굴어당

굴어당의 한시.논어.맹자

http:··blog.daum.net·k2gim·

杜甫作品繫年(據臺北:西南書局《杜甫年譜》)

굴어당 2012. 2. 24. 10:23

http://web.it.nctu.edu.tw/~lccpan/newpage113.htm

 

wpeD.jpg (4305 bytes)

        wpe9.jpg (18705 bytes) *    

杜甫集
回首頁 回上層目錄 杜甫年譜 杜甫集 杜甫編年詩選 杜甫蜀中詩選 杜甫研究資料輯錄

Bg_marbl.gif (1336 bytes)杜甫集

.he
.eh
.fo
.tl ,#p
.ef
~t56fb5;
杜甫作品繫年(據臺北:西南書局《杜甫年譜》)
 杜甫(子美)(712-770 59)
在PE3/DW3環境下,修改PRO檔,為文件加入倚天列印指令的方法
87.2.20.設定
範例:
~t48fkx2l20;
;def c-q          =[repeat 10][command]'/(卷'[c-enter][up][insert line][home]
                   [copy mark][down 2][continue]
說明:
一、先在檔頭或檔尾打出列印指令(例如:~t48fm3;),然後加以標記(mark block)。
二、按c-q即可自動於標題之上加入列印指令。
三、repeat之次數可視情況加以更改,以應需要。
四、本指令適用於以倚天OAMATE簡排系統及其相容軟體列印之文件。
五、本指令係針對潘呂棋昌自建諸WORKS檔而設計,其他檔案於c-q指令經適當修改後
  亦可適用。
~d4;F:\TEXT\DUFU   6-20 1996   14:01 12
~t48fm3;
  本檔係於1996.9.17.由d:\text\dufu改名拷貝為d:\dufu\work。此後即以work檔為
 標準檔。
 抄錄作品版本:《杜詩詳注》,清.仇兆鰲著,北京中華書局出版
一、杜詩現存的數目,把古今體合在一起,共有一千四百五十七首之多,其中五律實
    佔有六百二十七首,幾乎佔全數二分之一。(由毓淼〈杜甫及其詩研究〉,文收
    臺灣學生書局《杜甫和他的詩》(上))
二、杜詩的分期:
    杜甫的詩共計一千四百餘首。他的詩依時代先後大約可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安祿山亂前的作品,約計一百三十餘首。這時杜甫正當壯年,頗有
     政治的野心,所以自抒抱負的作品最為重要。(代表作:兵車行、麗人行、奉
     先詠懷)
    第二期是從安史之亂至入蜀前的作品,約有一百四十餘首,雖然只有五年的時間
     ,但是因為國家遭遇空前之大難,自己也歷盡百苦,流離遷徙,幾無寧日,因
     此杜甫以一種悲天憫人的心腸,肩負起寫實的責任,而把這個大時代的所見所
     聞極深刻地記敘下來,所以這一個時期的作品逼半是歌詠這次大變亂的。(代
     表作:三吏、三別、百憂集行、同谷七歌、春望、哀江頭、哀王孫、喜達行在
     所、述懷、北征、羌村)
    第三期是棄官入蜀後的作品,五百四十餘首。這是他定居草堂的時期,因為生活
     較安定、舒服,作品所表現的風格亦較恬靜。(代表作:卜居、狂夫、客至、
     江村、野老、南鄰、出郭、恨別、江亭、水檻遣心)
    第四期是杜甫離蜀入夔,漂泊湘鄂,以至於去世的作品,約計六百餘首。此時杜
     甫已是五十五歲的暮年,他經過了種種人情物態的變化,歷盡了人生一切的艱
      苦,所表現的風格有感傷的意味,因此懷思古人,追悼亡友,回憶往昔的作品
      特多,創作的藝術也進入了更為精醇的境界。尤其是律失,已入聖域。(代表
      作:諸將五首、秋興八首、詠懷古跡五首、白帝城、壯遊、昔遊、遣懷、往在
      、夔府書懷、登岳陽樓)(摘錄胡傳安《詩聖杜甫對後世詩人的影響》第二章
      杜甫的生平及其詩歌成就,幼獅文化事業公司,一九八五年初版)
三、杜詩的體裁:
    杜甫一千四百多首詩中,律詩約有九百一十首(其中五言律詩六四四首,七言律
    詩一五九首,七言排律五首,五言排律一0二首),古詩四一四首(其中七言古
    詩一四六首,五言古詩二六八首),絕句一二七首(其中七言絕句九六首,五言
    絕句三一首),可謂古體近体,長吟短詠,無不該備。(胡傳安《詩聖杜甫對後
    世詩人的影響》第二章杜甫的生平及其詩歌成就,幼獅文化事業公司,一九八五
    年初版)
杜氏世系(據《杜詩詳注》,清.仇兆鰲著,北京中華書局出版)
  1當陽侯預─┬2錫─3?─4?─5?─6乾光(齊司徒右長史)───┐
               ├2躋                                            │
               ├2耽                                            │
               └2尹                                            │
      ┌────────────────────────────┘
      └─7漸(梁邊城太守)
          │
     8楊(周硤州刺史,見孝義傳,子廉卿)
          │
          ├─9某─10某─11易簡(登進士,累轉殿中侍御史,咸亨中,吏
      │           部員外郎)
          └─9某(隋河內郡司功參軍、獲嘉縣令,見萬年縣君京兆杜氏墓誌)
                  │
                  └─10依藝(監察御史、河南鞏縣令)
                          │
                          └11審言(修文館學士、尚書膳部員外郎)─┐
    ┌────────────────────────────┘
        ├─12閑(朝議大夫)─13甫(甫弟有穎、觀、豐、占,未知行列,故不序)
        │                          ├─14宗文
        │                          └─14宗武─15嗣業
        ├─12并(兗州司馬,終奉天令,見國史)
        ├─12專(歷開封尉)
        └─12登(武康尉)
作品繫年
~t52fkx2l20;
712 1 壬子 睿宗 太極一(玄宗 先天一)
~t48fm3x2l20;
 ▲杜甫生於河南鞏縣。(事蹟繫年據台北.學生書局《杜府和他的詩》所收聞一多
    《少陵先生年譜會箋》,作品繫年則據台北.西南書局李書萍《杜甫年譜新編》
    ,)(712-770 59)。
~t52fkx2l20;
713  2 癸丑 玄宗 開元一
~t48fm3x2l20;
 ■以高麗大祚榮為渤海郡王,地方二千里。  郭元振相。  太平公主誅。高力士知內侍
    省。  張說、劉幽求相。  講武驪山。貶元振。姚元之相。 張說出為刺史。 
    幽求罷。
~t52fkx2l20;
714  3 甲寅 玄宗 開元二
~t48fm3x2l20;
 ■置左右教坊。 汰僧道。 突厥圍北庭逋護,郭虔瓘擊斬其子。 毀天樞。 焚
    朱玉錦繡於殿前。 薛訥敗於契丹。 作興慶宮、花萼樓、勤政樓。 出宮人。
      吐蕃寇隴右。 敕諸州修常平倉法。 薛訥大破吐蕃。置幽州節度經略大使
    。
~t52fkx2l20;
715  4 乙卯 玄宗 開元三
~t48fm3x2l20;
 ■薛訥為涼州大總管、郭虔瓘為朔州大總管以備突厥。 置侍讀官,以馬懷素、褚
    無量為之,待以師傅禮。 郭虔瓘為安西四鎮經略大使。 張孝嵩定西域,八國
    請降。
~t52fkx2l20;
716  5 丙辰 玄宗 開元四
~t48fm3x2l20;
 ■太上皇崩。 拔曳固斬默啜以降。 突厥降戶叛,薛訥、王晙討之。 姚崇罷。
     宋璟、蘇頲相。
~t52fkx2l20;
717 6 丁巳 玄宗 開元五
~t48fm3x2l20;
 ■行幸東都。 置營州都督於柳城。 令史官隨宰相入侍,群臣對仗奏事。訪逸書
    。
 ▲杜甫六歲。嘗至郾城,觀公孫大娘舞「劍器」﹑「渾脫」。
~t52fkx2l20;
718 7 戊午 玄宗 開元六
~t48fm3x2l20;
 ■令州縣行鄉飲酒禮。 還西京。 吐蕃請和,以舅甥署誓文。
  ▲杜甫七歲。始作詩文。
~t52fkx2l20;
719 8 己未 玄宗 開元七
~t48fm3x2l20;
 ■徙宋王憲為寧王。
~t52fkx2l20;
720  9 庚申 玄宗 開元八
~t48fm3x2l20;
 ■宋璟、蘇頲罷。 源乾曜、張嘉貞相。
 ▲杜甫九歲。始習大字。
~t52fkx2l20;
721 10 辛酉 玄宗 開元九
~t48fm3x2l20;
 ■改蒲州為河中府置中都。 宇文融為勸農使。 突厥求和。 敕舉縣令。 姚崇
    卒。張說相。 王君■為河西隴右大使。 造黃道游儀。~t52fkx2l20;
722 11 壬戌 玄宗 開元一0
~t48fm3x2l20;
 ■幸東都。 置朔方節度使張說兼領之。 內侍楊思勗討平安南。 北庭節度使張
    嵩大破吐蕃。 張說建議始募兵充宿衛,兵農之分自此始。
~t52fkx2l20;
723 12 癸亥 玄宗 開元一一
~t48fm3x2l20;
 ■北巡,以并州為太原府,置北都。 張嘉貞罷。 置麗正書院。 始置長從宿衛
    。 改政事堂為中書門下。
~t52fkx2l20;
724 13 甲子 玄宗 開元一二
~t48fm3x2l20;
 ■選名臣為諸州刺史。 以楊思勗為輔國大將軍。 宇文融為御史中丞。明年,兼
    戶部侍郎。 如東都。
~t52fkx2l20;
725 14 乙丑 玄宗 開元一三
~t48fm3x2l20;
 ■更命長從宿衛為(弓廣)騎。 命宰相餞諸州刺史于洛濱。 更集仙殿為集賢殿
    ,置學士、直學士。 十一月,封泰山。 十二月,還東都。 大有年。
 ▲杜甫十四歲。壯遊詩曰:「習年十四五,出遊翰墨場,斯文崔魏從,以我似班揚
    。」原注:崔鄭州尚,魏豫州啟心。
~t52fkx2l20;
726 15 丙寅 玄宗 開元一四
~t48fm3x2l20;
 ■張說修五禮。 李元紘相。 說罷。 戶部奏戶口極盛。
 ▲杜甫十五歲。百憂集行曰:「憶昔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黃犢走復來。庭前八月梨
    棗熟,一日上樹能千迴。」
~t52fkx2l20;
727 16 丁卯 玄宗 開元一五
~t48fm3x2l20;
 ■王君■擊吐蕃於青海西。 作十王宅、百孫院。 賜貴近絲一綟宮珠育蠶也。 
    蘇頲卒。吐蕃陷瓜州。 盜殺王君■。 還西京。 蕭嵩為河西節度禦吐蕃。
~t52fkx2l20;
728  17 戊辰 玄宗 開元一六
~t48fm3x2l20;
 ■楊思勗討平嶺南獠。 張說兼集賢院學士。 行開元大衍歷。
~t52fkx2l20;
729  18 己巳 玄宗 開元一七
~t48fm3x2l20;
 ■朔方節度使禕攻拔吐蕃石堡城,賜名振武軍。 宇文融相。 八月生日為千秋節
    。 融貶聚斂之臣始此。
~t52fkx2l20;
730  19 庚午 玄宗 開元一八
~t48fm3x2l20;
 ■令百官休日選勝行樂。 宰相裴光庭兼吏部尚書奏循資格。 吐蕃入貢。
 ▲杜甫十九歲。游晉,至郇瑕(今山西猗氏縣),從韋之晉﹑寇錫遊。
~t52fkx2l20;
731 20 辛未 玄宗 開元一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