굴어당

굴어당의 한시.논어.맹자

http:··blog.daum.net·k2gim·

朝鮮民族古代漢文詩選注.張德秀 選注

굴어당 2011. 11. 22. 07:56

朝鮮民族古代漢文詩選注

張德秀 選注

遼寧民族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序 張賢煥 2001年8月17日

前言 2001年10月10日于瀋陽

 

目錄

遠古民謠
迎神歌
麗玉
箜篌引
琉璃王
黃鳥歌
定法師
孤石
乙支文德
遺隋將于仲文
金真德
太平詩
金地藏
送童子下山
王巨仁
憤怨詩
薛瑤
返俗謠
慧超
月夜
冬日在吐火羅逢雪述懷
崔匡裕
長安春日有感
崔致遠
七言紀德詩三十首謹獻司徒相公(選十二首)
兵機
雪詠
射雕
練兵
磻溪
生祠
執金吾
釣魚亭
西川
漕運
淮南
陳情
奉和座主尚書避難過維陽寵示絕句三首
歸燕獻太尉
江南女
山鄉與鄉友話別
酬楊贍秀才送別
留別女道士
石峰
潮浪
杜鵑
山頂危石
石上矮松
紅葉樹
和友人除夜見寄
東風
秋夜雨中
海邊春望
春曉閑望
海邊閒步
將歸海東巉山春望
題海門蘭若柳
蜀葵花
臨鏡臺
鄉樂雜詠五首
金丸
月顛
大面
束毒
狻猊
寓興
古意
入山詩
鄭知常
大同江
送人
西都
題登高寺
團月驛
新雪
醉後
李仁老
游智異山
瀟湘夜雨
過漁陽
林椿
聞鶯
吳世才
戟岩
金之岱
代父出征
李奎報
代農夫吟(二首)
東門外觀稼
孀嫗歎
雨中觀耕者贈書記
望南家吟
囑諸子
自嘲入京後作
十月電
二月聞虜兵猶在南
晚望
讀陶潛詩
釣名諷
論詩
李齊賢
多景樓陪權一齋用古人韻同賦
至治癸亥四月二十日發京師
涇州道中
題長安逆旅
白溝
山中雪夜
九曜堂
奉和元複初學士贈別
七夕
金剛山二絕——普德窟
沁園春·將之成都
江神子·七夕冒雨到九店
鷓鴣天·過新樂縣
鷓鴣天·九月八日寄松京故舊
鷓鴣天·飲麥酒
鷓鴣天·鶴林寺
太常引·暮行
浣溪沙·早行
浣溪沙·黃帝鑄鼎原
大江東去·過華陰
蝶戀花·漢武帝茂陵
水調歌頭·過大散關
人月圓·馬嵬效吳彥高
水調歌頭·望華山
玉漏遲·蜀中中秋值雨
菩薩蠻·舟中夜宿
菩薩蠻·舟次青神
洞仙歌·杜子美草堂
滿江紅·相如駟馬橋
木蘭花慢·長安懷古
木蘭花慢·書李將軍家壁
巫山一段雲·瀟湘八景
平沙落雁
遠浦歸帆
瀟湘夜雨
洞庭秋月
江天暮雪
煙寺晚鐘
山市晴嵐
漁村落照
巫山一段雲 松都八景
紫洞尋僧
青郊送客
北山煙雨
西江風雪
白嶽晴雲
黃橋晚照
長湍石壁
朴淵瀑布
李穡
洞庭晚靄
自京師東歸
寄圭齋歐陽玄
瀼浦弄月
蠶婦
讀杜詩
早行
高歌
李榖
李陵台
橡栗歌
鄭夢周
感遇(四首)
江南柳
聞雁
旅懷(二首)
使日本
望景樓
偶題
舟中
江南曲
贈日本僧永茂
征婦吟
客中行
死節詩(二首)
李崇仁
古意
詠史
挽金太常
僧舍
行路難 用古人韻
鄭樞
汙吏
金九容
江水
契遜
山雨
擬戍婦擣衣詞(五首選二)
元天錫
過楊口邑
金若水
題任實公館
吳洵
觀稼亭
鄭以吾
次茂豐縣壁上韻
張仲陽
成川途中
崔思齊
使宋船上
李詹
太平村
雜詠
李芳遠
獻大明永樂皇帝(二首)
鄭道傳
重九
曹庶
五靈廟
趙雲仡
即事
權近
宿島上村家聞鄰婦夜哭
詠金剛山
錄翊衛軍語
成石磷
送人之金剛山
鄭希良
挽歌
夜雨
秋望(二首)
江村
偶題
塞上
漫書
成侃
羅嗊曲(三首)
古曲
田父行
成伣
擬古
木棉詞
釋宏演
游紫清宮
徐居正
古意
即事
春日
苦雨歎
申叔舟
陽德驛
寄權正卿
白元恒
秋夜
崔應賢
次慶州壁上韻
申從濩
傷春
金
對馬島舟中夜作
南孝溫
西江寒食
金宗直
寒食村舍
會蘇曲
黃昌郎
聖母祠禱雨
華山畿
送李節度赴鎮
金淨
題路旁松
游鄭氏池亭
禱龍潭
秋閨
旅懷
村舍
申光漢
次華使張承憲公游漢江
癸巳三日寄茅洞【山耑】山二首
書事
暮景
崔慶昌
李少婦詞
題高峰郡山亭
邊思
崔澱
春日
林悌
閨怨
秋千曲
苦寒
遠戍
姜克誠
湖堂早起
鄭之升
留別
李淑
夫因戍事在京
閨情
登樓
斑竹怨
採蓮曲
歸來亭
登樓
漫興贈郎
自適
秋思
秋恨
寶泉灘即事
詠雪次韻
成氏
楊柳詞二首
俞汝舟妻
別贈
貧女吟
賈客詞
俞好仁

李達
刈麥謠
拾穗謠
關山月
金時習
漁父
黃真伊
送別蘇判書世讓
詠半月
奇遵
日暮登城
白光勳
懸津夜泊
申師任堂
思親
許葑
感遇
牽情引
出山別元參學
鏡囊詞
許筠
送參軍吳子魚大兄還大朝
聽子野琴
送盧判官
平壤送南士還天朝二首
江天曉思
蕊珠曲
許景樊
塞上
望高臺
古別離
感遇三首
寄伯氏葑
鳳台曲
望仙謠
湘弦曲
寄女伴
送兄筬謫甲山
塞下曲
西陵行
德介氏
送行
安璲
從軍行
李舜臣
閑山島
贈別宣水使居怡
無題六韻
任應奎
奉李統制使舜臣
李晬光
題忠武祠
柳夢寅
襄陽途中
金尚憲
沈獄送秋日感懷
金旒
付書瀋陽
權韠
賊退後入京
九日對酒作
偶題
夢得一小冊金德齡詩集也
金邁淳
詠金烈士事
洪世泰
登川倚劍亭憶金軍應河
滿月台
朴元逵
過振威縣素沙坪
朴仁老
述懷
劉光澤
貧家女
尹謙善
織婦
朴趾源
渡鴨綠江回望龍灣城
田家
李德懋
秋燈急雨
碧蹄店(二首)
蔥秀
延安府
馳筆次袁小修集中韻
桃花洞
洪湛軒大容園亭
謾書六言
論詩絕句
朴齊家
牧童
北漢文殊寺
九層洞同京山李丈漢鎮
白龍潭
豐田途中
柳得恭
松泉雜詩二首
西京雜絕
李書九
晚憩西岡口作
丁若鏞
述志
趙秀三
一枝梅
德津採蓮
采銀
過鄒家嶺
申緯
朴淵
金忠烈
塞下曲
金孝一
秋思
洪禹弼
蘆原村舍
夜別
安命欽
下第
李性源
恭和禦制賜朝鮮琉球安南諸國使臣詩
李晸應
東郊晚眺
金正喜
寄題程式伯畫山樓圖
權敦仁
訪山寺
洪良浩
岳州感古
峽中即事
廿二日登金沙峰觀海
望登萊
掛弓松
登樂民樓
入關雜詠三首
寄謝翰林院修撰戴公衢亨
望夫石
發北巡向順安
韓致應
和印心石屋陶雲汀贈詩
洪顯周
題人扇頭墨梅雀
到楊花津敬次伯氏
【钅沙】鑼潭泛舟
拈放翁韻與石見
呈石見邀和
紅處(二首)
金流洞
李尚迪
次柏靜濤正使清川江韻
癸卯正月七日燕館得王子梅、張仲遠書 追賦一律示仲遠兼寄子梅
金笠
詠笠
貧家
路上見乞人屍
淮陽過次
是非歌
金永爵
紀曉嵐紫石硯歌
徐相雨
桃花洞寄懷日下諸友
曹寅承
月波樓
間道述懷寄黃鹿泉燕京乙未秋
姜瑋
自日本東京擬回國至赤馬關聞國中有變詣山寺慟哭遂為縞服有遐舉之志
金澤榮
追感
後記

 

後記

    本書經作者多年搜集、積累、整理而成。書中詩歌主要選自《古詩源》、《全唐詩》、《宋詩選》、《全元曲》、《列胡詩集》、《晚清詩匯》暨單行詩集《桂苑筆耕》、《益齋長短句》等典籍。本書注釋時主要參考了《朝鮮文學史》(韋旭升著,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10月)、《朝鮮通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著,吉林人民出版社,1962年)和各類典籍資料。

    本書的出版,得到了遼寧省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張賢煥、副主任楊豐陌的關心和支持,遼寧省少數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規劃辦公室將其列入出版規劃,並予以資助。

    在本書詩歌的搜集、選取和注釋過程中,得到了赤峰民族專科學校校長、教授席永傑、通遼日報社副主編佟春燕以及中央民族大學少數民族文學研究所所長、教授趙志忠等同學的全力支援和熱誠幫助,遼寧大學歷史系教授王曉岩統審了全部書稿,謹向他們表示深深的謝意。

    由於資料和作者水準所限,在選詩、注釋等方面難免不妥之處,真誠希望讀者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