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二首 作者: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余1,豆蔻梢头二月初2。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3。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点击此处查看/隐藏全部注释
- 1.娉娉袅袅:形容女子体态轻盈美好。十三余:言其年龄。
2.豆蔻:据《本草》载,豆蔻花生于叶间,南人取其未大开者,谓之含胎花,常以比喻处女。
3.三四句说繁华的扬州城中,十里长街上有多少歌楼舞榭,珠帘翠幕中有多少佳人姝丽,但都不如这位少女美丽动人。
此二诗是诗人将离扬州时,与所爱的少年歌女惜别留赠之作。第一首赞美对方的美丽,以豆蔻花比喻花季少女,可谓别出心裁,后世乃有豆蔻年华之说。后两句用对比手法,言满城美女皆不及此人。诗写得空灵清妙。第二首言惜别之意。首二句写多情人因惜别而感伤,默然相对,无言无笑,竟似无情之人。这是以无情写多情的手法。后两句既是拟人,又是象征。拟烛为人,言其为离人而垂泪。烛泪依依,又可象征离人惜别。且"垂泪到天明",又暗示离人彻夜未眠。二诗语言清爽俊逸,情思缠绵深挚,别有一番风神韵致。
《唐人绝句精华》谓"此二诗为张好好作也。杜别有赠好好五言古诗一首,诗前有小序曰:'牧大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来乐籍中。后一岁,公移镇宣城,复置好好于宣城籍中。后二岁,为沈著作述师以双鬟纳之。后二岁,于洛阳东城重睹好好,感旧伤怀,故题诗赠之。'按此诗有'娉娉袅袅十三余'句,当是初与好好别时所作。前首言其美丽,后首叙别。'似无情'、'笑不成',正十三女儿情态。"此可备一说。
,,,,,,,,,,,,,,,,,,,,,,,,,,,,,,,,,,,,,,,,,,,,,,,,,,
赠别二首之二
,,,,,,,,,,,,,,,,,,,,,,,,,,,,
赠别二首之一
杜牧——《赠别二首之一》
娉娉袅袅十三馀,
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
卷上珠帘总不如。
注释:
娉娉:同娉婷,美好貌。
袅袅:纤长柔美貌。
豆蔻:形似芭蕉的植物,初夏开花,故“二月初”尚未开苞,后因称十三四岁女子为豆蔻年华。
梢头:形容娇嫩。
春风十里:指长长的繁华街道。唐宋诗词中多用于扬州。
韵译:
姿态美好举止轻盈正是十三年华,
活象二月初含苞待放一朵豆蔻花。
看遍扬州城十里长街的青春佳丽,
卷起珠帘卖俏粉黛没有比得上她。
赏析:
这两首诗是诗人在大和九年(835),调任监察御史,离扬州赴长安是,与妓女分别之作。
第一首着重写其美丽,赞扬她是扬州歌女中美艳第一。首句描摹少女身姿体态,妙龄丰韵;二句以花喻人,写她娇小秀美;三、四两句,以星拱月,写扬州佳丽极多,唯她独俏。手法上强此弱彼,大有“除却巫山不是云”之概。语言精粹麻利,挥洒自如,情感真挚明朗,荡然肺腑。
'http:··blog.daum.net·k2gim·'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두보칠률 杜甫七律.동하서당에서. (0) | 2011.05.22 |
---|---|
靑丘風雅 中 七律 (0) | 2011.05.22 |
字字清奇句句新——詩詞煉字、煉句、煉意淺識 (0) | 2011.05.21 |
중화시사학회망 (0) | 2011.05.21 |
村居暮春 .梅泉集卷四 長水黃玹雲卿著 (0) | 2011.05.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