굴어당

굴어당의 한시.논어.맹자

http:··blog.daum.net·k2gim·

歷代朝代名的由來

굴어당 2015. 1. 16. 23:53

 

 

歷代朝代名的由來(2015_01_16.)

1、夏: 禹原為夏后氏部落首領,故禹的兒子啟建立的奴隸制國家取名“夏”。

2、商: 湯的始祖契幫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於商,以後就以“商”來稱其部落。湯滅夏后,就以“商”作為國名。

3、周: 因太王遷居於周原,所以武王滅殷以後,就以“週”為朝代名。週前期建都於鎬,後來平王東遷洛邑,因在鎬的東方,就有“西周”和“東周”的稱號。

4、秦:秦原為周朝諸侯國,其始祖伯益後裔非子為周孝王養馬有成績,被周孝王賜姓為“嬴”,並封於秦。嬴政統一六國後,就以“秦”為朝代名。

5、漢: 項羽封劉邦為漢王,以後劉邦擊敗項羽,統一中國,國號稱“漢”。漢朝前期建都長安,後期建都洛陽,故有“西漢”和“東漢”。

6、三國魏: 漢獻帝封曹操為“魏公”“魏王”爵位,曹丕代漢後便稱“魏”。以皇室姓曹,歷史上又稱“曹魏”。

7、三國蜀: 劉備在成都稱帝時,取國號“漢”,托稱匡扶漢室。因建都成都屬蜀地,故歷史上稱蜀漢。

8、三國吳: 孫權建都建業,為古吳地,所以取“吳”為國號。因皇室姓孫,故史稱“孫吳”。又因地處東方,也稱東吳。

9、晉: 司馬昭在魏國先封爵為晉公,後為晉王。他的兒子司馬炎繼承他的爵位,逼令魏帝退位,自立為皇帝,取國號“晉”。

10、隋: 隋文帝楊堅之父楊忠,曽被北周封為“隨國公”。楊堅推翻北周後,便想以“隨”為國號。但因“隨”有走義,故將隨字改為“隋”。

11、唐: 李淵的祖父李虎,在西魏時被封為“唐國公”,爵位傳至李淵。太原起兵後,李淵稱“唐王”。李淵稱帝后便以“唐”為國號。

12、遼: 原為契丹人的政權,後改為“遼”是因為他們居住於遼河上游。

13、宋: 趙匡胤在五代後周時被封為宋州節度使,故陳橋兵變後,取國號為“宋”。

14、西夏:李元昊的祖先拓拔思恭因參加鎮壓唐末黃巢起義有功,被唐僖宗封為“夏國公”。故李元昊稱帝后取國號為“大夏”。

15、金:是完顏昊建立的女真族政權。因其定都會寧,位於按出虎水(今為阿什河),相傳其水產金,女真語“金”為“按出虎”,故取“金”為國號。

16、元:據《元史》記載,“元”的命名,是元世祖忽必烈定的,取自《易經》上“大哉乾元”句中的“元”,有大、首等意思。

17、明: 朱元璋是繼承郭子興發展起來的,而郭子興屬於白蓮教組織。白蓮教又稱“光明教”,朱元璋取得政權後,取國號為“明”。

18、清:努尓哈赤建國時稱“後金”。他的兒子皇太極即位後,把族名由”女真”改為“滿州”,把國名由“金”改為“清”。

圖文:來自網路及360doc、維基百科共享資源,維基屬於公有領域,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