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咏史诗随笔
读史咏史一类诗,可就事论事,发思古之幽情,也可展开和实际联系,得到更多启发。一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胜过千百咏史名篇。就是不管何时,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当今领导干部出国考察已是普遍现象,某市处级(含处级)以上领导没有不出国的(公费),甚至有权力的科级也都出国考察,考察山,考察水,考察风土民情。去之远,去之频不断升级。当我读到隐公纳姬彄之谏,不去观鱼的做法时就写了一首读史诗“隐公纳谏止观鱼,出国今朝未足奇。考察偏朝奇险去,天涯遍走不知疲。”“朝奇险去”,为揽胜。“不知疲”,是贪婪。对照古人,知愧否?
行贿受贿之风日盛,受贿最安全的作法是家属收受。万一暴露仍有退路。这和当年张仪所为如出一辙。我写了读史诗感叹此事“张仪贿赂后宫行,效仿妻收掂重轻。事发东窗追问日,再云首长不知情。”(“首长”说明现在)只不过君王没有受贿罪,而“首长”和君王比更技高一筹。
古人很重视环保,“革断罟能匡主公,当时环保已分明。鱼鲕水禁山萌蘖,不毁天然物向荣。”今人如何呢?我看见捕鱼的网做得越来越大,网的孔却越来越小,真是再无一漏网之鱼呀!
自古以来,重权轻商,有权就有一切,当今更是如此。(不象西方大财团左右政权),秦统一,大权集中,而至高无上的皇权背后却隐藏着一桩天下最大的交易,吕不韦用钱财铺路,把自己已孕的爱姬献给异人,使自己的骨血变成了王室的血脉,吕不韦用钱财买来了天下,真是最了不起的商人,“八方财富尽归王,奇货可居真眼光。珠宝终能兑天下,大桩买点在咸阳。”疏财、献姬之后自己的骨肉终于坐了皇帝,权由经商得来,可是有了权又轻视商人,留下了重权轻商的传统,真是绝妙的讽刺,忌讳吗?不由不令人慨叹了:“兴衰百代纷争史,一帝千年秦始皇。不韦苦心终有获,赵姬之后弃经商。”
http://zhs48.t.sohu.com/
"+userLink+""; $('miniAd').show(); } }, onFailure: function(){} }}); } showMiniAd();