊。 宋 刘克庄 有《江西诗派小序》。 清 李调元《诗人主客图序》:“ 唐 张为 撰《诗人主客图》一卷,所谓主者, 白居易 、 孟云卿 、 李益 、 鲍溶 、 孟郊 、 武元衡 ,皆有标目。馀有升堂、入室、及门之殊,皆所谓客也。 宋 人诗派之说实本於此。” 清 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十:“吾乡 厉太鸿 与 沉归愚 ,同在浙江志舘,而诗派不合。”
'http:··blog.daum.net·k2gim·'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한시(漢詩) 번역에 있어서의 허실(虛實) 양홍렬(본회 국역위원) (0) | 2010.10.21 |
---|---|
한시 국역을 위한 일칙(一則) 필자 : 송준호 (0) | 2010.10.21 |
강서시파연구 (0) | 2010.10.21 |
강서시파.江西诗派 (0) | 2010.10.21 |
팔만대장경 못지않아!" 儒敎 목판도 유네스코 세계기록유산 도전 (0) | 2010.1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